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哥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哥比我大一岁半,上学时比我高两级,可无论在学识还是阅历和魄力上都让我徘徊在不可逆转的差距中。他聪明好学、情趣广泛,从童年起他就始终站在我的前面,是我无法超越的偶像。
  哥哥喜欢K歌,他每次回来我们都要去卡拉OK,我一定会为哥哥点上《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还有《雍正王朝》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和《胡雪岩》中的《情怨》。这都是他最喜欢唱的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其实,这几首也是我喜欢的歌,只是生就歌盲,一唱就跑调,所以,只有点歌、听歌的份儿。不过,每次我都会陶醉在厚重的歌词与各自的曲调中,在我看来,哥哥的十足韵味像唱出了作者的原意,因而会拨动我脆弱的情感神经,触发出我与哥哥的共鸣。
  有时我们会一起回忆儿时的故事,想起年根里,我俩盖着一床被子仰望着新糊的天棚,猜着旧报纸上的大小标题在棚上的位子。当然,我总是输给他,可我又总要狡辩是他上学了认字多。这个猜标题游戏若是在如今说不定会把我们捆在网络标题党一族,不过,在当时可是很引人入胜的游戏,常常会兴奋得猜到夜深让爸妈催我们闭灯睡觉。
  哥哥天生就是个学习的材料,一上学就入了少先队,戴上了两道杠,做了学习委员,一学期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到了小学六年毕业,家里北墙上贴了十二张奖状。记得一次邻居张婶问崔大娘,“家长会开得咋样啊?”“别提了,哪像他妈啊,”崔大娘用手指了指我继续说,“人家他哥哥是好学生,他妈在台上坐着,台上有凉棚晒不着,还有茶水喝。俺们就完了,坐在台下太阳晒着、渴着,谁让咱那孩子不争气,全校淘气出了名,唉!”
  也许这就叫子荣母贵吧,每当妈妈听到邻里夸赞哥哥时,都会有自豪的笑容在面颊掠过,妈妈為哥哥的优秀生出偏爱,而我总是认为他是哥哥就应该比我强。
  哥哥的语文、算术都学得呱呱叫,特别是他写的作文,每篇作文后面都有老师用红笔评的一个优字,还有密密麻麻的评语。哥哥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想起他当年的钢笔仿宋小楷,我就会联想起宋徽宗的瘦金。
  大概是在四年级吧,哥哥他们开了地理课,他将复杂的宝成铁路临绘成图粘在墙上,竟如从地图册剪下来的一般,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便努力地学了点皮毛,方让我日后有在人前随意勾出个中国版图的机会。
  哥哥的物理学得最好,也是他兴趣最浓点。夏日里的一个晚上,我和哥哥睡在自家盖的简易小屋里,睡梦中我被兴奋的哥哥叫醒,他给我戴上耳机,问我听到没有?我说,“听到了,有杂音。”他便在那个焊着器件的板子上调整着什么。“好了!说相声呢。”我兴奋地嚷了起来。这便是哥哥在电子方面的处女作——矿石收音机。
  从此,哥哥走进了单管机、多管机,电子管收音机,直至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的世界,一发不可收拾,就连我结婚时的电视机都是哥哥一手安装制作的。
  哥哥的物理学得非常好,可实践是需要经费的,有时他就找姐姐私下里要一元、两元的,可也有无米下锅的时候,这时他会说些小话来求我。为啥呢?因为我有钱,历年的压岁钱和姐姐偶尔给个一毛八分的,攒在一起也有个两三元之巨。那时过年爸妈给的压岁钱只有两毛、三毛钱,最多的一次才五毛。其实,哥哥和我是一样多的,他都买了电子元件,而我是比较抠门的那种,钱到手了舍不得花,攒着。呵呵,这倒像土改时攒成了地主的爷爷。
  亲兄弟有了困难能不帮吗?哥哥再三央求,何况又承诺有了钱加倍奉还。我软下心来,扒开屋檐下我的秘密宝藏库,忍痛割爱,将装在玻璃药瓶里的纸币一次三毛、五毛、八毛地借给了哥哥,当时还以为哥哥真会成倍地还给我呢,岂知都放了鹰,至今血本无归。去年春节与哥哥对饮时还调侃着要算利息呢!
