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实施有效性校本教研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首批“十一五”规划课题,其“有效性”强调对教研效益和质量的追求。我校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走行动研究之路,对传统校本学科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教学、教研、培训,初步架构了一个更加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的校本学科教研模式与制度体系,已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有效性学科校本教研主题式系列化行动研究
《农村小学实施有效性校本教研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首批“十一五”规划课题。它的核心概念有:“农村小学”、“有效性”、“校本教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有效性”强调对教研效益和质量的追求,它要求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树立成本与效率、效益意识,努力追求以更低的“投入”谋求更高的“产出”。可以说“有效性” 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理念,更是校本教研必备的策略。通过深入学习与专家论证指导,我们认识到校本教研基本特征是:“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三位一体,即通过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其核心三要素——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以此出发,我校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走行动研究之路,对传统校本学科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教学、教研、培训,初步架构了一个更加有效适应新课改的校本学科教研模式与制度体系,同时也切实做到了我校教师教学教研行为的实效性跟进,目前已在区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汇报如下:
一、校本教研模式名称: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
二、校本教研模式基本过程:遵循“问题——设计——行动——总结”基本程序
三、“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模式”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般4周一个主题活动,特殊情况下也可2至5周一个主题活动)
(1)问题——主题
学初,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教研的几个基本“主题”。同学科的共性问题,由低、中、高学科组合作提炼“主题”;非共性问题,分低、中、高学科组分别提炼“主题”,并安排好大致的时序。(具体执行中,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评析:“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
(2)设计——方案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培训)”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评析:精心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行动——建构
①学习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如,周二语文教研日),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并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并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评析:“主题化学习”是校本教研基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方向和深度。】
②集体备课
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组织学科教师结合学习主题进行说课和集体备课。一般按照同年级同学科方式分组进行,教研组长牵头,备课组长具体负责。之后,主备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精神修订设计理念,并进行优化设计。
【评析:“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③课例、研讨
语文课例分教研组与备课组两个层次。一般先观摩课例,再组织研讨。组员带着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观摩课例,课后执教者及时完成说课自评稿,听课者填好教学评价表。之后,组员带上主题学习材料、主题学习反思记录,听课笔记、教学评价表,以及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主动参与研讨交流。
【评析:“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辩。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关照下的实践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
(4)总结——自觉
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并适当安排曾外出学习、教研的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二级培训。
【评析:“总结”是一轮“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的最后阶段,但不是研究活动的终结,而是深层次研究的新起点。“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反思均贯穿始终,促进教师形成研究的“自觉意识”,养成在实践中研究反思改进工作的“自觉习惯”,使得教师过上有专业品味的教育教学生活。】
总之,“主题式系列化语文校本教研模式”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综合考量了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目标、内容、操作模式、评价等要素,切实按照“发现问题——设计主题——行动研究(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等)——总结提升——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基本流程,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学科校本教研操作新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科教研中“目标不明”、“零打碎敲”的状况。
另外,还应重视制度建设,并加强管理,才能保障学科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
1.学科分管领导做好指导与跟踪管理工作。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必须事先做好安排,按制度和程序规范开展活动。
3.组员应积极规范地参与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
4.坚持活动签到考核制,领导、教师均应履行签到手续。
四、问题与思考。
1.课题研究范围涉及面较大,驾驭它的能力有待提
“农村小学学科有效性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校本教研”,涉及全部学科教师。目的是提高其有效性,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研究之重要和任务之艰巨,对于学科主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是挑战,必须提高驾驭该模式的能力。
2.课题主持人专业引领能力不够,呼唤专家引领
虽加强了学习与培训,但核心成员(如教研组长)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仍显不足,也缺乏较强的辩证统一方法论的支持,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在研究中有时表现出“就事论事”式,对于系统性深入研究有些影响。在设计问卷、分析资料等科研方法的运用上仍不够精到,表现在操作层面上有时不够扎实有效,确实呼唤专家引领。
3.教师对学科校本教研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性不平衡,需要再激发热情。
多数学科教师已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但工作一忙,又会降低热情,持之以恒的研究品质稍有欠缺,尤其是从村小刚并入中心校的中老年教师,对研究仍有陌生感,表现出对学科校本教研工作的应付,效果有些受影响,需要再激发热情。在工作中还应做到老、中、青教师分层要求;重点抓中青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老教师相对跟进。
4.教师时间精力有限,需要减负前行。
在应试教育尚未根除的当下,要做到教学与教研两不误确有困难,教师忙于教学常规工作,尤其语文教师更忙,用在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减负”与“增效”,让教师们轻装上阵。
