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但在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中,却产生了错别字。阐述了如何有效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关键词:减少;错别字;研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两者即是从属关系,又是依存关系。但由于受前人书法教学的影响及教师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教师对写字重视不够,将写字与整个语文教学剥离。出现了写字与育人、识字、阅读、写作、习惯培养相脱离的现象。为了切实减少学生的错别字,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认写有机分开,明确要求
对于“我会认”的字,进行冷处理,只要求学生见字知音,绝不拔高要求。在应用时,用拼音代替。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考试中常常出现这类认读字,许多老师也就相应地拔高了要求。而学生大都因为这类字比较难写,平时练习不够,精力不够,而没能很好地掌握它们,只记住了个大概,因而很容易把它们写错。不仅写错了这些字,还干扰了“我会写”的生字掌握。所以,对这类字进行冷处理,其实是为“我会写”的字进行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我会写”的字。
二、优化识字教学,加强识记
(一)运用字理,联系识字
所谓字理,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就是字理识字教学法。它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1.用迁移法,繁衍新生字
针对中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我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从一个“良”字拓展到“浪、娘、狼、粮”,从“难”迁移到“谁、推、堆、准”等,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左边的部首是与该字的意义有关的,从一个生字迁移到更多的字,大大减少了因为学习的负迁移而写别字的现象
2.根据字义,区分形近字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相近字,包括形近字与音近字。如教学“土”“士”“园”“圆”我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泥土”“战士”“一元”“花园”“圆圈”等词进行比较识记。
3.析形索义,强化易错字
字理是识字的根本,也是析解词语的基础。其基本方法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如学生总易写错的“敢”“知”“道”,教师运用图示法、描绘法等,深入浅出地析解了字理。
4.部首归类
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如学习“背、脊、脑、脸、肚、肠”等字时,我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部首都是“月”,都与人的身体相关,表示身体的各个部位。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
(二)发挥想象,趣味识字
1.猜谜识字
在教学中我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编一些简单的谜面,提高识字的兴趣。在“春”时,许多学生喜欢把下面的“日”写作“目”。但采用猜谜的方法,把“春”的谜面出为“三人同日行”之后,学生就极少再写错了。
2.想象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有时甚至是出乎预料的想象力。如:教“州”时,学生易写成“川”。此时让学生想象:“州”中的三点就像是川流不息的水中的三个小岛,而这,也正是州的本义。
3.编歌识字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进行字形字义教学。如:“中间有点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
(三)鼓励阅读,课外识字
虽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数量,但是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报纸,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等书籍等都是学生的阅读好材料。另外在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强烈的识字愿望时,我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例如:利用广告、商标识字;让学生收集资料识字;认同学、亲友的姓名;到商场、超市认商品名称;建立识字档案袋,比一比谁认得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加识字量,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三、强化写字教学,掌握规律
要使孩子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写字教学当然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要重视,每节课都应该开辟3~5分钟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当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
(一)适当运用肢体动作
适当运用肢体动作,可以使教学更直观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识记。如言字旁,我们可以做两手向前平伸,向后勾起一只脚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言字旁的书写横要平,竖要直,点要点在横折钩的正上方这一特点。
(二)适当运用形象
有些汉字特别是象形字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非常的相象,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形象来帮助学生写字。如:“乙”就像一只大白鹅,要昂首、凸肚、翘尾,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弯钩处太直的现象。
四、捕捉易错的字,重点突破
抓住易错字的部位进行合乎情理的解释。如:“蒸”字那“四点底”上一小横要强调它是隔板,丢了它,蒸的食物就掉到下面的火――“四点底”里了。字形教学还可以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利用人的视觉对鲜艳的色彩敏感、关注的特点,使学生牢牢记住这个字。
五、遵循记忆规律,反复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记忆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必然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每一次识记之后,有70%左右的材料内容被迅速遗忘,只有30%左右进入缓慢遗忘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每次记忆的材料只能记住20%~30%。要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一遇到容易混淆或不确定的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可以避免写错别字。