  哥哥很有灵性,乐器一学就会,至今他的吐笛《我是一个兵》还总会响在我的耳畔。二胡、月琴、扬琴也均玩得娴熟。我也试图和他学过,只是拙手笨脚,吹笛子漏风,拉二胡手指又掰不开镊子,压根就不是搞文艺的料,唱歌都五音不全,算了吧!还是站脚助威省事。
  记得是人们刚从饥荒日子里走出来,勉强能填饱肚皮。就在那个夏日里哥哥考中学,那会考中学便是人生的转折。那日他独自享用了一顿奢侈午餐,两碗妈妈擀的白面条,细细的黄瓜丝,特让我去小铺买回一毛钱麻酱。“别着急,慢慢吃,下午稳稳当当地考,儿子一定没问题。”妈妈边说边轻抚着哥哥的头发,我虽在一旁咽着口水,心里也在为哥哥暗中加油。
  哥哥考入中学第二年的仲春,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了,学校停了课,哥哥只好在家玩玩笛子、二胡,还有就是研发他的半导体,几本有限的革命题材小说也要偷偷地读。两年后哥哥打起了背包去了广阔天地,那年他刚满十六岁。后来听说他参加了工农兵学员的考试,因家庭出身问题政审被刷了下来。
  哥哥思想成熟得较早,在“文革”禁言的年代里他就私下对我说:“这场运动害了我们,害了我们这代人,社会总是这样国家哪来的希望?”他曾去北大荒当过盲流,试图改变他及家里的生存状态,走出政治、经济困境的围栏。他骨子里有不甘沉沦的意志,从不言败,总想让自己发出光来。
  他不甘心被现实捉弄,他的执着让他在女儿读小学时获取了省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他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懈怠,儿时起所有的一切都为他日后的成就夯实着基础。后来哥哥下了海,有人说他是成功者,他否认,他说这不是他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我知道他最羡慕的是搞科研的科学家,这是他儿时就已萌生的理想,而最终未能如愿。哥哥的优秀有目共睹,只可惜生未逢时。
  尽管我们是小时盖一床被的亲兄弟,从小至今我始终无法改变与哥哥之间的差距,冥冥中有种阿Q的自得,在坎坷的经年里得过且过,默默地接受着被修改的生命轨迹,总是在知足者常乐的惰性里享受着人生的甘苦,而只有一点仍如初衷,那就是对哥哥的敬佩与追随。
其他文献
有一种青春叫“高考”,承载着拼搏和希望,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1979年7月7日至9日,我与衡东县霞流公社中学15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高考,这是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的第三次高考。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高考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中国高考步入正轨。各级领导看得很重,到处都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豪情满怀,拼命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  高考前,不时有领导来
期刊
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条双车道,开车大概十分钟,道路左边是一片小山丘,右边是湘江的一个小洲,这里的人都叫它月亮岛。  年少时,还没有到城里来,在我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提到月亮岛就感觉很遥远,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天天看着就是无法靠近。我的童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那个岛上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月亮一样。  小镇靠江,江边有一个码头,离水面十几米,停靠着一艘轮船,镇上的人去城里,就要来码头坐轮船。小时候,我们都爱
期刊
一个风雪严寒的夜晚,山脚边上的一处砖瓦平房里,寒气袭人。虽然书桌下摇摆着一个电动火扇,仍不能抵御寒气,双脚冻得阵阵麻木。  “咚咚、咚咚……”几声很有节奏且不失礼节的敲门声,中断了我的写作思路。谁在这么冷的夜晚登门?莫非是乡村好友置办喜事需要书写对联?莫非是遇到官司者需拟写诉状?莫非有人遇到急难而登门诉求?莫非……啊,我猛然想起,我的手机已关闭三天三夜了。  又是几下紧促的敲击声:“本楚,开门哪!
