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想象力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去思考文章,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开发学生智力为目标,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去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创造性学习的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一、利用扩想、续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扩想和续想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运用此类方法时,要对教材内容和大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精细的研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作者和教材的创作背景,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多个角度去推敲文句,逐渐展开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想象空间。比如,在讲授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要介绍这篇文章一改鲁迅战斗檄文的特点,描写了鲁迅童年的一段往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师可以站在儿童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作者为什么多次使用“憎恶”这个词,并让学生想象当作者知道是阿长谋死他的隐鼠时,眼中发出怎样气愤和憎恶的光芒,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儿童的气愤和憎恶并不是仇恨。看上去很严重的词语,其实是儿童心理的准确描述。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生通过想象对文品语言进行新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比如,从作者是如何对阿长产生敬意的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续想,让学生对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进行想象,并写出一篇续文。有的学生就把自己融进了作品里进行再创造,描述自己也去书店买书,看到一个胖而矮的中年妇女——四处张望,嘴微微张开,在书店转来转去还是没有找到书。于是我走向前去问“阿姨,需要帮忙吗?”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
二、利用教材中的文学形象,帮助学生储存表象
脑中的表象储存不足是阻碍学生展开想象的重要因素。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就必须使他们的表象先丰富起来。丰富学生表象的方式有很多,利用我们熟悉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形象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是一个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在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表象储存时,教师必须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学形象的内容涵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可以让具体形象变成表象,并具备运用想象的价值和意义。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想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待阿长都有什么样的态度,让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很,究竟什么事情让作者的感情发生变化,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限制我的行动、谋害我的隐鼠,这些都是作者“憎恶”并唤他“阿长”的原因。而通过阿长没有名字看出了她的地位低下,睡觉时“在床上摆成大字”体现了她睡相不好是个粗人;而通过长妈妈讲长毛攻城的故事体现了阿长的淳朴,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又表现出她的善良和真诚。通过对教材的全面了解与仔细分析,学生对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通過作者对阿长的描写,感觉出鲁迅对阿长的热爱和悼念。学生在对课文细致分析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加强,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联想能力和想象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看到一个事件就想起另一个事件的内心变化活动就是产生联想的过程。对一件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对其展开细致的构想就称为想象。有时联想与想象的边界很模糊,学生的想象思维就是在这两者的充分结合下激发出来的。在引导学生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分析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作者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作者为什么在“上穷碧落下黄泉”无处可得时,不想去找长妈妈求救?当长妈妈把有画的“三哼经”拿到“哥儿”的面前时,让学生联想到长妈妈关心孩子的优良品质。
教师可以更深一步的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想象的翅膀,给长妈妈这个人物赋予当前新时代的特征:“假如长妈妈现在还活着,看到这篇文章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你们代表长妈妈说出来好吗?”在进行片刻的思考后,有的学生就有答案了:“哥儿啊,你怎么把我这个无名无姓的老太婆给整成名人了?你说我无名无姓,黄胖矮丑也就罢了,怎么连人家颈上的疮疤也写出来,那还能看吗?还说我迷信、烦琐、规矩多,我又没文化,不看书不看报的,能不迷信吗?”教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所体现。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培养途径,利用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是初中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青西中学。
一、利用扩想、续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扩想和续想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运用此类方法时,要对教材内容和大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精细的研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作者和教材的创作背景,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多个角度去推敲文句,逐渐展开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想象空间。比如,在讲授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要介绍这篇文章一改鲁迅战斗檄文的特点,描写了鲁迅童年的一段往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师可以站在儿童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作者为什么多次使用“憎恶”这个词,并让学生想象当作者知道是阿长谋死他的隐鼠时,眼中发出怎样气愤和憎恶的光芒,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儿童的气愤和憎恶并不是仇恨。看上去很严重的词语,其实是儿童心理的准确描述。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生通过想象对文品语言进行新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比如,从作者是如何对阿长产生敬意的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续想,让学生对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进行想象,并写出一篇续文。有的学生就把自己融进了作品里进行再创造,描述自己也去书店买书,看到一个胖而矮的中年妇女——四处张望,嘴微微张开,在书店转来转去还是没有找到书。于是我走向前去问“阿姨,需要帮忙吗?”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创造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
二、利用教材中的文学形象,帮助学生储存表象
脑中的表象储存不足是阻碍学生展开想象的重要因素。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就必须使他们的表象先丰富起来。丰富学生表象的方式有很多,利用我们熟悉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形象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是一个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在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表象储存时,教师必须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学形象的内容涵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可以让具体形象变成表象,并具备运用想象的价值和意义。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想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待阿长都有什么样的态度,让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很,究竟什么事情让作者的感情发生变化,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限制我的行动、谋害我的隐鼠,这些都是作者“憎恶”并唤他“阿长”的原因。而通过阿长没有名字看出了她的地位低下,睡觉时“在床上摆成大字”体现了她睡相不好是个粗人;而通过长妈妈讲长毛攻城的故事体现了阿长的淳朴,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又表现出她的善良和真诚。通过对教材的全面了解与仔细分析,学生对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通過作者对阿长的描写,感觉出鲁迅对阿长的热爱和悼念。学生在对课文细致分析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加强,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联想能力和想象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看到一个事件就想起另一个事件的内心变化活动就是产生联想的过程。对一件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对其展开细致的构想就称为想象。有时联想与想象的边界很模糊,学生的想象思维就是在这两者的充分结合下激发出来的。在引导学生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分析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作者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作者为什么在“上穷碧落下黄泉”无处可得时,不想去找长妈妈求救?当长妈妈把有画的“三哼经”拿到“哥儿”的面前时,让学生联想到长妈妈关心孩子的优良品质。
教师可以更深一步的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想象的翅膀,给长妈妈这个人物赋予当前新时代的特征:“假如长妈妈现在还活着,看到这篇文章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你们代表长妈妈说出来好吗?”在进行片刻的思考后,有的学生就有答案了:“哥儿啊,你怎么把我这个无名无姓的老太婆给整成名人了?你说我无名无姓,黄胖矮丑也就罢了,怎么连人家颈上的疮疤也写出来,那还能看吗?还说我迷信、烦琐、规矩多,我又没文化,不看书不看报的,能不迷信吗?”教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所体现。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培养途径,利用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是初中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青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