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检索中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和MSCT语料库来对学生作业中“very+动词”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对教材的编写者及教材的使用者提出建议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的复现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语料库 ;检索 ;复现率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2-0052-2
1.引言
笔者在平时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会犯一些相同的错误,例如,“very like it,very like it”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们不懂得“very”与“very much”的区别。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些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显然,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各异,所接受到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惟一的共同点是,他们有相同的学习依据——中学英语课本。国内学者指出,“学习语言必须要有素材,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总有一些赖以作为依据和榜样的材料,那就是课本。”(陈锡麟,1991:43)在此,笔者想从学生所能获得的相同的学习材料——课本出发做些探究。
2.检索与分析
首先,笔者使用了中学英语教材语料库(Slesson Corpus of 145,913 words and Jlesson Corpus of 99,866 words)进行检索,来获得这两种结构出现的频率。见表1及表2。
从表1及表2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学英语教材中“very”与“very much”的正确用法。两者都是表达程度的副词。然而,very用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very much用来修饰动词,常位于动词后。表1及表2清楚地告诉我们,very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very much。在Slesson语料库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总数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18倍,在Jlesson语料库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总数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6倍。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下结论:由于中学英语课本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分别是v.+very much 这一结构的18倍和6倍,学生对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熟悉程度就应该是v.+very much的18倍和6倍。所以学生对出现率占94%和86%的very+adj. /adv. 这一用法印象比较深刻,而对出现率只占21%和49%的v.+very much的用法则较为生疏。因而出现了上文very+v. 这样一个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结构。可见,教材中语言点的复现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和运用。
究竟语言点出现次数的多少是否真的如此影响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对(MSCT Corpus of 119,807 words)进行了检索。见表3。
表3最明显的地方还是总数为803(87%)的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7倍。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大量的very+adj. /adv. 结构,自然,学生对这一结构印象比较深。当想要表达程度时,他们就使用very而忽略了very much。
从以上的检索中笔者发现学生对very与very much的用法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材及教师课堂用语中very与very much的复现率的影响。这可能是学生犯very+v. 的错误的原因之一。但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Robert Lado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论断:“目标语中与其母语相似的成分对他来说是简单的:与其母语相异的成分对他来说是困难的。在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中,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习惯(母语知识)必然会对新习惯(目标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Robert Lado, 1957)在母语中,“很、非常”可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然而在英语中,修饰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副词与修饰动词的程度副词不同。据Robert Lado的意思,母语与目标语相似的地方将促进目标语的学习,而母语中与目标语差异的地方便对学习者习得目标语产生负迁移。也就是说,学生容易误认为英语中的程度副词一样可以修饰形容词、副词和动词。
3.对教学的启示
在这两个原因中,哪一个是主要的呢?这给教师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但有一点已经证明的是语言复现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语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应注意提高语言的复现率。我们须知,量与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知识的深度必须建立在广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陈锡麟. 课文、练习、语言能力. 外语界,1991(1)43.
何安平、彭小凡. 中学英语教材(新人教版)语料库(MSTM).
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关键词:语料库 ;检索 ;复现率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2-0052-2
1.引言
笔者在平时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会犯一些相同的错误,例如,“very like it,very like it”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们不懂得“very”与“very much”的区别。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些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显然,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各异,所接受到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惟一的共同点是,他们有相同的学习依据——中学英语课本。国内学者指出,“学习语言必须要有素材,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总有一些赖以作为依据和榜样的材料,那就是课本。”(陈锡麟,1991:43)在此,笔者想从学生所能获得的相同的学习材料——课本出发做些探究。
2.检索与分析
首先,笔者使用了中学英语教材语料库(Slesson Corpus of 145,913 words and Jlesson Corpus of 99,866 words)进行检索,来获得这两种结构出现的频率。见表1及表2。
从表1及表2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学英语教材中“very”与“very much”的正确用法。两者都是表达程度的副词。然而,very用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very much用来修饰动词,常位于动词后。表1及表2清楚地告诉我们,very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very much。在Slesson语料库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总数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18倍,在Jlesson语料库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总数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6倍。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下结论:由于中学英语课本中very+adj. /adv. 这一结构分别是v.+very much 这一结构的18倍和6倍,学生对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的熟悉程度就应该是v.+very much的18倍和6倍。所以学生对出现率占94%和86%的very+adj. /adv. 这一用法印象比较深刻,而对出现率只占21%和49%的v.+very much的用法则较为生疏。因而出现了上文very+v. 这样一个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结构。可见,教材中语言点的复现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和运用。
究竟语言点出现次数的多少是否真的如此影响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对(MSCT Corpus of 119,807 words)进行了检索。见表3。
表3最明显的地方还是总数为803(87%)的very+adj. /adv. 这一结构,相当于v.+very much这一结构的7倍。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大量的very+adj. /adv. 结构,自然,学生对这一结构印象比较深。当想要表达程度时,他们就使用very而忽略了very much。
从以上的检索中笔者发现学生对very与very much的用法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材及教师课堂用语中very与very much的复现率的影响。这可能是学生犯very+v. 的错误的原因之一。但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Robert Lado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论断:“目标语中与其母语相似的成分对他来说是简单的:与其母语相异的成分对他来说是困难的。在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中,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习惯(母语知识)必然会对新习惯(目标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Robert Lado, 1957)在母语中,“很、非常”可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然而在英语中,修饰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副词与修饰动词的程度副词不同。据Robert Lado的意思,母语与目标语相似的地方将促进目标语的学习,而母语中与目标语差异的地方便对学习者习得目标语产生负迁移。也就是说,学生容易误认为英语中的程度副词一样可以修饰形容词、副词和动词。
3.对教学的启示
在这两个原因中,哪一个是主要的呢?这给教师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但有一点已经证明的是语言复现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语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应注意提高语言的复现率。我们须知,量与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知识的深度必须建立在广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陈锡麟. 课文、练习、语言能力. 外语界,1991(1)43.
何安平、彭小凡. 中学英语教材(新人教版)语料库(MSTM).
Robert Lado.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