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社会功能。运用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又是一个新的话题、唐代刘知几说;“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扬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其恶可以诚,其善可以示后。”司马光则把“善可以法。恶可以为教”作为撰写《资治通鉴》的目的之一。到了近代,历史学变成为宣传改革和革命。以救亡图强的舆论之一。梁启超曾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新世纪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出和强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足见人文素养培养在历史教学中重要地位。
然而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学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些历史教师即使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素养培养,其效果也不理想。而我们发现多年以后,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印象不深,但老师对其进行的人文素养教育却使其受益终生。念念不忘,对此,我从下列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历史教材,培养人文精神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在揭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前提下,注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学习,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现代化公民的基本素质,通过从古到今人物史实的感化达到道德教育和品性陶冶。因此,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使每个中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意识。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残民以逞,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俭则穷欲,侈则多欲”、“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这些都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的鲜明的善恶态度。要廉洁必须要知廉耻,廉耻即“廉洁”和“知耻”,“知耻”是因,“廉洁”是果。中华民族中凡是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不是一代风范就是千古留芳。明代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公忠无私,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持操守,廉洁不苟的“清白”之风。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赢得了世人的崇敬。
二、透视历史人物,提升人文素质
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叙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例如:评价秦始皇,教师必须首先介绍秦始皇所处的历史背景,即战国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伟大功绩。同时,还要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他,那就是他的残暴统治、镇压人民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把他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明确英雄是由历史创造的。否则,在我们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时,就会容易走向一个误区,即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要求古人。
进行历史人物教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归纳、总结历史人物的活动,又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既要分析历史人物的时代、社会和阶级面貌,又要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进而揭示历史人物的本质;既要全面又要动态地分析看待历史人物;既要学习前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又要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如秦始皇、项羽的刚戾自用,祖冲之、李时珍追求科学的坚持不懈,商鞅、王安石的开拓进取、勇于改革,诸葛亮的镇静,郑和的冒险等等。教师找到良好的素材,让学生深受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效益,获得启迪,逐步完善自我的人格,赋予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剖析历史事件,理解人文内涵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一部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其蕴涵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吸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可以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影响;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再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
四、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人文教育
历史中的人文精神,是历史知识、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的反映,特别是施教者,要牢固树立以下理念: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师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建构者。因此,我们首先要懂得这些“理”,并在这种“理”的引领下,不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选择、独立创造。因此,我们的所有教学方法都应努力达到一目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基本思路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推动学生发展。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探头圈外”,积极尝试运用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认识和平与发展。
然而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中学历史教学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些历史教师即使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素养培养,其效果也不理想。而我们发现多年以后,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印象不深,但老师对其进行的人文素养教育却使其受益终生。念念不忘,对此,我从下列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历史教材,培养人文精神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在揭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前提下,注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学习,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现代化公民的基本素质,通过从古到今人物史实的感化达到道德教育和品性陶冶。因此,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使每个中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意识。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残民以逞,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俭则穷欲,侈则多欲”、“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这些都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的鲜明的善恶态度。要廉洁必须要知廉耻,廉耻即“廉洁”和“知耻”,“知耻”是因,“廉洁”是果。中华民族中凡是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不是一代风范就是千古留芳。明代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公忠无私,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持操守,廉洁不苟的“清白”之风。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赢得了世人的崇敬。
二、透视历史人物,提升人文素质
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叙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例如:评价秦始皇,教师必须首先介绍秦始皇所处的历史背景,即战国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伟大功绩。同时,还要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他,那就是他的残暴统治、镇压人民的一面。所以,我们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把他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明确英雄是由历史创造的。否则,在我们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时,就会容易走向一个误区,即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要求古人。
进行历史人物教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归纳、总结历史人物的活动,又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既要分析历史人物的时代、社会和阶级面貌,又要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进而揭示历史人物的本质;既要全面又要动态地分析看待历史人物;既要学习前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又要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如秦始皇、项羽的刚戾自用,祖冲之、李时珍追求科学的坚持不懈,商鞅、王安石的开拓进取、勇于改革,诸葛亮的镇静,郑和的冒险等等。教师找到良好的素材,让学生深受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效益,获得启迪,逐步完善自我的人格,赋予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剖析历史事件,理解人文内涵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一部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其蕴涵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吸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可以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影响;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再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
四、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人文教育
历史中的人文精神,是历史知识、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的反映,特别是施教者,要牢固树立以下理念: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师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建构者。因此,我们首先要懂得这些“理”,并在这种“理”的引领下,不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选择、独立创造。因此,我们的所有教学方法都应努力达到一目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基本思路是: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推动学生发展。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探头圈外”,积极尝试运用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认识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