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尽管新课程删掉了一些繁、难的计算内容,适当降低了计算要求,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算理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计算的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道理。计算的算法是指实施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确理解算理,把握算法。计算教学既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让学生把握抽象的计算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法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教学中要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表象的建立、算理的探究、算法的构建中去。
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我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提示学生求“24×13就是求什么?根据我们已有的计算经验,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及小组交流,不难得出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先求3个24,再求10个24,最后把两次算得的结果相加。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了算理,在尝试与探究中掌握了算法。
2.提倡算法多样,重视算法优化。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并组织学生正确分析比较、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肯定有创意的算法和比较便捷的算法。值得注意的是算法多样化仅仅是一个过程,算法的优化才是目标。在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呈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练习,再通过对比分析、合作交流,逐步趋近优化的基本算法。
二、加强口算和估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1.重视口算训练。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估算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有效地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小学低中年级百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是最基本的计算内容,务必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形成技能。
2.培养估算意识。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数学方法,它是一种近似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能力。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是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知道计算结果的范围。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估算方法。常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取近似数进行估算,例如凑整估算、取中间数估算、看数位估算等,有时结合具体情况可以运用数的整除特征或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估算。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一是培养计算前的估算意识。二是培养算后的估算意识。计算后要多问:计算结果是否在估算的范围?用估一估的方法看看结果是不是差不多?
三、精心组织计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是随着知识积累和相应的训练而提高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更是如此。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突出计算要点。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弄清算理和算法后,要及时针对新知要点进行练习。例如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突出练习积的对位;学习万以内加减法时,要突出练习进位和退位,特别是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在组织练习时,一方面要讲究效率,多练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组织集体练习,尽量少用口答,因为口答只有少数几个人积极参与,多数人观望,效率比较低。
2.加强比较辨析。在学生完成基础性专项练习后,教师可多出一些题组练习,让学生通过求同进一步把握算法的本质,通过求异分清相混相异的知识。例如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后可出如下一些题组:
题组一:35+5×20 63÷3×8
5+5-20 63-3×8
题组二:80-30×2 72÷12×2
(80-30)×272÷(12×2)
题组三:100-25-65
100-(25+65)
135-(63+37)
135-63-37
题组一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题组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题组三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减法的一个基本性质。
3.培养计算智慧。学生的计算智慧主要体现在算法的自觉迁移与类化和算法灵活简便两个方面。因此,教学时在学生把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可出一些综合性、变式性、灵活性、拓展性的计算题让学生练一练、试一试,并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横向、纵向等方面的比较,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学生养成要求简算时才去用简便方法计算,在平时的四则计算中也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养成优化算法的习惯。
(河北省邢台市育才小学)
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算理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计算的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道理。计算的算法是指实施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确理解算理,把握算法。计算教学既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让学生把握抽象的计算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法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教学中要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表象的建立、算理的探究、算法的构建中去。
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我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提示学生求“24×13就是求什么?根据我们已有的计算经验,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及小组交流,不难得出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先求3个24,再求10个24,最后把两次算得的结果相加。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了算理,在尝试与探究中掌握了算法。
2.提倡算法多样,重视算法优化。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并组织学生正确分析比较、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肯定有创意的算法和比较便捷的算法。值得注意的是算法多样化仅仅是一个过程,算法的优化才是目标。在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呈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练习,再通过对比分析、合作交流,逐步趋近优化的基本算法。
二、加强口算和估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1.重视口算训练。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最为广泛,口算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估算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有效地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小学低中年级百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是最基本的计算内容,务必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形成技能。
2.培养估算意识。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数学方法,它是一种近似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能力。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是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知道计算结果的范围。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估算方法。常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取近似数进行估算,例如凑整估算、取中间数估算、看数位估算等,有时结合具体情况可以运用数的整除特征或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估算。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一是培养计算前的估算意识。二是培养算后的估算意识。计算后要多问:计算结果是否在估算的范围?用估一估的方法看看结果是不是差不多?
三、精心组织计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是随着知识积累和相应的训练而提高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更是如此。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突出计算要点。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弄清算理和算法后,要及时针对新知要点进行练习。例如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要突出练习积的对位;学习万以内加减法时,要突出练习进位和退位,特别是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在组织练习时,一方面要讲究效率,多练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组织集体练习,尽量少用口答,因为口答只有少数几个人积极参与,多数人观望,效率比较低。
2.加强比较辨析。在学生完成基础性专项练习后,教师可多出一些题组练习,让学生通过求同进一步把握算法的本质,通过求异分清相混相异的知识。例如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后可出如下一些题组:
题组一:35+5×20 63÷3×8
5+5-20 63-3×8
题组二:80-30×2 72÷12×2
(80-30)×272÷(12×2)
题组三:100-25-65
100-(25+65)
135-(63+37)
135-63-37
题组一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题组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题组三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减法的一个基本性质。
3.培养计算智慧。学生的计算智慧主要体现在算法的自觉迁移与类化和算法灵活简便两个方面。因此,教学时在学生把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可出一些综合性、变式性、灵活性、拓展性的计算题让学生练一练、试一试,并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横向、纵向等方面的比较,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学生养成要求简算时才去用简便方法计算,在平时的四则计算中也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养成优化算法的习惯。
(河北省邢台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