期刊
怀念的胶片,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把自己所有的故事看透。  在柳堡,天井里果然有一口自言自语的井。和苔藓一样光滑的声音,飘荡在浅蓝色的空气中,打水的桶里盛满银子似的月光。允许有一种笑声抚摸着桂花,镂空的木窗泄漏爱的余韵。  或者倚门听雨。屋后的小河渐涨,一直流向春风浩荡的远方。檐下精致的雨滴,如座钟的脚步宁静。此刻的二胡和箫管,一定是湿漉漉的,如泪水溅落于新叠的纸船。  一个少女正在掌灯,一个老者在
期刊
又一个脂粉气十足的名字。背后,一定有故事。  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南通石臼湖,北连秦淮河,全长7.5公里。沿岸奇峰倒挂,怪石高悬,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无独有偶,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似乎总是在统治者的意志下从事这样惨无人道的驚天之举,传之后世,成为奇观——从埃及金字塔到万里长城,乃至这条近万名民工以生命为代价在胭脂岗开凿出的这条“石缝中的运河”。  600多年
期刊
一  没有预感,没有防备,如我一扭头荒草突然就长出来一样,丁酉清明前两天,一辆白色的老年代步车,在姐家的院子里,夺走了62岁的姐姐的心跳。  惊闻噩耗,正在先生家坟院祭奠的我,雷击般一下子失去知觉……醒来后仍旧很是恍惚,看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看草木相互挤挨起伏,看我清瘦而秀美的姐姐着蓝色上衣在乡间小路上款款行走……  姐姐!眼泪随着这一声哭喊汹涌奔泻。我气喘吁吁跑到一棵树下,对着手机向那个给我传递
期刊
寄伯去世好多年了,有时还会梦到他。  我还在襁褓时,有高人指点,说把我过继给男孩子多的人家才好,于是我妈四处打听,后来找到寄伯家。  当时,寄伯已有三个儿子,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笑呵呵地答应了。这也许是我和寄伯有缘。他给我取名:林珏。这样,出生几个月的我就给他做过房女儿。  后来,寄伯又生了四个儿子。对我这个独生女,当成掌上明珠一样,阿囡阿囡唤我,从没对我说过一句重点的话。  那个时代,农村人孩子生
期刊
外婆年少就喜欢上了佛经,捧上一本经卷便可足不出户,待在闺阁中,并誓与佛经、青灯相伴到老。那时的外婆该是怎样的女子呢?她该是像一株初生木棉一样安静柔和地生长,却又浮动着薄荷清浅的香味吧,或许她还有着如莲的心思:一盏青灯一卷经书,罗衫飘飘临窗读。  除了习读经文,外婆也捣鼓草药。外婆到底研读了佛经外的多少医书呢?在我的印象里,经外婆手拂过,百草皆为药,她的室前一串串挂着,门里一堆堆码着,到处堆放着草药
期刊
清明节前,在母亲的坟前燃起一堆冥钱,恍惚中,许多年淡忘了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似乎有好多话要对母亲说。  母亲出生在苏北灌南百禄大姓王家,上世纪60年代随父亲去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牧场的土坯房里,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身上穿戴的衣裤鞋帽都要母亲手工完成。兄弟间依次相差两岁,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邋旧;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此这般,母亲就更忙了,何况三个半大小
期刊
老家并没有山,所谓南山,不过是小村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漫冈。南山处有我家的园田地,一条毛毛道从近二分之一处斜穿而过。毛道往南不远,有一处并不很深的凹陷洼地,我家的几垄田搭着洼地边沿擦过。  那时候种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年谷雨前后,种玉米和栽土豆这样的大田是要抢时间的,而大田抢种一结束,母亲会适时从房梁下墙垛间,翻出一包儿又一包儿的豆角籽。我太熟悉那些花花溜溜、各式各样的豆子了:挤豆、泡豆、油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