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水西情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坐落在前马镇水西村。松柏葱茏,花木掩影,亭台楼廊,相映成辉。
   步入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主体展馆。根据导游介绍:这个展馆是由设计师张雷设计的,由设计造型上我们能够看出“N4A”,实在是独特! 纪念馆的大厅内屹立着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的全身铜像。看到他们的铜身像,就可以想到当年他们是多么的英姿飒爽。为了人民的和平,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建立根据地,只为保护人民,让人民有个辛福美满的生活。再深入展厅,整个展览大厅内,以照片、实物、图表、电子模型等展品,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张鼎丞、粟裕的率领下,深入苏南敌后,开创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
   在一楼的展厅内,我们看到了一排的照片,而导游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三位著名的人物:王必成,叶飞,陶勇。其中陶勇曾被人们誉为“拼命三郎”,与其他两位并称为第三野战军的三员“虎将”,但他的真名并不是陶勇,而是张道庸,是陈毅司令为其改名,取道庸的谐音,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战场上勇猛无敌!虽然他们已经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是永存的!
   由于我们去的时机并不是太好,只能遗憾的参观一楼,而二楼和三楼就和我们失之交臂了。出了展厅,导游又带我们去了遗存下来的根据地旧址。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陈毅留下的办公地,简单却不失本真。这里同时也是他和张茜的新婚之地。
   新四军女战士陈模曾有一篇文章回忆陈毅和张茜结婚时的情形:
   1940年春节前的二三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寒气刺骨,我们在驻地学习,听老同志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英勇故事。这天,政治部主任刘炎同志对我说:“明天陈司令员要回来了,回来后就和张茜结婚,你去打扫一下陈司令的住房,尽可能收拾得好一点。要保密。”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一任务,跑到公务班,带着陈司令14岁的小公务员一起打扫。我们把地扫了又扫,门窗桌椅擦了又擦,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木板床上铺了厚厚的稻草,为了表示庆贺结婚,我特地到老百姓家找了一张大红纸,剪了两个双喜字。为了保密,我将它贴在房门里面。这样,外面看不到,人在屋内一关门就看到这两个大红喜字了。我布置好了之后,就满怀喜悦地向刘炎主任汇报,并等待佳期。一天中午,管理处请我们吃炸酱面,说是庆祝陈司令员和张茜同志结婚。我听了特别高兴。……
   导游向我们讲述了陈毅在新婚之夜做的一首诗《佳期》:“烛影摇红喜可知,催妆为赋小乔诗。同心能偿深疑梦,注目相看不语时。一笑艰难成往事,共盟奋勉记佳期。百年一吻叮咛后,明月为窥正夜迟。”张茜从此陪伴陈毅终生,历经诸多曲折與艰难,忠贞不渝。
   水西村是陈毅和张茜的新婚之地,也是粟裕和楚青萌生爱情之地。听导游讲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原设在水西的光裕祠堂,祠堂边上有一幢别致的两层小楼,小阁楼上住着栗裕等领导,而下层则住着秘书处机要班的一些新四军女战士。因敌人围困,形势恶化,他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但这改变不了女战士们快速消化的胃,她们在饿的时候竟然到楼上领导的抽屉里偷饼干吃。当然姑娘们做事光明磊落,吃饼干时留下字条:“小老鼠到此一游!”楼下姑娘们这一游把新四军领导的饼干游得干干净净,当然有情怀的革命者不会计较“小老鼠们”,领导们看到纸条,会心一笑,“小姑娘变成小老鼠了”。就是这一偷一笑,笑出了革命友谊,也笑出了甜美的爱情,栗裕也因此爱上了爱吃饼干的“小老鼠”,成就了革命佳话。
   这虽然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但这也正是他们乐观地面对战争,笑对生活的体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没有退缩,精神没有低迷,他们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一种昂扬的斗志,振奋的精神,以热爱生活的美好姿态,引领着人们去生活,去战斗。因为他们知道,革命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所以在革命的过程之中,更要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美好,爱情的浪漫,
   过六角亭,拾级而下,便是“碑廊”。它临池而建,黑瓦飞檐,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廊壁上镶嵌着52位新四军老战士的题词、书法作品。在中间,还有陈毅和张茜的铜身像,一直守护着江南水西!出了碑廊,便能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必成将军的题词:“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由此可见水西根据地的重要性。
   参观过程中,导游向我们讲解了江南指挥部的创建情况及新四军浴血奋战等有关事迹,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陈毅、粟裕同志带领新四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创下光辉业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革命者的浪漫情怀!
