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都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境遇,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
一、绪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城市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为了研究需要,我们从前人一般意义的阐释中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逐渐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从而使城市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加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失地农民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 0.3亩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2]。有研究称,失地农民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部分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较强,在失去土地前主要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对土地的依赖性较低。对于这部分失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对他们的影响较小,他们在工作职业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正在向市民转化。另一种就是: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前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土地对他们来说具有传统的就业功能、收入功能和保障功能,失去土地意味着他们将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城市流民。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第二种情况。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英国政府在早期的圈地运动和机器大工业时代,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后采取了强迫就业、实施救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到后来的加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农工综合体的一系列政策转变。美国在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以及城市化期间,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采取了鼓励农民向西部地区开荒、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极力兴办大型基础工程以及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和职业培训,并不断增强就业和医疗服务,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和帮助农村劳动力自己创业。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丁建嵘、樊小刚在《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中指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走势的一个战略。上海政法学院的章友德在《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失地农民中,大约60%的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而十年后,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将高达8000万人之多。
三、城市化進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稳定性差
失地农民就业形势主要是非正规就业。例如,流水工、服务员、修建工等。这些非正规就业通常存在雇佣关系不规范,缺少用工保障;就业成本较低,流动性大;容易受市场供求影响,失业风险较大等特点,这样就导致农民工更换职业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弱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其中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就是失地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比较弱[3]。我国缺乏的是知识性和技能型的人才,但是失地农民普遍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按照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5.7%。他们由于年龄偏大,择业观念比较守旧,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难度较大,要转岗就业十分困难。
(三)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差
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虽然国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减缓,但由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有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还常有发生。参保率普遍偏低,就全国来看,五大基本保险中,参保比例最高的工伤保险也只有23.6%,其他的保险参保率都不超过20%,这可以说明我国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比较差。
四、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把失地农民问题简单的看做是经济补偿问题,只要把安置补偿费发到位,失地农民的其他问题就已经不是他们的责任了。因此地方政府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的就业体系,没有出台相应完善的就业保障政策,没有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和培训机会,更没有制定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倾斜政策等[4]。
(二)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
1.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公布的2009年中国的失业率为9.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实际的失业率已经超过7%的国际警戒线水平[5]。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1个百分点,而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2012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4%,说明我国GDP增长率在放缓。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稳步推进,2011年已超50%。GDP增长的放缓、城镇自身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强制释放的大量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失地农民进城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
2.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第三产业是劳动最密集的产业,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最强的产业,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对就业带动乏力,更加重了失地农民再进入城镇之后的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困境[6]。
(三)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且就业观念转变缓慢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变,而失地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耕作,劳动技能单一,专业化程度低,工作的可替代性强,再加上失地农民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观念落后,再就业意识薄弱,缺乏积极的心态去自谋职业[7]。
五、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
改变农民弱势群体地位的根本办法就是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把开展失地农民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关键措施,以提高他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竞争力,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8]。
(二)政府应当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
政府应积极为其搭建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帮助收集用工信息,搞好劳务输出,拓宽就业路子。另外,还可以积极协调本地企业用工,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有关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逐步消除不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由于第三产业行业多、涵盖面广、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在吸纳失地农民就业方面优势明显。据有关专家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第三产業,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明显的作用。尤其要注重加快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商品零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消除其发展滞后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孙香. 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孙艳峰. 上海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丁春毅. 突破两难困境: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政府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吴文静. 中职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蒋宁民. 金融安全与地方政府角色[D].复旦大学,2009.
[6]侯敏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7]庞建广. 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法律限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8]张云.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良平(1991.3-),男,安徽天长人,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
一、绪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城市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为了研究需要,我们从前人一般意义的阐释中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逐渐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从而使城市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加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失地农民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 0.3亩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2]。有研究称,失地农民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部分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较强,在失去土地前主要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对土地的依赖性较低。对于这部分失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对他们的影响较小,他们在工作职业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正在向市民转化。另一种就是: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前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土地对他们来说具有传统的就业功能、收入功能和保障功能,失去土地意味着他们将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城市流民。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第二种情况。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英国政府在早期的圈地运动和机器大工业时代,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后采取了强迫就业、实施救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到后来的加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农工综合体的一系列政策转变。美国在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以及城市化期间,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采取了鼓励农民向西部地区开荒、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极力兴办大型基础工程以及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和职业培训,并不断增强就业和医疗服务,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和帮助农村劳动力自己创业。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丁建嵘、樊小刚在《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中指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走势的一个战略。上海政法学院的章友德在《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失地农民中,大约60%的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而十年后,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将高达8000万人之多。
三、城市化進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稳定性差
失地农民就业形势主要是非正规就业。例如,流水工、服务员、修建工等。这些非正规就业通常存在雇佣关系不规范,缺少用工保障;就业成本较低,流动性大;容易受市场供求影响,失业风险较大等特点,这样就导致农民工更换职业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弱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其中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就是失地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比较弱[3]。我国缺乏的是知识性和技能型的人才,但是失地农民普遍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按照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5.7%。他们由于年龄偏大,择业观念比较守旧,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难度较大,要转岗就业十分困难。
(三)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差
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虽然国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减缓,但由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有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还常有发生。参保率普遍偏低,就全国来看,五大基本保险中,参保比例最高的工伤保险也只有23.6%,其他的保险参保率都不超过20%,这可以说明我国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比较差。
四、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把失地农民问题简单的看做是经济补偿问题,只要把安置补偿费发到位,失地农民的其他问题就已经不是他们的责任了。因此地方政府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的就业体系,没有出台相应完善的就业保障政策,没有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和培训机会,更没有制定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倾斜政策等[4]。
(二)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
1.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公布的2009年中国的失业率为9.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实际的失业率已经超过7%的国际警戒线水平[5]。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1个百分点,而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2012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4%,说明我国GDP增长率在放缓。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稳步推进,2011年已超50%。GDP增长的放缓、城镇自身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强制释放的大量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失地农民进城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
2.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第三产业是劳动最密集的产业,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最强的产业,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对就业带动乏力,更加重了失地农民再进入城镇之后的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困境[6]。
(三)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且就业观念转变缓慢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变,而失地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耕作,劳动技能单一,专业化程度低,工作的可替代性强,再加上失地农民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观念落后,再就业意识薄弱,缺乏积极的心态去自谋职业[7]。
五、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
改变农民弱势群体地位的根本办法就是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把开展失地农民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关键措施,以提高他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竞争力,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8]。
(二)政府应当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
政府应积极为其搭建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帮助收集用工信息,搞好劳务输出,拓宽就业路子。另外,还可以积极协调本地企业用工,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有关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逐步消除不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由于第三产业行业多、涵盖面广、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在吸纳失地农民就业方面优势明显。据有关专家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第三产業,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明显的作用。尤其要注重加快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商品零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消除其发展滞后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孙香. 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孙艳峰. 上海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丁春毅. 突破两难困境: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政府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吴文静. 中职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蒋宁民. 金融安全与地方政府角色[D].复旦大学,2009.
[6]侯敏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7]庞建广. 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法律限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8]张云.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良平(1991.3-),男,安徽天长人,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