关键词:减少;错别字;研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两者即是从属关系,又是依存关系。但由于受前人书法教学的影响及教师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教师对写字重视不够,将写字与整个语文教学剥离。出现了写字与育人、识字、阅读、写作、习惯培养相脱离的现象。为了切实减少学生的错别字,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认写有机分开,明确要求
对于“我会认”的字,进行冷处理,只要求学生见字知音,绝不拔高要求。在应用时,用拼音代替。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考试中常常出现这类认读字,许多老师也就相应地拔高了要求。而学生大都因为这类字比较难写,平时练习不够,精力不够,而没能很好地掌握它们,只记住了个大概,因而很容易把它们写错。不仅写错了这些字,还干扰了“我会写”的生字掌握。所以,对这类字进行冷处理,其实是为“我会写”的字进行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我会写”的字。
二、优化识字教学,加强识记
(一)运用字理,联系识字
所谓字理,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就是字理识字教学法。它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
1.用迁移法,繁衍新生字
针对中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我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从一个“良”字拓展到“浪、娘、狼、粮”,从“难”迁移到“谁、推、堆、准”等,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左边的部首是与该字的意义有关的,从一个生字迁移到更多的字,大大减少了因为学习的负迁移而写别字的现象
2.根据字义,区分形近字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相近字,包括形近字与音近字。如教学“土”“士”“园”“圆”我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泥土”“战士”“一元”“花园”“圆圈”等词进行比较识记。
3.析形索义,强化易错字
字理是识字的根本,也是析解词语的基础。其基本方法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如学生总易写错的“敢”“知”“道”,教师运用图示法、描绘法等,深入浅出地析解了字理。
4.部首归类
利用部首帮助学生识字,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如学习“背、脊、脑、脸、肚、肠”等字时,我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部首都是“月”,都与人的身体相关,表示身体的各个部位。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学习课文和阅读课文。
(二)发挥想象,趣味识字
1.猜谜识字
在教学中我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编一些简单的谜面,提高识字的兴趣。在“春”时,许多学生喜欢把下面的“日”写作“目”。但采用猜谜的方法,把“春”的谜面出为“三人同日行”之后,学生就极少再写错了。
2.想象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有时甚至是出乎预料的想象力。如:教“州”时,学生易写成“川”。此时让学生想象:“州”中的三点就像是川流不息的水中的三个小岛,而这,也正是州的本义。
3.编歌识字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进行字形字义教学。如:“中间有点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
(三)鼓励阅读,课外识字
虽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数量,但是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报纸,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等书籍等都是学生的阅读好材料。另外在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强烈的识字愿望时,我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例如:利用广告、商标识字;让学生收集资料识字;认同学、亲友的姓名;到商场、超市认商品名称;建立识字档案袋,比一比谁认得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加识字量,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三、强化写字教学,掌握规律
要使孩子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写字教学当然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要重视,每节课都应该开辟3~5分钟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当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
(一)适当运用肢体动作
适当运用肢体动作,可以使教学更直观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识记。如言字旁,我们可以做两手向前平伸,向后勾起一只脚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言字旁的书写横要平,竖要直,点要点在横折钩的正上方这一特点。
(二)适当运用形象
有些汉字特别是象形字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非常的相象,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形象来帮助学生写字。如:“乙”就像一只大白鹅,要昂首、凸肚、翘尾,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弯钩处太直的现象。
四、捕捉易错的字,重点突破
抓住易错字的部位进行合乎情理的解释。如:“蒸”字那“四点底”上一小横要强调它是隔板,丢了它,蒸的食物就掉到下面的火――“四点底”里了。字形教学还可以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利用人的视觉对鲜艳的色彩敏感、关注的特点,使学生牢牢记住这个字。
五、遵循记忆规律,反复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记忆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必然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每一次识记之后,有70%左右的材料内容被迅速遗忘,只有30%左右进入缓慢遗忘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每次记忆的材料只能记住20%~30%。要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一遇到容易混淆或不确定的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可以避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