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助推小学品德教育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h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生活、工作、学习都变得更便捷。那么如何让这些便捷的信息服务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让学生具有正确分辨信息的能力,用正能量充实学生,是小学思想教育的关键。为此,品德课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让课堂更高效;应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巧用信息技术,让备课更轻松、课堂更高效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备课更简单便捷,更易于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助力自己的教学。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教通”服务平台上有各种成套课件、备课方案,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根据学生情况和自己的巧思进行再创造,将素材化为己用。如笔者对三年级上册《我爱我的家》一课进行拓展:爱我家——爱我们的大家(祖国),是通过让学生感受图片和视频来实现的。通过观看国际大赛中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庄严瞬间,让学生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通过观看气势宏大的阅兵仪式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的富强民主……一个个精短的小视频、一幅幅秀美的图片,直接刺激学生感官。此时,爱国情绪已不需要再用语言去激发,一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小脸满是光荣与自豪。而这些,都是笔者活用信息技术实现的。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甄别能力
  品德教材上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因为时效性更强,也更容易左右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品德课不能死死按教材来上,要把时代的“活水”引进来,把最新的、有代表性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甄别信息,自觉主动接受正能量,抵制负能量。
  1. 教师挑选事件推荐。
  教师应将课堂内容与信息内容相结合,寻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网络信息。比如国庆期间,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刻,笔者选择了播放机场的“我爱你中国”国庆快闪,港惠中心“爱你祖国”快闪、波士顿华人爱国快闪、天安门广场“有一天”快闪等视频给学生观看。这种集艺术与教育于一体的形式,学生特别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更容易引发共鸣,笔者当下就看到很多学生眼眶都红了,笔者知道“爱国”二字已经印下。当天晚上家长群甚至还有家长找笔者要相关链接,说想和孩子再一起看一看。
  当然社会并不是都那么和谐,也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值得大家思考的事。如此前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辱华事件,笔者思考再三,把这个事例作为时事补充推荐给了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笔者用课件简单呈现了事件发生的情况,告诉学生当时中国演艺界人士的反应——嘉宾不参加发布会,代言人退出,模特也退出,当天的发布会最后被迫取消。笔者用信息技术捋了事件经过后,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学生们非常愤怒,一个个小脸儿都红了,说以后再有钱也不买这样的品牌。
  2. 设置“优选课堂”,让学生自己当“小编”。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翻版。因此,我们更需要让学生对日常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或感人或丑陋的事件进行评价,分辨善恶与美丑,让学生选择一些美的、善的行为进行学习,也能对一些丑的、恶的现象进行抵制和抨击。对此,笔者开展了一个“优选课堂”活动。
  笔者在自己执教的每四节品德课中会拿一节来开展“优选课堂”活动,这节课的内容不是教材内容,而是由学生提供笔者汇总编排的学习内容。在每次活动开始的前两周,学生们可以向笔者推荐一至两个他们通过网络搜集的深受感动的新闻、小文章、小故事等,同时加上自己的感言或者想法,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文章或者故事。而笔者根据学生的推荐进行整编,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同学、朋友们的感动瞬间、所思所想。这些例子都是学生自己搜集的,相对于成人的眼光,他们选择的是更适合他们眼界的内容。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也更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而且笔者也从这个课堂里发现和了解了学生眼中的世界。此外,笔者还请一些小故事推荐者与大家进行现场分享,开始学生还有点拘束,三四次活动后学生搜集的内容丰富起来,表达能力也强了起来。让笔者更欣慰的是,有些家长反馈,孩子现在拿手机用电脑不单只玩游戏了,而是找资料、看新闻,有时还会和他们进行讨论。
  三、巧用信息技术,让家校沟通更便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离,对孩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把家长也拉到日常教育中来,让这个“最重要的老师”发挥作用。除了“家长学校”的日常课程,还可以建立一个班级家长群,利用這个便捷的手段让学校的工作继续延伸。当然家长群也是有利有弊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讨论是否需要家长群,但从学校德育的工作角度,笔者认为家长群还是利大于弊的。
