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考美术已经成为很多考生升大学的另一途径,很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专门培训去学习它。本文笔者分析一下高考美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谈谈一些经验想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考 美术教学 问题 策略
这些年,国家教委放开美术专业招生规模,全国各大学或学院都在不断增建美术和设计专业,美术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并且,美术专业高考录取比例高,文化课程分数线又远低于普招线,因此一部分因为文化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改修美术,以达到考上大学的目的。在这种状况下,高考美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办好培训的一些有效策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
一、高考美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之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除了少部分具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相对薄弱,想要借助于美术特长,走入高等学府的大门,这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在于,这其中学生自己的想法。有多少同学是心甘情愿的学习美术,学习美术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直接决定了学习目标的树立。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每天只是机械的画,没有什么本质的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将目标制定的过高,非专业的美术学院不考,这都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的表现。作为教师来讲,要么是缺乏足够的重视,要么就是把精力只放在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上,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不成体系,缺乏平稳性和连续性,学习起来也没有动力,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轻言放弃,对于美术高考来说,这几乎是最为重要的缺陷。
2重专业技巧轻专业创造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涵容着无限丰富的美,但这需要我们目光敏锐、情感细腻,并练就一双善于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可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是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亦步亦趋的摹写和无休止的磨练,把艺术基础训练偏狭地降为匠人式庸碌的手艺。这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无疑抹杀了其作品的个性与创造性。
3专业课和文化课脱节
家长和老师在高考美术的培训中投入了较大的物质,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科地位从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地确立起来,给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的时间大多是课外活动和晚自习,学校没有给美术专业的学生分配合理的训练时间。整个高中阶段的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提高高考美术培训的策略
1优化美术教师队伍
美术培训老师的能力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好的美术老师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知识和其他能力。因此在选择美术老师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到宁缺毋滥。每位美术老师都要能够独立地带一届学生进行高考,同时具有好的专业能力。在备课的时候,几位美术老师要做到共同探讨,通过探讨和交流,提高专业水平。美术老师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到更好的学校和更好的美术老师进行交流,汲取经验,不断地提高其专业能力,以此来提高培训效果。只有老师的水平提上去了,才能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同时,老师要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分标准,并对其量化、细化
博巴曾说过:“作画必须要有热烈的感情和敏锐的感受,但感情与感受必须和理智结合起来。”一些美术老师在给学生的作品评分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的,但是如果不把标准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就会对学生造成一种“老师是在凭感觉打分”的错觉。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每次训练之前最好先把评分标准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标准的制定应该有可操作性,必须细化、量化。
如素描教学训练时,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理性地面对绘画很有效。教师要强调整体观察、反复比较的重要性。造型的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问题,而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避免学生凭感觉作画和画概念形体。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不仅自己应当具有创新意识,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应试教育下的高考美术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这是实现大学梦的前提和必要手段。在这种教育方式里,“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载体”,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绘画思想,风格等接近于模式化。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临摹能够促进智力和技能。但我们评价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高中生正处在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极为旺盛的阶段,也是情感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应该培养他们的艺术思维,引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客观的美术学习与实践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益终身的艺术能力。
4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美术老师应与学生的家长多沟通,让学生家长多了解自己子女在美术高考方面的备考情况,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学生家长更能在生活上照顾学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无后顾之忧。在备考中,美术教师和学生家长应加强配合,随时解决学生在备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从容应考,在高考这一特殊战场,取得全胜。
三、结束语
美术是一门课程,我们要不断改进高考美术培训的指导方法,总结培训过程中的得与失;美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创造,使教学充满活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高考美术定会成为高考的又一亮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为有美术特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玄平.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中学版,2009(1).
[2]李芬.当前“美术高考热”原因调查及其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3]奚学根.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32).
[4]冯常广.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关键词:高考 美术教学 问题 策略
这些年,国家教委放开美术专业招生规模,全国各大学或学院都在不断增建美术和设计专业,美术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并且,美术专业高考录取比例高,文化课程分数线又远低于普招线,因此一部分因为文化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改修美术,以达到考上大学的目的。在这种状况下,高考美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办好培训的一些有效策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
一、高考美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之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除了少部分具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相对薄弱,想要借助于美术特长,走入高等学府的大门,这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在于,这其中学生自己的想法。有多少同学是心甘情愿的学习美术,学习美术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直接决定了学习目标的树立。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每天只是机械的画,没有什么本质的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将目标制定的过高,非专业的美术学院不考,这都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的表现。作为教师来讲,要么是缺乏足够的重视,要么就是把精力只放在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上,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不成体系,缺乏平稳性和连续性,学习起来也没有动力,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轻言放弃,对于美术高考来说,这几乎是最为重要的缺陷。
2重专业技巧轻专业创造
罗丹曾说:“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世间万物涵容着无限丰富的美,但这需要我们目光敏锐、情感细腻,并练就一双善于思维的眼睛去观察,才可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而目前的高考美术培训,只是鼓励考生在形体上作亦步亦趋的摹写和无休止的磨练,把艺术基础训练偏狭地降为匠人式庸碌的手艺。这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无疑抹杀了其作品的个性与创造性。
3专业课和文化课脱节
家长和老师在高考美术的培训中投入了较大的物质,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科地位从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地确立起来,给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的时间大多是课外活动和晚自习,学校没有给美术专业的学生分配合理的训练时间。整个高中阶段的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提高高考美术培训的策略
1优化美术教师队伍
美术培训老师的能力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好的美术老师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知识和其他能力。因此在选择美术老师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到宁缺毋滥。每位美术老师都要能够独立地带一届学生进行高考,同时具有好的专业能力。在备课的时候,几位美术老师要做到共同探讨,通过探讨和交流,提高专业水平。美术老师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到更好的学校和更好的美术老师进行交流,汲取经验,不断地提高其专业能力,以此来提高培训效果。只有老师的水平提上去了,才能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同时,老师要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分标准,并对其量化、细化
博巴曾说过:“作画必须要有热烈的感情和敏锐的感受,但感情与感受必须和理智结合起来。”一些美术老师在给学生的作品评分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的,但是如果不把标准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就会对学生造成一种“老师是在凭感觉打分”的错觉。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每次训练之前最好先把评分标准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标准的制定应该有可操作性,必须细化、量化。
如素描教学训练时,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理性地面对绘画很有效。教师要强调整体观察、反复比较的重要性。造型的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问题,而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避免学生凭感觉作画和画概念形体。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不仅自己应当具有创新意识,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应试教育下的高考美术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这是实现大学梦的前提和必要手段。在这种教育方式里,“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载体”,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绘画思想,风格等接近于模式化。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临摹能够促进智力和技能。但我们评价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高中生正处在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极为旺盛的阶段,也是情感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应该培养他们的艺术思维,引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客观的美术学习与实践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益终身的艺术能力。
4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美术老师应与学生的家长多沟通,让学生家长多了解自己子女在美术高考方面的备考情况,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学生家长更能在生活上照顾学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无后顾之忧。在备考中,美术教师和学生家长应加强配合,随时解决学生在备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从容应考,在高考这一特殊战场,取得全胜。
三、结束语
美术是一门课程,我们要不断改进高考美术培训的指导方法,总结培训过程中的得与失;美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创造,使教学充满活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高考美术定会成为高考的又一亮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为有美术特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玄平.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中学版,2009(1).
[2]李芬.当前“美术高考热”原因调查及其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3]奚学根.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32).
[4]冯常广.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