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但从现行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还是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旨在从如何激发学生“敢问”与如何引导学生“善问”两方面,谈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问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敢提出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设计。如“元、角、分”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不同类型的人民币,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把人民币的币种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围绕人民币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有纸币又有硬币?硬币为什么有金黄的又有银白的?为什么五角的硬币比壹角的还小?人民币的图案代表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解决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问题,并将问题延伸到课后。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做到了课前搜集、课中探索、课后延伸,让学生有问题可提,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敢问,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二、营造问题氛围,使学生想问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素材,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学生,不管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做到不责备、不歧视、不嘲笑,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在心里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想提问题。如“跳绳”一课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有趣的跳绳情境图后发现了以下的数量信息:4个男的和4个女的;1个戴帽子的与7个没戴帽子的;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2个扎辫子的与6个不扎辫子的。这时,学生的表现欲特强,还发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数量信息:有2个老师背向着我们,他们的嘴巴是张开还是闭着不知道,如果他们的嘴巴是张开的,那么张开嘴巴的有5人,闭着嘴巴的有3人;如果他们的嘴巴是闭着的,那么张开嘴巴的有3人,闭着嘴巴的有5人;如果他们一人张嘴、一人闭嘴,那么张开嘴巴的有4人,闭着嘴巴的有4人……学生发现了众多的数量信息后,自发地想知道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所以提出了“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后,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得数是“8”的不同的加法算式。
从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学生才会想表现自己,体验到提问题的乐趣。
三、培养提问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所调查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管教“学答”,而不管教“学问”,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的任务就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时,虽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纸模型分组去讨论交流,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可是小组合作完毕后教师还是剥夺了学生问的权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师生的对话。
师:长方形有几条边?
生:4条边。
师:长方形有几个角?
生:4个角。
师:每个角有什么特征?
生:4个角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上、下两条边相同,左右两条边相同。
从这拉锯式的问答中不难看出,所有的问题教师都包办代替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并且以偏概全,只要有一人能回答,教师就认为其他学生也学会了,封杀了学生提问题的机会。要想使学生养成好问、爱问的习惯,教师应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语言环境。如:“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一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发现?”通过教师的语言点拨,学生不仅自主地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而且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特征,激发了其他小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另外,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实践训练,逐渐养成爱问的习惯。
四、教给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引导学生敢问、想问、好问,但不是随便乱问。要使学生会问,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
1 课始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的教学资源及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从图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后提出问题:1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和2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合并在一起,是多少个纸鹤?左边的1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是多少个小朋友?
2 在应用题教学上,教师可通过实例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怎样变换叙述顺序?怎样改变叙述方式?怎样搭配条件和问题……
3 让学生在自学后问一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接受式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或学生的观点不统一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先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向组内成员提出来,再通过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4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求异中去创新、去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不同的解题策略,并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在课尾让学生问一问。学习新授内容后,可以游戏、活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就本课内容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迫使学生先把问题弄懂后再提出问题,或努力寻找不同的、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识,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人人都有参与提问题的机会。
6 在课后延伸处让学生问一问。一节好课,要以课本为引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要有教的延伸,还要有学的延伸。所以课尾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新生成的问题带出教室,去问一问自己的长辈与朋友,然后又把新问题带回课堂,向老师、同学汇报。如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去体验1千米有多长,然后把体会与新发现说给老师、同学听一听。这样可鼓励学生将问题深入,真正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要努力改进的课堂教学策略。在信息万变的时代,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第一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获得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问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敢提出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须立足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设计。如“元、角、分”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不同类型的人民币,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把人民币的币种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围绕人民币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有纸币又有硬币?硬币为什么有金黄的又有银白的?为什么五角的硬币比壹角的还小?人民币的图案代表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解决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问题,并将问题延伸到课后。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做到了课前搜集、课中探索、课后延伸,让学生有问题可提,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敢问,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二、营造问题氛围,使学生想问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素材,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学生,不管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做到不责备、不歧视、不嘲笑,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在心里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想提问题。如“跳绳”一课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有趣的跳绳情境图后发现了以下的数量信息:4个男的和4个女的;1个戴帽子的与7个没戴帽子的;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2个扎辫子的与6个不扎辫子的。这时,学生的表现欲特强,还发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数量信息:有2个老师背向着我们,他们的嘴巴是张开还是闭着不知道,如果他们的嘴巴是张开的,那么张开嘴巴的有5人,闭着嘴巴的有3人;如果他们的嘴巴是闭着的,那么张开嘴巴的有3人,闭着嘴巴的有5人;如果他们一人张嘴、一人闭嘴,那么张开嘴巴的有4人,闭着嘴巴的有4人……学生发现了众多的数量信息后,自发地想知道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所以提出了“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后,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得数是“8”的不同的加法算式。
从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学生才会想表现自己,体验到提问题的乐趣。
三、培养提问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所调查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管教“学答”,而不管教“学问”,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的任务就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时,虽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纸模型分组去讨论交流,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可是小组合作完毕后教师还是剥夺了学生问的权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师生的对话。
师:长方形有几条边?
生:4条边。
师:长方形有几个角?
生:4个角。
师:每个角有什么特征?
生:4个角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上、下两条边相同,左右两条边相同。
从这拉锯式的问答中不难看出,所有的问题教师都包办代替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并且以偏概全,只要有一人能回答,教师就认为其他学生也学会了,封杀了学生提问题的机会。要想使学生养成好问、爱问的习惯,教师应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语言环境。如:“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一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发现?”通过教师的语言点拨,学生不仅自主地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而且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特征,激发了其他小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另外,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实践训练,逐渐养成爱问的习惯。
四、教给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引导学生敢问、想问、好问,但不是随便乱问。要使学生会问,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
1 课始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的教学资源及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从图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后提出问题:1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和2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合并在一起,是多少个纸鹤?左边的1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是多少个小朋友?
2 在应用题教学上,教师可通过实例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怎样变换叙述顺序?怎样改变叙述方式?怎样搭配条件和问题……
3 让学生在自学后问一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接受式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或学生的观点不统一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先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向组内成员提出来,再通过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4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求异中去创新、去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不同的解题策略,并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在课尾让学生问一问。学习新授内容后,可以游戏、活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就本课内容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迫使学生先把问题弄懂后再提出问题,或努力寻找不同的、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识,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人人都有参与提问题的机会。
6 在课后延伸处让学生问一问。一节好课,要以课本为引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要有教的延伸,还要有学的延伸。所以课尾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新生成的问题带出教室,去问一问自己的长辈与朋友,然后又把新问题带回课堂,向老师、同学汇报。如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去体验1千米有多长,然后把体会与新发现说给老师、同学听一听。这样可鼓励学生将问题深入,真正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要努力改进的课堂教学策略。在信息万变的时代,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第一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获得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