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贫困问题是當代世界性课题,甘肃省的贫困问题长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本文在对甘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成绩做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导致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原因做一深入的分析,并对新时期甘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 民族地区 扶贫开发工作 对策
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代世界性课题。甘肃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是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省份之一,贫困问题长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并关注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
一、甘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简要回顾
甘肃省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是以1983年国家开始的“三西”建设为标志,包括定西、临夏、甘南在内的39个县区。这里多是高原地带,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1986年,甘肃省借鉴国家“三西”建设的经验,组织专门力量筹集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扶贫,全省的扶贫开发县也由过去的30多个升到69个。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对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又有69.92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281.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逐年下降,贫困程度逐步缓解。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实行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给予重点扶持的策略。2012年甘肃计划实施整村推进500个,实际完成了598个。同时还完成整乡推进66个,连片开发试点项目21个。这些项目使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述扶贫开发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甘肃扶贫工作专门设立机构研究策略这在建国后是第一次,他开启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和成片扶贫工作的先河,对全国贫困区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目前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0多年来,甘肃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我们还应对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要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下述原因值得关注:
(一)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在全国6500万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体,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民族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最高达30.7%。2011年甘肃共有贫困人口(2300元以下)837.52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40.12%。民族地区贫困人口142.7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占民族地区农村总人口的51%,甘肃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展程度低
甘肃民族地区多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交通、通讯、市场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与农民增收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仍然相当滞后,这就严重制约了甘肃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这是长期制约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困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薄弱,在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能力尤其薄弱,返贫率较高,从而大大制约了其进入现代化的步伐。
(四)过于依靠政府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主要表现为,政府扮演了扶贫的全能角色,忽视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的热情,一些贫困主体参与扶贫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各种自组织和农民协会也没有在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甘肃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解决好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是甘肃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具特色、最具比较优势的法宝。甘肃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资源利用的作用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自身的的发展水平。而甘肃民族地区在资源方面有着比较强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坚持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近期生产与长远发展兼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能力与环境保护水平,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理顺机制,加强管理,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统计显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建设的基本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不仅能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的环境,而且还能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即增加农村基础建设支出可以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所以,甘肃民族地区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后,甘肃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全国比较,甘肃民族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还很突出.就城市化水平而言,民族地区也存在城市化数量与城市化质量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如何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的工业化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因此,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跳出传统的“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现有乡镇企业的优势,坚持以循环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向。
(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②《甘肃省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核算结果》
参考文献:
[1]范永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李树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研究——以甘肃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6(02).
[3]程弘,赵俊.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思考—以临夏回族自治洲和政县为例[J].发展,1998(01).
【关键词】甘肃 民族地区 扶贫开发工作 对策
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代世界性课题。甘肃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是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省份之一,贫困问题长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并关注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
一、甘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简要回顾
甘肃省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是以1983年国家开始的“三西”建设为标志,包括定西、临夏、甘南在内的39个县区。这里多是高原地带,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1986年,甘肃省借鉴国家“三西”建设的经验,组织专门力量筹集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扶贫,全省的扶贫开发县也由过去的30多个升到69个。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对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又有69.92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281.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逐年下降,贫困程度逐步缓解。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实行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给予重点扶持的策略。2012年甘肃计划实施整村推进500个,实际完成了598个。同时还完成整乡推进66个,连片开发试点项目21个。这些项目使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述扶贫开发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甘肃扶贫工作专门设立机构研究策略这在建国后是第一次,他开启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和成片扶贫工作的先河,对全国贫困区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目前甘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0多年来,甘肃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我们还应对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要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下述原因值得关注:
(一)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在全国6500万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体,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民族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最高达30.7%。2011年甘肃共有贫困人口(2300元以下)837.52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40.12%。民族地区贫困人口142.7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占民族地区农村总人口的51%,甘肃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展程度低
甘肃民族地区多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交通、通讯、市场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与农民增收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仍然相当滞后,这就严重制约了甘肃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这是长期制约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困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薄弱,在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能力尤其薄弱,返贫率较高,从而大大制约了其进入现代化的步伐。
(四)过于依靠政府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主要表现为,政府扮演了扶贫的全能角色,忽视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的热情,一些贫困主体参与扶贫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各种自组织和农民协会也没有在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甘肃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解决好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是甘肃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具特色、最具比较优势的法宝。甘肃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资源利用的作用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自身的的发展水平。而甘肃民族地区在资源方面有着比较强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坚持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近期生产与长远发展兼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能力与环境保护水平,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理顺机制,加强管理,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统计显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业建设的基本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不仅能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的环境,而且还能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即增加农村基础建设支出可以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所以,甘肃民族地区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后,甘肃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全国比较,甘肃民族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还很突出.就城市化水平而言,民族地区也存在城市化数量与城市化质量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如何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的工业化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因此,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跳出传统的“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现有乡镇企业的优势,坚持以循环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向。
(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②《甘肃省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核算结果》
参考文献:
[1]范永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李树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研究——以甘肃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6(02).
[3]程弘,赵俊.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思考—以临夏回族自治洲和政县为例[J].发展,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