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全面展开,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国内外成果和论文进行综合研究,较为全面反映这一段时间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这所地方高校的职业教育展开调研,着力探索建立具有湘中地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依据课堂教学模式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高职规模的迅速扩充,特别是《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计划实施意见》的出台,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意识到,高职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充转向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必须从教学质量人手,提高高职教育水平。这一转变,将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进到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经过几年努力,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高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为课堂教学模式创立提供了理论探索和 实践总结。总体上表现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摆脱了传统以“方法论”中心的模式,形成了将课堂教学模式同课程设置、专业特色联系起来的系统化的研究思想,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优化理论,突出实用。
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己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中外的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学科本位教学模式、CBE(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MES(就业技能模块培训模式)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以人格为本的教学模式、学习参观教学模式等。
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为主,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循序渐进的认识观和学习顺序观,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性与学科结构的逻辑性规律。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在运用该模式中,重视的是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课堂教学的管理,以保证教学程序顺利进行。
2.CBE(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 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流行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初逐渐在各国推广,现已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和运用CBE 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其目标明确而具体,就业针对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对预期达到的目标与结果都非常清楚。
3.MES(就业技能模块培训模式)教学模式。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是指“适于就业技能的模块组合”,又称“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它是在借鉴了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模块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典型的职业培训课程模式。它是“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实用主义观念,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为指导,将模块课程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建立快速有效的反馈控制机制,有自己专用的教材形式———学习单元,并且使其学习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培训针对就业,以应会为最终目标。
4.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实行学校与企业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建立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双元制中的典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指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接受职业培训的过程中, 能系统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搜集专业技术信息、跟踪专业技术进步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等方面经受锻炼。从根本上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是建立在活动教学理论和个体环境互动理论的基础上。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未来设计法(畅想法、未来工厂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式是双元制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學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校与企业是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该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最初应用于中职教育,后来推广到高职教育。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层次少,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与应用水平较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仍然被学科本位课程所主导,与普通教育研究或高等教育研究相比,高校中的职业教育研究一直以来相对滞后。在过去,职业教育研究视角关注的是宏观领域和国际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20世纪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随着国门的开放,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开始了对国外成功经验的介绍和阐述,相对浅表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研究活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迅速壮大,贫乏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在轰轰烈烈大规模外延式发展的职教体系生长、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其相关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于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的发展。
从目前研究结果看,广大研究者力图一改传统职业教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倾向,提出以全人教育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内容,以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的实践活动为实施手段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总结了新世纪的背景特征,并提出了高职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高职机构高移化、模式多样化、发展规范化、目标国际化和教学现代化等。
还有黄鸿鸿《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了高职的层次高移化使得职业教育体系更完善、高职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加密切三大趋势的观点。
匡瑛的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
高林,鲍洁主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一书在一般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注意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及开发方法;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需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并提出了基于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新高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组织思想。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一书围绕当代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阐述了对教学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学习领域(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五个方面的内容,首次系统地在我国对德国职业教育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理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既对其主要的内容、结论与观点做出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又列举了可供实际运用的操作方案和案例。
刘邦祥《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深入剖析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指出其理论根源是基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这一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结合的有效方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提供了“行动即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刘成海;刘义才;《推行三位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三位制教学模式初探》在日本单位制教学模式的启发下,融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推出的职教教学模式。它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重复、脱节的弊端,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4 年至今,高职研究的焦点问题又发生了重大转换,即转向了更加具体,也最困难的高职课程与实践教学研究。理论界和实践界均逐步认识到,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很好说明,也才能得到实现。教育部精品课程的评比,以及高职特色的强烈渴望,是高职课程改革高潮兴起的直接动力。基本研究取向是如何摆脱本科压缩式的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为主题的论文都以课程改革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理论。
杨金土《对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指出教学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组织原则和形式,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征。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不能仅就局部内容教学而论,要有课程体系与实践性,并要处理好学知识系统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一书以特色追求为直接动力,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工作体系是与学术体系相并列、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职业知识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因此高职课程应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取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
何晓红《构建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突破传统教育的层次性,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割裂状态,确
立樹木生长型的教育新理念。这些研究为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从调查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在实际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内高职类专业可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层面的研究还不足。
因此,笔者将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这所地方本科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展开调研,着力探索建立具有湘中地域特色的专业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依据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课程,并由此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系统。通过研究如何建立和改进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制度,如课程计划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管理,师资培训及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2006,(5).
[2]夏金星,彭干梓.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若干问题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7).
[3]夏金星.职技高师教育突出师范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2,(6).
[4]夏金星.高等农业院校职技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6,(1).
[5]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杨金土.对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0,(25) .