  此前有一篇热文叫《再贵的学区房,也比不上你的模样》,看完笔者深受感动,于是在家长群推送了这篇文章。过后近半家长给笔者发来信息,检讨自己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坏影响。许多家长回家就一直刷手机,很少看书,也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家长们也知道不好,却不知道如何改善。这篇文章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些提示。而家长有触动,就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迈进一步。此外,笔者还每周给家长群发一篇心得,有学校教师的教育心得,有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还有一些网络上的优质教育心得。特别是前两项内容,推送的人和事都是身边的,家长们还是很愿意看的。而对于孩子的个别问题,笔者与家长也可以通过私聊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发展让家校沟通变得更顺畅与全面,普及面更广,效果也更好。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六年,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品德课的教学更高效,指导学生从网络信息中汲取正能量,让学校、家庭、社会三力合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新丰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點。由于小学生阅读量尚少,知识面较窄,对于古诗词中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还难于理解、感悟,因此,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融于诗歌教学之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想
期刊
【链接课堂】  课始,张老师出示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通过问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能知道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還能看到什么?  生:张老师是去买铅笔的。  师: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买铅笔的人是张老师,而不是其他人。  ……  师:从问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事、财”,人的一生中,不外乎就这几个问题。  师:问题中哪些信息是可以确定的?
期刊
吴正宪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与丰厚的教育学养,让全国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其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采访她,成了笔者一个挥之不去的心愿。在2018年7月13日北京的一次会议上,笔者终于如愿以偿,不但与她进行了交谈,听了她《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研究》的报告,还作了主持和点评。通过这一次会议,一个有爱心、有智慧、有境界的名师大家的形象就定格在了笔者的心里。  真爱无疆  每一名教师几乎都对苏霍姆林斯基
期刊
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苦于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类型的文章:写父爱母爱,就写自己生病了父母如何悉心照顾,或者写下雨天父亲给自己送伞;写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就写扶老奶奶过马路,或者车上让座;写件开心的事,就写获奖了,或者过“六一节”;等等。似乎只有非常态的生活事件才会有浓烈的情感表达。那么,写作文一定就要感人肺腑,神奇无比吗?怎么才能写出非比寻常的常态生活作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常
期刊
我校是厦门市唯一以“民族”命名的学校,还是一所多民族学校,生源来自汉族和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以畲族为主,还有布依族、傣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壮族。多彩民族、多元文化的校情,决定着我校实施多元教育的办学思路,而多元教育的根本,就是持续、自主、发展传统文化。为了克服教育途径狭窄和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我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与方式上,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因篇幅所限,本
期刊
最近重读冯骥才的《炼狱·天堂——韩美林口述史》,感慨颇多。  这是一本读了两年的书。2017年初,我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拜访冯先生。他送了我这本书,回到北京不久就是春节。记得我是在除夕夜一口气读完的。合上书,灿烂的阳光已经透过窗户照在了我的床头。  这是一本作者和传主都分别送我的书。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与韩美林先生同时列席会议,他说:永新,给我一个地
期刊
想象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孩子们天生爱想象,为师者应让学生释放天性,舒展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和创造力,让思维得到发展。现笔者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快乐的想象之旅”为例,谈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激活思维的点滴做法。  一、静心冥想,悟想象之奇  冥想是
期刊
抽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逐步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也就是说,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抽象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在数学概念感知与建构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表征”,为抽象提供直观支持  抽象离不开直观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这个材料可以由教师自己提供,也可以由学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下“数学广角——搭配(二)”例2和对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的过程,掌握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符号化思想。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
期刊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小数。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力求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撑,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化、形象化,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感受到数学之趣。  一、唤起经验,引出小数的教学  小数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小数概念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的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