总之,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能达成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景:解决我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实际问题,改变学科教研活动与实际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努力构建出符合我校(农村小学)实际的,且有理论支撑的校本教研的模式,并以制度保障,真正促成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多位一体的整合,提高学校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执行新课程的能力,为学校学科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关键词:有效性学科校本教研主题式系列化行动研究
《农村小学实施有效性校本教研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首批“十一五”规划课题。它的核心概念有:“农村小学”、“有效性”、“校本教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有效性”强调对教研效益和质量的追求,它要求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树立成本与效率、效益意识,努力追求以更低的“投入”谋求更高的“产出”。可以说“有效性” 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理念,更是校本教研必备的策略。通过深入学习与专家论证指导,我们认识到校本教研基本特征是:“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三位一体,即通过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实施有效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其核心三要素——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以此出发,我校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走行动研究之路,对传统校本学科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教学、教研、培训,初步架构了一个更加有效适应新课改的校本学科教研模式与制度体系,同时也切实做到了我校教师教学教研行为的实效性跟进,目前已在区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汇报如下:
一、校本教研模式名称:主题式系列化学科校本教研模式
二、校本教研模式基本过程:遵循“问题——设计——行动——总结”基本程序
三、“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模式”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般4周一个主题活动,特殊情况下也可2至5周一个主题活动)
(1)问题——主题
学初,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教研的几个基本“主题”。同学科的共性问题,由低、中、高学科组合作提炼“主题”;非共性问题,分低、中、高学科组分别提炼“主题”,并安排好大致的时序。(具体执行中,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评析:“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
(2)设计——方案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培训)”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评析:精心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行动——建构
①学习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如,周二语文教研日),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并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并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评析:“主题化学习”是校本教研基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方向和深度。】
②集体备课
在学科校本教研专用时间,组织学科教师结合学习主题进行说课和集体备课。一般按照同年级同学科方式分组进行,教研组长牵头,备课组长具体负责。之后,主备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精神修订设计理念,并进行优化设计。
【评析:“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③课例、研讨
语文课例分教研组与备课组两个层次。一般先观摩课例,再组织研讨。组员带着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观摩课例,课后执教者及时完成说课自评稿,听课者填好教学评价表。之后,组员带上主题学习材料、主题学习反思记录,听课笔记、教学评价表,以及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主动参与研讨交流。
【评析:“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辩。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关照下的实践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
(4)总结——自觉
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并适当安排曾外出学习、教研的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二级培训。
【评析:“总结”是一轮“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的最后阶段,但不是研究活动的终结,而是深层次研究的新起点。“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反思均贯穿始终,促进教师形成研究的“自觉意识”,养成在实践中研究反思改进工作的“自觉习惯”,使得教师过上有专业品味的教育教学生活。】
总之,“主题式系列化语文校本教研模式”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综合考量了农村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目标、内容、操作模式、评价等要素,切实按照“发现问题——设计主题——行动研究(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等)——总结提升——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基本流程,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学科校本教研操作新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科教研中“目标不明”、“零打碎敲”的状况。
另外,还应重视制度建设,并加强管理,才能保障学科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
1.学科分管领导做好指导与跟踪管理工作。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必须事先做好安排,按制度和程序规范开展活动。
3.组员应积极规范地参与主题式系列化校本教研活动。
4.坚持活动签到考核制,领导、教师均应履行签到手续。
四、问题与思考。
1.课题研究范围涉及面较大,驾驭它的能力有待提
“农村小学学科有效性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科校本教研”,涉及全部学科教师。目的是提高其有效性,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研究之重要和任务之艰巨,对于学科主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是挑战,必须提高驾驭该模式的能力。
2.课题主持人专业引领能力不够,呼唤专家引领
虽加强了学习与培训,但核心成员(如教研组长)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仍显不足,也缺乏较强的辩证统一方法论的支持,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在研究中有时表现出“就事论事”式,对于系统性深入研究有些影响。在设计问卷、分析资料等科研方法的运用上仍不够精到,表现在操作层面上有时不够扎实有效,确实呼唤专家引领。
3.教师对学科校本教研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性不平衡,需要再激发热情。
多数学科教师已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但工作一忙,又会降低热情,持之以恒的研究品质稍有欠缺,尤其是从村小刚并入中心校的中老年教师,对研究仍有陌生感,表现出对学科校本教研工作的应付,效果有些受影响,需要再激发热情。在工作中还应做到老、中、青教师分层要求;重点抓中青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老教师相对跟进。
4.教师时间精力有限,需要减负前行。
在应试教育尚未根除的当下,要做到教学与教研两不误确有困难,教师忙于教学常规工作,尤其语文教师更忙,用在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减负”与“增效”,让教师们轻装上阵。
总之,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能达成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景:解决我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实际问题,改变学科教研活动与实际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努力构建出符合我校(农村小学)实际的,且有理论支撑的校本教研的模式,并以制度保障,真正促成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多位一体的整合,提高学校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执行新课程的能力,为学校学科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