[8]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高林,鲍洁主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受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12NO46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RKJGZ1213)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2QN21)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校级项目(RKJGY1114)资助;
作者简介:
向钰(1979-)女,土家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高职规模的迅速扩充,特别是《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计划实施意见》的出台,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意识到,高职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充转向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必须从教学质量人手,提高高职教育水平。这一转变,将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进到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经过几年努力,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高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为课堂教学模式创立提供了理论探索和 实践总结。总体上表现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摆脱了传统以“方法论”中心的模式,形成了将课堂教学模式同课程设置、专业特色联系起来的系统化的研究思想,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优化理论,突出实用。
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己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中外的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学科本位教学模式、CBE(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MES(就业技能模块培训模式)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以人格为本的教学模式、学习参观教学模式等。
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为主,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循序渐进的认识观和学习顺序观,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性与学科结构的逻辑性规律。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在运用该模式中,重视的是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课堂教学的管理,以保证教学程序顺利进行。
2.CBE(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 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流行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初逐渐在各国推广,现已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和运用CBE 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其目标明确而具体,就业针对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对预期达到的目标与结果都非常清楚。
3.MES(就业技能模块培训模式)教学模式。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是指“适于就业技能的模块组合”,又称“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它是在借鉴了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模块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典型的职业培训课程模式。它是“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实用主义观念,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为指导,将模块课程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建立快速有效的反馈控制机制,有自己专用的教材形式———学习单元,并且使其学习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培训针对就业,以应会为最终目标。
4.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实行学校与企业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建立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双元制中的典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指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接受职业培训的过程中, 能系统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搜集专业技术信息、跟踪专业技术进步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等方面经受锻炼。从根本上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是建立在活动教学理论和个体环境互动理论的基础上。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未来设计法(畅想法、未来工厂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式是双元制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學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校与企业是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该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最初应用于中职教育,后来推广到高职教育。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层次少,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与应用水平较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仍然被学科本位课程所主导,与普通教育研究或高等教育研究相比,高校中的职业教育研究一直以来相对滞后。在过去,职业教育研究视角关注的是宏观领域和国际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20世纪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随着国门的开放,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开始了对国外成功经验的介绍和阐述,相对浅表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研究活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迅速壮大,贫乏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在轰轰烈烈大规模外延式发展的职教体系生长、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其相关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于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的发展。
从目前研究结果看,广大研究者力图一改传统职业教育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倾向,提出以全人教育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内容,以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的实践活动为实施手段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总结了新世纪的背景特征,并提出了高职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高职机构高移化、模式多样化、发展规范化、目标国际化和教学现代化等。
还有黄鸿鸿《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了高职的层次高移化使得职业教育体系更完善、高职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加密切三大趋势的观点。
匡瑛的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
高林,鲍洁主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一书在一般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注意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及开发方法;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需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并提出了基于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新高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组织思想。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一书围绕当代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阐述了对教学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学习领域(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五个方面的内容,首次系统地在我国对德国职业教育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理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既对其主要的内容、结论与观点做出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又列举了可供实际运用的操作方案和案例。
刘邦祥《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深入剖析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指出其理论根源是基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这一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结合的有效方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提供了“行动即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刘成海;刘义才;《推行三位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三位制教学模式初探》在日本单位制教学模式的启发下,融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推出的职教教学模式。它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重复、脱节的弊端,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4 年至今,高职研究的焦点问题又发生了重大转换,即转向了更加具体,也最困难的高职课程与实践教学研究。理论界和实践界均逐步认识到,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很好说明,也才能得到实现。教育部精品课程的评比,以及高职特色的强烈渴望,是高职课程改革高潮兴起的直接动力。基本研究取向是如何摆脱本科压缩式的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为主题的论文都以课程改革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理论。
杨金土《对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指出教学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育组织原则和形式,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等特征。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不能仅就局部内容教学而论,要有课程体系与实践性,并要处理好学知识系统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一书以特色追求为直接动力,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工作体系是与学术体系相并列、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职业知识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因此高职课程应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取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
何晓红《构建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应突破传统教育的层次性,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割裂状态,确
立樹木生长型的教育新理念。这些研究为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从调查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在实际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内高职类专业可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层面的研究还不足。
因此,笔者将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这所地方本科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展开调研,着力探索建立具有湘中地域特色的专业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依据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课程,并由此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系统。通过研究如何建立和改进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制度,如课程计划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管理,师资培训及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2006,(5).
[2]夏金星,彭干梓.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若干问题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7).
[3]夏金星.职技高师教育突出师范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2,(6).
[4]夏金星.高等农业院校职技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6,(1).
[5]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杨金土.对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0,(25) .
[8]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高林,鲍洁主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受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12NO46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RKJGZ1213)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2QN21)资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校级项目(RKJGY1114)资助;
作者简介:
向钰(1979-)女,土家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