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构成一堂好课的因素是复杂的,这当中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主要因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许多时时变化的即时性因素。不管怎样,上好一堂课都离不开教师的钻研,下面以三改《鸟岛》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改课时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鸟岛》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写了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其中第三自然段是全文中写鸟岛最具体的一段,第四自然段写游人都很爱鸟。《鸟岛》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教学时间为两课时。备课时,我先这样划分了课时内容:第一课时安排读通顺、读熟练课文,学习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和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书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中的6个;第二课时重点进行品读整篇课文,书写剩下的两个生字。按这样的划分备好课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试教以后,我明显感觉到,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简单而轻松,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得太多,一堂课根本完成不了,更谈不上作业了。这些都说明我这样的安排不合理。于是,我重新划分了课时内容,把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纳入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其他不变。这样再试上时,就能够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内容了,大部分孩子也能完成布置的作业了。这让我体会到:教学课时的划分,一定要符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实实在在地上好每节课,千万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在我们的教学参考和有关的杂志中都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划分每篇文章的课时内容,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安排,合理进行每课时的划分,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二、改教学思路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首先,教师上完后,自己要满意;其次,你的课要让孩子们喜欢;再次,你教了什么,孩子又学到了什么,也就是教学效果要好。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教学思路的合理与否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
  起初,我设计三步走的教学思路: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问题“我想知道什么”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的思维自由飞翔,说出自己想知道知识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步,根据前面的问题学完课文后,以“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内容,然后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品析;第三步,学完课文后,以“我还想知道什么”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了解课堂上没讲到的、课文中没学到的知识。按这样的思路备好课,我进行了一次试教,上完课后,我在和同行的商讨中进行了反思,我的课堂究竟让孩子学到了什么,难道学习这篇课文就是为了回答几个问题,而孩子们也就是为了回答这几个问题来学这篇课文的吗?看来没能体现出新课标中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于是,我又重新设计了教学思路,决定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按照文本的思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来品析、感悟、积累,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结果证明,我的改法是成功的。
  
  三、改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教学中,如果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问题解决水到渠成,师生之间合作亲密和谐,我想,这堂课就成功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对于“陆续”的理解,我先是让孩子仿照课文,进行说话练习,可孩子们不理解这个词,你看我,我看你,根本不会使用。后来我引导孩子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例如:上课、下课的时候,你注意过同学们是怎样进出教室的吗?早上来上学的时候,你又看到同学们是怎样进校园的呢?电影院里,人们看完电影是怎样出来的呢?……这样一来,孩子们立刻就明白了它的意思,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句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当孩子们自由读完这个自然段后,我是这样设计过程的:孩子们,你从这里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问题自由回答,说出的答案和课文的顺序不同。孩子说看到了什么,我就让孩子找出有关的句子来品析、感悟。孩子们并不是按课文的顺序说的,这样学下来,我感觉教学过程很乱,东一句西一句,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性,而且打乱了文章的顺序,淡化了文章的趣味性。于是,我又立刻进行了修改,决定还是按文章的思路逐句品析: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再抓住重点词句读悟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也多。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练习朗读,一下子就把孩子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
  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孩子齐读后说说这段的意思,主要让孩子接受这些信息:来鸟岛游玩的人多,教育人们要爱护鸟。因为我觉得这段不是重点段落,学习时一带而过,只要了解了主要内容就行。可是试教下来,总觉得不到位,缺少点什么。因此,我又修改了这个过程:我问孩子:鸟岛这么有趣,你猜去鸟岛玩的人多吗?孩子回答后,让他们齐读这段内容,想想都有些什么人呢?总结孩子的回答,告诉他们来鸟岛游玩的人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咱们中国人,也有来自国外的人,这真是一个闻名中外(让孩子自己说出这个词来)的鸟岛呀,进一步理解词语。接着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一个因果句式的训练:(1)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让孩子明白鸟岛有名,所以游玩的人多,可是人们却非常爱鸟,使孩子明白要爱护人类的朋友,思想上受到了熏陶。
  多次试教,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才使我的课堂教学不仅紧扣住了教材,也考虑到了孩子个体的因素。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怪不得名师多次说,好课是磨出来的。通过这次的锻炼,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确实不容易,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也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要爱自己的职业,爱每个孩子,终身跟书籍交朋友。一堂好课,是每一位爱岗敬业、追求上进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一堂好课,能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好,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应试能力得到提升,其综合素质也能上新台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提到: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用他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的每一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这句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让希望上好课的老师有了启发,指明了方向。对于好课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好课标准。但笔者认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真实、扎实、平实、朴实、充实。
  
  (责任编辑:符洁)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教模式”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和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白板展示学习结果、生生互讲、反馈交流等方式构建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模式。“学教模式”旨在通过加强与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引领“动”“静”结合,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优化“学教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来实现“学教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教模式”;有效性;课堂教学  一、何谓“学教模式”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摘 要]    科学学习是“动手—动脑”的过程《研究电磁铁》一课的教学源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探索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电量、线圈匝数、铁芯粗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有效的控制变量对比实验,通过系列有层次的“做”来建构与积累科学活动经验,不断促进学生的动作技能向心智技能转化。  [关键词]    动手;动脑;课例;设计;评析   一、教学分析   《研究电磁铁》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待汉字与对待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充满了好奇心。于是,笔者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
自2000年起,高考科技文阅读中出现了推断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推断题基本都出现在科技文阅读的最后一题。2008年高考全国卷I、全国卷Ⅱ、天津、重庆、安徽、湖北、湖南、辽宁、四川、浙江科技文阅读最后一题都是推断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选出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所谓“推断”,就是根据文中已知的信息进行推测,从而对文中未有的信息进行断定。推断是按照命题的逻辑意义进行的,按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的“脱教材”现象愈来愈明显,几乎在全部试卷中看不到任何教科书的影子。现在的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理清文章脉络,赏析文中优美的、富有深意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批注”学习,积极进行问题的探索、文本的研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和爱;能对“尊老”这一生命的责任有更好地理解,培养“尊老”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批注”学习,积极进行问题的探索、文本的研读。  难点:能
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21世纪的领先科学,更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到课堂上,创建理想的教育和教学环境。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也是最理想的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教学手段,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它“活化”了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调控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得知识的渠道,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多媒
摘要:由于滞后性,教材不可能将最新发生的时代事件作为数学情境补充进去。因此,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创设精彩的时代情境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情境;时代情境;情境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
摘 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接着分析了濮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师资队伍  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濮阳市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工程为主线,得到了较快发展,濮阳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其中国家中等
教学内容  《有趣的实验》(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二课)思考练习3:斯帕拉捷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法一]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来说说,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  生:因为斯帕拉捷对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充满了好奇。  生: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生:斯帕拉捷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行秘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