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一大特征。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思路对地理事象进行地域性和系统性解释,不但强调思维的广度,更注重思维的深度。综合思维素养在地理课堂的落实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土壤盐碱化探因为例,从综合思维的四个素养水平入手,探索深度学习下的教学实践途径。
关键词:综合思维;深度学习;素养水平;土壤盐碱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设置深度思维的探究主题
问题源于情境,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三个要求。
真实。地理学科倡导探究真实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些地理事象可以是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实践活动等。
完整。情境是地理学习的背景,不仅仅是“导入”。地理学科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设的探究情境需要时间、地点、情节、问题等完整要素。
激疑。新课标强调地理课堂的生成,创设的探究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能动性,引导其发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探究情境】
材料一: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积聚盐、碱且其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导致作物生长受到伤害的现象。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
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农业发达。但现在,华北平原某些地区特别是到了春季,土壤表面覆盖着似雪的“白霜”,像是撒了一层盐,曾经的沃野变为“盐田”。濮阳市地处黄河沿岸洼地,耕地条件差,全市盐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曾经这些盐碱地只能种五谷杂粮,且产量很低,造成农民生活贫困。
材料三:图1左图为河南省地形图,右图为濮阳某地农业漫灌景观。
二、要素综合,层层推进,体验深度思维的探究过程
新课程改革力求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思维方法的内化,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如何由表象走向深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地理过程的探究是地理教学的难点,过程性描述也是地理测试的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深入,思维严谨,厘清思维线索。因此,首先根据地理过程的逻辑顺序建构思维模式,再转化为语言描述。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事象基本是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综合思维水平2要求:能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对其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土壤盐碱化是多因素影响下的地理现象,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析即探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对土壤的综合影响,表面是盐的问题,实质是水的问题。
学习任务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图2中用箭头示意濮阳某地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碱化的过程,并总结影响土壤盐碱化的因素。
探究思路: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土壤中的盐分溶于水中。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析出,经过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
探究答案: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因毛细现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积累。模式如图3。
土壤盐碱化直接表现为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这需要蒸发旺盛的气象条件;地下水位需达到一定高度,土壤水才能通过毛细现象到达地表;不合理灌溉促使地下水位升高,地势低洼的地区地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如图4。
三、时空综合,厘清变化,深化深度思维的探究效果
地理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不仅是探讨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成为当今各级地理命题的主流。综合思维水平3要求: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除了从多个维度对土壤盐碱化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运用时空综合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依据水盐运动的规律,厘清盐分积累的过程对于把握土壤盐碱化最为关键。
学习任务二:濮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推断濮阳土壤含盐量的季节演变规律,并在图5中绘制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变化曲线。
探究思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去汽散,汽散盐存”是水盐运动的生动写照。春季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加上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含盐量上升;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将土壤表层盐分溶解带走,土壤含盐量显著下降;秋季降水减少,多秋高气爽的天气,蒸发量大,土壤含盐量回升;冬季降水少,同时气温低,蒸发微弱,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
探究答案: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四、地方综合,迁移提升,巩固深度思维的探究成果
地域差异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一大特征,异因同象和同因异象的现象时有出现,要全面理解某地理事象产生的机制,还需迁移提升,运用地方综合的思路,探究其他地区该事象产生原因的异同。通过多个区域系统地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某地理事象产生的条件和过程。综合思维水平4要求: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演变、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受地形、气候、生物、地下水位、河流、海水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盐碱化土地的成因有所不同。除了大水漫灌导致的盐碱化,水利工程和地上河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咸水入侵、海水倒灌、白风暴等也会加剧土壤盐碱化,例如,沿海地区用受海水入侵影响的地下水或河水来灌溉农田,土壤中大量的水分蒸发后,盐分就在土壤表层蓄积起来,导致土壤盐碱化。
学习任务三: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因时因地而异。根据模式图,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探究思路: 土壤表层盐分的积累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水的来源(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水的去向(地下水难以排出的原因)、盐的来源和盐的去向。即寻找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地下水难以排出的原因和带来盐分的原因。
探究答案:略。
本堂课从模式图的构建入手,层层递进把握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分析盐碱化的成因、探讨成因的地域差异,着重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形成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进行地理探究的深度学习。从综合思维素养水平的角度,本堂课的要求如表1所示。
通过该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盐碱化问题,更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通过关注盐碱化问题,重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民,黄诗倪,蔚东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高考试题水平划分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1):56-59.
