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文心态在作文练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去探究得分技巧和写作手法。只是让学生自然走出“写作能力归遗传、目标归中考、学习对象归名家”这三大误区,使他们对写作不再畏惧。
  【关键词】作文;误区;畏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曾经听到一位学生这样说:“作文太强太横了,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我就被它吓得两腿发软,脑袋嗡的一下,像炸了一样,顿感天塌地陷。”
  作文强吗?横吗?是的,很强,很横!因为它处于文学的中心,它不是资料储备,不是公式代入,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写作文确有相当难度。这下可说到一些中学生心坎里去了:既然如此,我们中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就应该腿发软吧?然而事实是:虽然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做到了下笔如有神。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学生面对作文时的心态不同,存在畏惧的心理和认识误区。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作为的不同:“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我们不妨不去探究得分技巧,不去钻研写作手法,不去模仿名家名篇。只是随着一缕清风,潜入学生内心,细细无声地滋润他们的心灵,让学生自然走出三大误区,使他们对写作不再畏惧。
  一、误区之一:写作能力归天生遗传
  常听一些学生如此说:“我天生不是写作文的料”。所以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第一大误区:“写作能力是遗传的”。
  古代有“伤仲永”的故事:仲永五岁能作诗,但因为后天没有积极练习,所以最终的结局是“泯然众人矣”。用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在写作上有些天赋的人,如果后天不有意识地积极练习,要想成为写作的好手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即先天的条件不太好,如果后天努力,依然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
  通常教学中,在讲评作文时以高分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而其他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根本没机会出现。这种 “长期没读者的状态,让小作者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其实,整体较好的作文确实仅能挑出几本,但局部好的作文涉及的人就多了,如某个新颖的开头、某个特别的立意、某个恰当的过渡,甚至某个精彩的语句……如果把这些精彩的局部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对这些同学来说,将是莫大的鼓励。
  理论上学生信服了,实践中学生找到自信了,心理上自然就走出了“写作文能力靠遗传”这一误区。
  二、误区之二:写作目标归考试得分
  还听一些学生如此说:“若写不好作文语文成绩就完了”;如此美丽的写作被扣上功利的帽子,学生如果不能从写作中享受到乐趣,又何来动力和灵感呢?所以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的第二步,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第二大误区:“为考分而写作”。
  使学生摆脱这种思想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是什么”。
  其实,写作的源泉应该是对文学的酷爱,写作的动力应该是对生活的享受,写作的过程应该是对自我的陶醉。作文就是做人,做人应该追求真善美,也应该追求真善美,我手写我心,不为任何功利目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写作时说真话,表真实想法。平时,每学期都引导学生写日记,字数不限,只强调真实,比如因某件小事你对妈妈有爱的情感了;因某件小事你有伤感的情绪了;因某件小事你对生活的态度有改变了,都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下来,三年之后,就会发现,学生会逐渐由懒散变勤勉了,由狭隘变豁达了,由孤僻变开朗了。这习惯的养成、心灵的净化、性格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写作文的过程。
  只有让写作文成为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一种情绪的自然宣泄,一种生活的自然润泽,一种生命的自然思考,学生才会微笑着拿起笔,在作文纸的方格内惬意地舞动。
  写作文目标明确了,不再受功利枷锁的羁绊了,自然就走出了“为考分而写作”的误区。
  三、误区之三:学习对象归名家名篇
  也有一些教师这样说:“写作文就当然应多看名家名篇”
  学习名家名篇自然对孩子们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初中生只是没有走出象牙塔的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暂时还没达到那些大家的水平,他们阅读这些作品后往往是食而不知其味,很难体味出作家是怎样构思并组织文章的,更可怕的是,有的甚至还会被这些名家名篇吓到,觉得自己不会写了。所以消除学生写作文畏惧心理的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走出认识上的第三大误区:“写作文应多看名家名篇”。
  当然,称之为一大误区并非否认名家名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一定的作品还是要欣赏的,同时又要引导他们寻找“解近渴”的“近水”。让学生也去大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研读身边同学作品之后,他们会恍悟:原来这篇文章就这样写,我也会!纱网戳破,他们心中对作文的畏惧感也就消失了。
  “解近渴”的“近水”怎么找呢?
  一个班里总会有个别作文好手。为了让学生找到解近渴的“近水”,我常用的做法是,每次写完作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进行作文互判,为了保证批阅的真实性,互判的方式规定为:a给b判,b给c判,c给d判,d给a判,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作品,也就很容易地理解文章的思路。而且读完这些文章之后,他们也恍悟:原来这篇文章就这样写,我也会!从而消除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读往届学生范文或者其他学校学生范文,通过这些方式给学生找“近水”。
  相信只要不一味地模仿名家名篇,而学习一些和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当的作文,会减轻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意识到学生对作文恐惧心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写作的正常发挥,要想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关键是帮助学生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如果学生彻底地走出了这三大误区,相信他们不会再听到写作文就头发涨腿发软。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M].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美文美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重点从精选美文、阅读美文、内化美文三个方面回答了美文训练该从什么时候抓起,读什么、怎样读,要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选美;读美;学美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确立现代阅读理念。因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美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
【摘要】在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在变化。教育方面也不落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打破。就以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传统课堂上,语文课老师多半是负责教而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新时代新的教学方式是合作学习,师生一起讨论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人们的意识中,课堂要求学生坐的端端正正,敛声闭气,看着老师在上面讲课,然后在完成老师
【摘要】大多数参考资料都认为,苏轼的《石钟山记》里所说的“古之人不余欺”的“古之人”是郦道元。但笔者认为,只要仔细地加以推敲,就能否定上述观点,这个“古之人”应是为石钟山命名的人,而绝对不是郦道元。可以从这个句式本身出发,进而从文章所出现的人物阐述,再从苏轼的性格以及文章中的三处写疑去探讨。  【关键词】句子语气;不确指称谓;三处写疑;怀疑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偶然间
【摘要】在评阅学生作文时,善用鼓励性评语,善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鼓励自信;赏识教育;作文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一次,我在批改学生的周记时,见到这样一段话:“老师,谢谢您,我长这么大,您是第一个夸我作文写得好的老师,这几天我一直没事偷着乐…… 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写好作文,学好语文。”“这个学生怕作文,叫她写作文比割
【摘要】校园中的写作题材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定能在校园这幅长卷中追寻到越来越多的美。本文简要地探讨了作文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更需要跳出课文,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我们小学生大部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本文旨在分享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开展中受到的一些启发,就应该如何让语文教学“活”起来,谈谈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学生个性;知识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社会上批评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下降,到了社会上不会写日常应用的文字;而在学校中,学生似
【摘要】如果把写文章比作高楼大厦,备料的问题、备料后施工等需要的工具脚手架是筑楼的前提。否则,高楼大厦便会是空中楼阁,甚至摇摇欲坠。为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和技术储备不可小觑。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是字、词、句、段的高度整合的产物。如果把写文章比作高楼大厦,而“欲筑高楼先备料”是妇孺皆知的至理名
【摘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在高中学生和古代优秀的诗文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中国古代名家、名作之林。  【关键词】《伶官传序》;文本解读;沟通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伶官传序》出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为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五单元自主欣赏的篇目,欲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希
【摘要】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失误,只要利用得当,都可以成为教学生成的有效资源。错误是一种“宝藏”,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合理利用这种宝贵的资源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错误资源;课堂有效性;点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学习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摘要】教学与网络结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网络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文章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例,阐释了网络课堂构建的益处和弊端,以期提醒语文教师灵活看待处理网络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教学;课堂构建;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以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们能把所有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