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五、六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不应妄想他们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1、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鲁迅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就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陈毅元帅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2、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具有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3、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
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人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三、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学以致用
“用”即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2、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此外,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3、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略读的方法指导可侧重于以下两种:①浏览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②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作者单位:404026重庆市万州区双流完小)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不应妄想他们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1、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鲁迅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就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陈毅元帅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2、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具有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3、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
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人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三、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学以致用
“用”即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2、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此外,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3、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略读的方法指导可侧重于以下两种:①浏览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②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作者单位:404026重庆市万州区双流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