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关键内容,其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实现以上效果,还需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并且形成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3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年时期所积淀的阅读经验将奠定其一生的底色,为了让自身的生命底色更加豐厚,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不仅应当系统学习语文教科书当中的课文,更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从而能够将所掌握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由此便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既可以借助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来提升阅读效率,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量的提升来实现对课内阅读素材的深入领会。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以及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亦应当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阅读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文阅读素材阅读技法,并能够在日常的阅读实践过程当中加以科学的运用。通过学生参与课上阅读教学活动以及课后自主阅读活动的有机结合,将让学生逐渐对于阅读形成足够的兴致,并对阅读文本的内涵形成深入的理解与领会。各种阅读素材均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授课教师应当秉承“立足课内,经营课外”这一阅读教学理念,以便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融入现实生活中,并将生活当中所收获的体验与感悟反馈于阅读课堂之上,这样将会确保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更加高效,阅读学习更见成效。
   二、如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和衔接
   为了使课内外阅读实现有效结合,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深入挖掘教材,寻找课内外阅读衔接点,课内与课外形成群文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利用多种方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很多学生在课内教师的要求下会阅读教材,并且跟着教师的思路分析、品读和感悟文本。但是在课外却不会主动阅读,即便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了课外阅读,也是缺乏良好阅读习惯的敷衍地读。比如,坐姿不对、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只读对话、很少读经典等等。在学生读完课外阅读素材之后,如果提出问题,他们很难准确地回答上来。阅读不仅仅是单纯地在大脑中输入文本,还需要理解、品读、感悟甚至共鸣。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1.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比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绘本,或者是带注音的有趣的童话书、故事书;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推荐一些历史读物、古今中外的名著等。
   2.制订阅读任务单,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阅读。任务单可以写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问题、名句摘抄等,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阅读一目十行、敷衍了事。
   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记读书笔记。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割裂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写结合,通过记读书笔记、改写、续写等途径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促进学生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二)深入挖掘教材,寻找课内外阅读衔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见,仅仅是阅读教材完全不够,教师需要做的是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寻找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从而将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一篇课文引出整本书,从一个主题引出一组文章,从一个人物引出一类人物。
   1.一篇课文引出整本书。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节选自某一部著作中。为此,教师可以在学习该篇课文之后,顺其自然地引出这篇课文所在的著作,引导学生在课外找来这部著作,进行整本书阅读。比如,五年级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从这篇课文引出《城南旧事》这部作品,让学生课后找到这部作品,仔细地阅读,整本书阅读,在书中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在书中找到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描写。
   2.从一个主题引出一组文章。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主题,而每一个鲜明的主题背后,又可以找到一类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加深横向比较。比如,在学习《出塞》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一组边塞诗,让学生一同对比这组边塞诗有何异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以一个人物引出一类人物。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各具特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某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引出一类这样的人物,让学生在课外找到这些作品,对比这一类人物的共性与个性。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后,可以将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几个守财奴的形象一一例举出来——《守财奴》里的葛朗台、《吝啬鬼》中的阿巴贡、《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及《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引出这类人物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问题:找到描写这些守财奴形象的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对比几个守财奴形象,发现这些人身上有何共性,又有何不同。如此,学生会在课外主动寻找《守财奴》《吝啬鬼》《死魂灵》《威尼斯商人》等作品,进行横向阅读,阅读相关的人物故事,学生会进行联系、对比,阅读兴趣也会增加,而且对故事情节、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由于类似的文章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此衔接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课内与课外形成群文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课内的阅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促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筛选一些与课内阅读有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1.教师在为学生遴选阅读素材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并确保所遴选的阅读素材与教科书当中的课文是同类型的,这样方才能够达到对比阅读的目的,使学生的阅读素养逐渐得到提高。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不同作家的同题材作品,以便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领略到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并在阅读过程当中获得全新的阅读感悟。如同样是对酒的描写,一些作家笔下文字所表达出的情绪是豪放不羁的,一些作家笔下文字所表达出的情绪却是愁肠百转的。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包括了诸多的名家作品,授课教师应当对这些作品按照题材的不同加以归类,以便能够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得更为深刻的阅读感悟,并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对于人生的不同认识。
   (四)利用多种方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结合自身的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应当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技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当采取讲、展、评、联等多法渗透的阅读教学方式,以此来达成对课上阅读与课下阅读精准衔接的目的,并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
   1.以讲带读的方式。小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极其浓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故事的形式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每日晨读时间进行故事教学法。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故事内容,如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选取绘本故事,面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应当选取神话故事,面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当选取名著缩编故事。这样将确保教学活动同学生的认知相匹配。
   2.以展示读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室当中安置展示角,供学生在此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随笔,这样将让学生获得阅读交流的园地,使学生能够彼此学习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自行组成读书小组,开展读书会,如此将会让学生逐渐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3.家校联读的方式。考虑到课上阅读时间极其有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联动性,如语文教师应当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请求家长在家中为学生创造阅读空间,并督促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样将让学生在感受到家庭中阅读氛围的同时,逐渐爱上阅读。
   三、结语
   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和如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和衔接展开了论述。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阅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甚至成为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完善课内阅读,鼓励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阅读视野,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及其他各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鸿义.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教学优化模式探究[J].课外语文,2021(10).
  [2]毛润德.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探索[J].新课程,2021(13).
  [3]李欣雨.探究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5).
  [4]黄春金.内引外联 相得益彰——探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1(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引入整本书阅读,是为了避免当前初中语文阅读呈现的片段化现象,加强初中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提高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将泛读、精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融合到一起,能够使初中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逐渐积累文学素材,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推行整本书阅读,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指导阅读技巧,激活初中生的语文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有了一定的改变,而生物在初中的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自然科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不断地对课程进行创新发展,使生物课程更加活跃,不再枯燥。文章具体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时代学生在阅读中必须具备的阅读素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无论是对阅读教学活动价值的彰显,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思维品质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并以学生能够接受方式渗透到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反思中,让学生们在阅读或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逐渐将批判性思维内化为自身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堂;批
摘 要:物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对学生具有深化物理知识、拓展物理思维、提高操作技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功能。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核心素养要求对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 要:初中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初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确保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生物教师在素质教学环境下,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使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进行汇总,利用树状图对知识点进行填充,增强对各个章节知识
摘 要:“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历来都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备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又是教师整个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因此,进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研究,既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又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思维障碍,培养他们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剖析影响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摘 要: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用同一套教学方法面对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得很多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状况,弥补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短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英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文章先分析了初中英语应用分层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技能在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词汇多、阅读题材广泛、信息量大等原因,阅读教学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要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要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其打好阅读基础;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词汇;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该课程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很大帮助。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为避免受到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约束,教师可尝试建构生活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实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育中要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而地理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重任。教师在开展地理知识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环保理念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确保学生能够从小建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文章针对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有效渗透环保理念以及环保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渗透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