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智慧,彰显了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知识内容,还能有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等进行熏陶。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十分丰富,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先细致分析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例从识字教学、古诗教学和习作教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3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能得到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也可以得到提升,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载体作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学校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载体。小学阶段的学生虽不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存在极强的可塑性,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特别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浓厚,德育优势巨大,深入融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促进语文学科发挥文化教育使命
   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教育则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语文学科教育工作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情感,促使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得到强化。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小学阶段共收录120多篇古诗文,同时,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多元化的题材形式,涵盖文学、艺术等较多领域。在呈现方式方面,小学语文教材综合运用了故事、儿歌等诸多形式,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托教材文本,深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优秀文化,发挥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功能。
   (三)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则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与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语文学科来讲,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与要素众多,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学生只有深度浸润传统文化,其语文素养方能得到高效提升。因此,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
   (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些年来,党中央、全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只有切实发扬、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生命力。受全球一体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社会中涌入一些不良思潮,小学生由于不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小学生处于性格、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课堂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进而让学生产生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一)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学生在语文学习全过程中贯穿着识字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每一个汉字都有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教师要善于挖掘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在降低学生识字难度的基础上,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1.渗透字理知识
   通过对汉字的构字原理进行分析,将传统文化巧妙渗透进去,能够切实增强识字教学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讲解生字知识时,要对汉字的构字原理、背后故事等进行详细阐述,促使学生能够深刻感知汉字的文化底蕴。其中,汉字常见的构字方法为象形,也就是对实物的形状进行模仿。学习《日月水火》一文时,文中出现的生字皆为象形字,包括“日、月”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向学生清晰呈现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汉字和图形,了解象形字的诞生过程,帮助学生切实感知古人的智慧。由于汉字的演变历史较为悠久,为了便于理解,汉字经过了多次简化,导致学生難以理解部分象形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简化之后的对应字词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上”字为例,教师可将“上”的篆体字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发明这一汉字的。再如,学习“耳”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他同学的耳朵,然后呈现“耳”字的甲骨文形态、小篆形态等,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象形文字的特征,了解我国汉字的演变历程。
   2.编创趣味字谜
  小学生更容易记忆具体形象的事物,并且只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此,为深化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教师要结合需要学习的汉字,创设趣味性、吸引力较强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创设字谜时,教师可从多个角度着手,既可以将汉字的音、形等特点利用起来,又可对其构字规律进行阐述。
   (二)古诗教学中的渗透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较大比例,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1.体会诗歌语言之美    古诗的学习非常关键的一个途径就是朗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既可以准确把握古诗内容,又能够体会和感知古诗的语言之美。其中,押韵、对仗是古诗音韵的重要特征,学生通过重复朗读,方可深入感知。学习《咏柳》一诗时,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之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多种朗读形式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本首诗歌的音韵之美。学生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声音高低、语气变化等,在适当地方进行停顿,以便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古诗虽然只有寥寥数十个字,但却营造了丰富的意蕴。古诗中的核心字词能够充分彰显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关键字词,领悟作者融入的情感。以《村居》一诗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诗句中的动词找出来,鼓励学生试着结合朗读体会、分析动词使用的巧妙,判断是否能够用其他的字词替换。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提炼,如“醉、拂”两字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杨柳枝条随风摆动的状态形象展示出来。提炼过后,由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深化体会效果。
   2.感悟古诗深厚意蕴
   古诗具有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寥寥数笔却将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来。小学生由于缺乏完善的抽象思维,单靠教师的语言表达,难以充分理解诗歌的意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将文本插图充分利用起来,依托插图分析诗歌对应的句子,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歌的情感。以《登鹳雀楼》一诗为例,前两句描述气势恢弘的场景,后两句则抒发作者的感悟,整体意境较为悠远。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之后,仔细观察文中插图,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插图内容,之后,依据插图分析诗歌描绘的内容。图文结合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
   3.挖掘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有十分广泛的涉及面,能充分展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古诗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十分丰富,挖掘和利用这些常识知识,既可以高效渗透传统文化,又能够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总之,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有效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传統文化的渗透成效。
   (三)习作教学中的渗透
   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习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内化吸收传统文化知识,有效改善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1.技巧锻炼
   小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和鲜明的语言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篇目,掌握习作技巧。以《猴王出世》一文为例,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石猴向猴王转化的过程,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之后,引导学生着重分析文本语言,准确把握猴王的形象特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适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如“和其他猴子相比,这只石猴具备哪些方面的特质?你是如何得知的?”学生依托文本,纷纷给出各自的回答。有的学生认为石猴的本领超群,也有学生认为石猴十分勇敢。学生在阅读文本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语言知识得到了积累,也充分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方法。课堂末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原著作品,深化学习成效。
   2.写作思维训练
   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脑海中会涌现很多想法,但却难以将这些想法书写出来,无法有效组织写作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依托传统文化,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快到端午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充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掌握屈原的生平事迹等。之后,鼓励学生全面整理收集到的资料,自己确定作文方向和题目,撰写相应的文章。通过这样系统的持续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和发展。同时,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量也得到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渗透传统文化的条件和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接受特征,依托教材文本内容,在识字教学、古诗教学与习作教学等多个环节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魏七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山西教育(教学),2019(12).
  [2]何群.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23).
  [3]孙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35).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技能在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词汇多、阅读题材广泛、信息量大等原因,阅读教学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要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要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其打好阅读基础;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词汇;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该课程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很大帮助。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为避免受到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约束,教师可尝试建构生活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实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育中要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而地理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重任。教师在开展地理知识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环保理念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确保学生能够从小建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文章针对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有效渗透环保理念以及环保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渗透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关键内容,其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实现以上效果,还需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并且形成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中。而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其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再次,采用多种途径渗透德育教育;最后,联系实际,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
摘 要: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小学语文的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不佳,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主题式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
摘 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也开始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在此阶段打好基础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举措来进行引导,从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着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铸就稳固的根基。本文分析以上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给教师提供
摘 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阅读教学,但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教师需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由原来的20篇增至75篇,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价值。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亟待加以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诵读;诗词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