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有效地调动学生词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问题,已经在广大教师中有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产生怀疑的态度,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性和政策性较强,教师不讲清、讲透,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老路上。这对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有必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必须做到:
  一、适当整合教材变难为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普遍感觉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如何变无味为有味,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之前通读所授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内容变为更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更容易理解记忆的知识链,再充分利用自主、主动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处理好教材内容,还需查相关资料,了解前沿信息,并加以筛选、加工。通过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之简明易懂,并蕴含政治术语。如: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作了如下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含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其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关健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应怎样坚持?)。这样学生觉得有新意,他们主动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奠定基础。
  二、根据内容要求设计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是与一定问题和任务相联系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没有问题,没有任务,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为确保学生主动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思考题主动参与课堂,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设置思考题应考虑问题答案避免单一性,注重多便性,使学生对解决问题有可能提出新的见解,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追究其“所以然”。其次,设疑应由浅变深,由窄变宽,由具体到抽象。这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也得到了训练。如:讲授“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我提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我国的最基本国情又是什么?等问题。学生看了这些问题,必然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形成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主动参与课堂,在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的点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是否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怎样做?等等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活泼的奇闻轶事,引人入胜的寓意,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如:讲授“我国居民收入现状”,设计高、中、低下同人群的漫画,学生觉得有新的感觉学生通过观察就明白我国居民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新的发展、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发创造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就明白我国居民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实践延伸,向社会实践延伸,使学生由生活到课堂,再由课堂到生活,使他们对思想品德的学习越来越活,这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有效途径。
  四、由点到面启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达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要疏通障碍,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只有启之有方,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使其畅通无阻。反之,则事与愿违。如: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但社会上确实存在贫富悬殊,学生就会出现思维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了解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有一个先富带后富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释疑了,并加深了对共同富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作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扩大思路,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如:引导学生从“国富”联想到“民富”。“国富”的实现联想到“国富”是由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而取得的;“民富”联想到“十二五”规划、民生问题和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等等。这相当于对所学相关知识做了一次回忆,从而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思想品德科的成绩明显提高。主动探究学习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作为教师,在主动探究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只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获得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横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生的习作课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也是五彩缤纷的,而学生的思维也应该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学生的习作也要体现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但长久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优秀教学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的答案是“学习后进生”。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质量太差,课堂表现被动、沉默寡言,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太短,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观点,没有方向、缺乏动机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学习策略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后进生的形成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主要表现为学生态度、动机、意志力、性格 、倾向、学习迁移及情感因
期刊
初中音乐课备受学生的喜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因为只有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才能让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才能不负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那么在常规教学中,凡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上课之前都会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即备课。也就是准备教学用具和书写自己设计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俗称写教案。备写教案的时候先要根据教材做出每一单元的教学计划,然后再做每一节课的具体安排。那么关于单元教学计划应怎
期刊
“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桥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有说必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  “说数学”本质上就是在师生间、生生间创设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教师以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说”的过程中引领学生的思维由“直觉”向“顿悟”发展,营造积极、活跃、  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最终通过“说数学”,以“说”促“思”,使学生思维过程明朗化、条理化、深刻化。因此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而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必不可缺的灵魂,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第一,更新观念、民主平等。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要尊重 学
期刊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警告世人:“教育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奠基性。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虽然我们认识到
期刊
现目前,中小学教育界流行一个口号——“校园无小事”。如果把它作为教师提高教育意识,鼓励教师认真工作的一般性号召,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这个口号作盲目的理解,甚至有些教师竟然把它看作是一个科学的结论,那就有问题了。小和大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小就没有大,反过来同样如此,没有大就没有小。如果校园真的没有小事,全是大事,那么大事也就不存在了,都成了份量相同,重要性相等的事情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校园里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儿童中,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在20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市某所示范性幼儿园33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男孩有18名,女孩有15名,33名幼儿全为上海户籍。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
期刊
不少老师的从教体验与他们的预先期待大相径庭:他们期盼阳光,却不得不经受酷寒长冬;他们付出爱心,结果却蕴酿“仇恨”。学生的顽皮、家长的抱怨、学校的要求、大学“备战”教育的无力……种种困惑,让人无法对教师职业说爱!让教师走出困惑、体验“教并且快乐着”的路径在于改善师生沟通方式。  一、热爱与尊重学生——优秀老师的必备特质  第一,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
期刊
我国目前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模式源自于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苏联版”,即以知识传授为重,以讲授法为主。虽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单位时间效率高,但它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课堂交流局限于师生,沟通方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培养师生交往能力难以顾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讲授有助于学生的学,但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