[3] 汤国荣.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主题探究課堂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9):36-38.
关键词:综合思维;深度学习;素养水平;土壤盐碱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设置深度思维的探究主题
问题源于情境,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以下三个要求。
真实。地理学科倡导探究真实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些地理事象可以是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实践活动等。
完整。情境是地理学习的背景,不仅仅是“导入”。地理学科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设的探究情境需要时间、地点、情节、问题等完整要素。
激疑。新课标强调地理课堂的生成,创设的探究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能动性,引导其发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探究情境】
材料一: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积聚盐、碱且其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导致作物生长受到伤害的现象。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
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农业发达。但现在,华北平原某些地区特别是到了春季,土壤表面覆盖着似雪的“白霜”,像是撒了一层盐,曾经的沃野变为“盐田”。濮阳市地处黄河沿岸洼地,耕地条件差,全市盐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曾经这些盐碱地只能种五谷杂粮,且产量很低,造成农民生活贫困。
材料三:图1左图为河南省地形图,右图为濮阳某地农业漫灌景观。
二、要素综合,层层推进,体验深度思维的探究过程
新课程改革力求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思维方法的内化,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如何由表象走向深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地理过程的探究是地理教学的难点,过程性描述也是地理测试的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深入,思维严谨,厘清思维线索。因此,首先根据地理过程的逻辑顺序建构思维模式,再转化为语言描述。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事象基本是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综合思维水平2要求:能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对其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土壤盐碱化是多因素影响下的地理现象,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析即探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对土壤的综合影响,表面是盐的问题,实质是水的问题。
学习任务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图2中用箭头示意濮阳某地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碱化的过程,并总结影响土壤盐碱化的因素。
探究思路: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土壤中的盐分溶于水中。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析出,经过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
探究答案: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因毛细现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积累。模式如图3。
土壤盐碱化直接表现为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这需要蒸发旺盛的气象条件;地下水位需达到一定高度,土壤水才能通过毛细现象到达地表;不合理灌溉促使地下水位升高,地势低洼的地区地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如图4。
三、时空综合,厘清变化,深化深度思维的探究效果
地理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不仅是探讨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成为当今各级地理命题的主流。综合思维水平3要求: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除了从多个维度对土壤盐碱化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运用时空综合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依据水盐运动的规律,厘清盐分积累的过程对于把握土壤盐碱化最为关键。
学习任务二:濮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推断濮阳土壤含盐量的季节演变规律,并在图5中绘制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变化曲线。
探究思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去汽散,汽散盐存”是水盐运动的生动写照。春季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加上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含盐量上升;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将土壤表层盐分溶解带走,土壤含盐量显著下降;秋季降水减少,多秋高气爽的天气,蒸发量大,土壤含盐量回升;冬季降水少,同时气温低,蒸发微弱,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
探究答案: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四、地方综合,迁移提升,巩固深度思维的探究成果
地域差异性也是地理环境的一大特征,异因同象和同因异象的现象时有出现,要全面理解某地理事象产生的机制,还需迁移提升,运用地方综合的思路,探究其他地区该事象产生原因的异同。通过多个区域系统地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某地理事象产生的条件和过程。综合思维水平4要求: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演变、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受地形、气候、生物、地下水位、河流、海水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盐碱化土地的成因有所不同。除了大水漫灌导致的盐碱化,水利工程和地上河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咸水入侵、海水倒灌、白风暴等也会加剧土壤盐碱化,例如,沿海地区用受海水入侵影响的地下水或河水来灌溉农田,土壤中大量的水分蒸发后,盐分就在土壤表层蓄积起来,导致土壤盐碱化。
学习任务三: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因时因地而异。根据模式图,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探究思路: 土壤表层盐分的积累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水的来源(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水的去向(地下水难以排出的原因)、盐的来源和盐的去向。即寻找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地下水难以排出的原因和带来盐分的原因。
探究答案:略。
本堂课从模式图的构建入手,层层递进把握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分析盐碱化的成因、探讨成因的地域差异,着重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形成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进行地理探究的深度学习。从综合思维素养水平的角度,本堂课的要求如表1所示。
通过该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盐碱化问题,更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通过关注盐碱化问题,重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民,黄诗倪,蔚东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高考试题水平划分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1):56-59.
[3] 汤国荣.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主题探究課堂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