   革命精神,流露在生活中,流露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流露在江南的小楼中,流露在江南广阔的大地上,让人们时时能看到,能想到,能体会到。情不随事迁,虽然革命已去,革命者已逝,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江南,光照千古,直到永远。
   (本栏目责任编辑 徐良文)
其他文献
1946年7月30日,海安城响起枪声,徐州绥署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坐在小飞机上遥控指挥所部5万兵力向华中野战军七纵发起进攻。炮声轰鸣,血肉纷飞,粟裕以3000多人的兵力抗击了李默庵5万多人的轮番猛攻,并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换得了杀伤敌军3000余人的战果,创造了敌我伤亡15:1的新纪录。8月3日,为避敌锋芒,粟裕命令七纵主动撤出海安。   华中部队撤出海安后,李默庵的六十五师和第一○五旅
期刊
绿意初萌的早春时节,我和朋友来到连云港赣榆县境内的抗日山。抬眼可见山顶上的纪念碑高耸入云,钢枪、刺刀、炮弹、手榴弹的造型质朴威严。之所以尤为珍贵,是因为它设计与锻造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由这一带的军民一边打仗一边完成的。纪念馆记载:抗日山始建于1941年7月,次年8月2日竣工,此后多次擴建与修缮。陵园墓区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忠骨,塔碑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既有新四军、八路军
期刊
家有珍宝,不是金元宝,而是31张不同年份的“拥军年画”。虽然有几张受潮有点破损,但我把其当做无价之宝。   1987年,我送儿子去部队参军。第二年春节前夕,村委通知我去开烈、军属会议,会上发了一张常州市武进县人民政府赠给烈、军属的春节年画。当时,我手捧年画,内心感到无上光荣。回家后,我立即把年畫贴在堂屋正中央。   看着“拥军年画”,我想为部队做一点事,就写信给儿子部队的政委说:我是新四军老区
期刊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探索,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创造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回望来路,不忘初心。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地回顾新四军老战士为上海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貌,犹如一座巍巍丰碑矗立在黄浦江畔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是军改后新四军传承院校中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所军校,也是陆军的最高学府。建院以来八迁其址,十三次易校名,多次变更隶属关系,但始终听党指挥,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不仅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战争的胜利培养大批人才  1938年11月26日,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亲手创办的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于河南省
期刊
陈国炎  一次,总编转来一份从湖北恩施自治州寄来的材料,向我们推荐采访新四军老兵王定烈。他是一位红军干部,抗战时为创建豫中抗日根据地立过功勋。撰写材料的人是陈国焱,他和王定烈曾同在湖北军区独立二师,恩施解放时这个师转隶组建恩施军分区,王定烈任司令员,陈国焱是连队指导员。  我与王路奇赴重庆“抢史”,返程高铁路过恩施,我们在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宿舍区找到了陈国焱。他喜出望外,对老伴亮开嗓门,“中国新四军
期刊
淮南部队北撤的历史背景  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路、瓦埠湖,北抵淮河,南濒长江,津浦路纵贯其间。1939年5月初,为开辟皖东根据地,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第五支队分别开赴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展游击战争。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定远县东南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第五支队开辟了以来安县半塔集为中心的
期刊
王家恒,1918年1月生,浙江省岱山人,1938年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派遣,打入國民党自卫兵团内部,在隐藏战线展开敌后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定海县人民自卫总队队长,为解放、保卫舟山戎马征战。舟山解放后,成立定海县人民政府被任命为副县长、后又任命为舟山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1983年至1987年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3月为舟山市
期刊
黄道同志是江西省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軍的重要领导人,为东南地区的抗日救国事业和新四军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东南分局成立80周年前夕,祝贺《黄道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黄道文集》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黄道著述”,收录黄道的著述、诗文、评论及书信共68篇;第二部分“追忆和缅怀”,收录陈毅、汪东兴、陈丕显、方志纯、饶守坤等老同志及相关领导的追忆缅怀文章共2
期刊
八月里,采菱的来了,网鱼的来了,纤夫铿锵的号子声也由远而近了,弓着光光的脊背,足蹬轻捷的草鞋;长长的队伍黑黝黝的脖子上,一根根突起的青筋像一条条盘曲的小青龙,几多跋涉,几多艰辛;俨然如一曲燕赵之士的浩歌。  未到过水西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她的豪情。这里除了有一座座像烽火台一样的土墩,还有一块块乌油油的茶园,更有那强悍的民风和纯朴的民情;登上水乡宽宽的堤岸,掬一捧江南滔滔的绿色,此刻,那一幕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