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初三数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y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学好初三数学是摆在即将升入初三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学好数学并不难!初三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要掌握下面几招:
  
  1、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上课要“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能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总之,学习数学要有方法、计划和合理的安排。新课授完后,有些同学就感到头痛,于是东看看西翻翻,一天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因此,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法、目标——没有方法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动力。
  在做好以上三点后,还应该要求同学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初三的同学现在就要学会用更好的方式学习数学,才能顺利挑起新的学习重任。
  
  1、编织知识网络
  我们学过不少知识点,做了不少题目,但是脑子里的印象却往往是模糊而又孤立的,必须经过比较和整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把知识编织成网络。这样,解题时就能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怎样的四边形可以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有几条可以考虑的思路?它们的边、角、对角线各有什么性质?对称性怎样?……不妨总结一下。
  
  2、挑战特色例题
  我们平时的作业往往紧跟当天所学的知识,并不难解。但是,看看近几年的中考和各区县模拟考,你就会发现:现在对同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因此要认真研究一下,其中哪些知识学过了?我会解吗?有什么诀窍?
  
  3、补救解题失误
  我们不要笼统地埋怨自己解题时“粗心”,而应该把做错的题目研究一下,是不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顾此失彼;或者审题马虎,误解题意;或者记错概念、公式、定理;或者是心急慌忙,随意跳步骤,造成运算错误……只要找到根源,就能做到不让同一错误出现第二次:只要把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就能取得优良成绩。
  
  4、精选参考资料
  为了提高解题能力,我们需要一二本适合自己情况的数学参考书,掌握以下要求,能帮助你进行选择:所选的题目具有典型性,不搞题海战术;内容富有启发性,解一道题就懂一点数学思想方法;难度适合本人接受能力,不要高不可攀:题目分层配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其他文献
学风是班风的集中反映,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学风又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学风就是这个生命的灵魂。?因此,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在班级学风建设上,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本,充分鼓动每一个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的表现,必须加
期刊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而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当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    一、近距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如同结识一位新客人,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属于“相识”阶段。“七分文章三分读”,在反复诵读中可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文本的诵读要有情有景,方式也应多种多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体现出个性、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
期刊
一、发现问题    在临毕业前夕,我班出现了一股互留赠言之风: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十分精致的同学录,一下课有的人就忙着找各自较好的同学留言,放学后也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相互写着,好像留言成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有的甚至于把作业放置一边不闻不问,却对写《同学录》十分专注、投入。更使人气愤的是,一次数学课上,个别学生竟然把《同学录》拿出来公开写起来,被我发现了,并缴了几本。我随意打开看时,真是不看不知道,
期刊
一、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1、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
期刊
考试分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除了知识、能力、技能、技巧和心态以外,良好的答题习惯也不可忽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往届的一些学生的中考试卷答题情况作了一些分析与总结,发现了一些会导致丢分的不良答题习惯,现在将它们整理、归纳出来,奉献给大家。为了帮助大家克服它们,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了一些做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检查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考前五分钟,学生得到试卷后,首先
期刊
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所有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把“读”定为重头戏。    一、在读注中了解内容    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
期刊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