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因其未能与时俱进,存在课程定位“偏差”、课程内容“消极”、教学方法“单调”、 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课程改革可尝试朝以下方向开展: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组合与优化、不同教法的优势和适用、课程定位和重要性倡导研究。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52-02
1998年至2005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必修课地位,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促进其走上正规化、科学化道路。2011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毋容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等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大学生是心理最健康的三个人群之一,近几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稳定并略有提升。毋容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密切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健康中国”的战略思想和由物质幸福到精神幸福的转换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
(一)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定位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该课程纳入高校德育课范畴,侧重对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另一种是课程化倾向,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和心理调节技能传授。
(二)课程内容消极
目前课程内容大多偏向“消极心理学”的内容,教师侧重对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的讲解,忽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与积极人格塑造;课程内容趋于常规陈旧,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时代特征进行更新。
(三)教学方法单调
因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形式,无法开展更多形式的互动活动与体验课程,很多教师絕大多数时间以讲授法为主,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参与性不够、听课情绪不高。
综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充分发挥课程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因其未能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已经影响到课程积极作用的发挥,并影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提上日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主题在知网内检索, 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尝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中以教学模式改革最多,主要涉及互动式[1]、体验式[2,3]、讨论式[4]、问题领悟式[5]、工作坊式[6]、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尝试改变单一的讲授模式的局面;也有研究探究在新模式下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电影赏析法[7]、拓展训练法、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剧、读画绘本等,让心理健康课堂形式多样。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相比,能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体验性与实用性上有了很大提高;也有研究涉及具体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改革的支持理论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参考方向
理论支撑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完整课程设计、教法设定、考评体系、效果评估等研究是课程改革研究的参考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优势和课程设计
消极心理学下的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以问题为中心,忽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的激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政策的引导方向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奠基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关注和解决问题,也应该注重积极正面的引导,激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课程内容安排应该以心理发展为依据,结合社会现实,体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8]。
我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可提供借鉴和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基础理论、体验赏析、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每个模块涵盖不同专题,具体专题为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知识、新生适应、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压力与挫折、情绪管理、择偶恋爱与性、感知幸福、生涯规划、成功密码、生命教育、危机应对,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安排不同的模块,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上课。
(二)课程评价体系的组合与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总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具有心理健康意识,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平和心态,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激发自我,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传统的“考勤+期末考试”的方式不适合该课程,影响其心理育人功能优势的发挥。因此,在考核中应注意连续和完整、体验和感悟、参与和合作、展示和锻炼性原则[8]。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该适当减弱期末考核的分量,引导大学生全程投入课程中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考核方案的制定應该考虑院校性质、学生素质等因素设置不同考核比重。为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心参与,建议期末考核的分量在50%及以下,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考核可以从出勤率、参与度、作业质量、个人提升、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同时,建议在设置分数比例时预留老师主管评分、班级成员互评分。
出勤率设置按课时数分配,规定好事假、病假、公假、迟到、旷课的处理方法和扣分规则;参与度主要是团体辅导、体验分享课及户外拓展分享交流环节的参与的积极性、发言次数、发言的质量等的考核与赋分;作业质量主要从作业是否上交、是否抄袭、是否紧扣主题、是否有深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赋分;个人提升分为自评、生评和师评,自评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和相关专题的学习后,陈述自己哪些方面获得提升,生评和师评是指同学和老师看到该生什么变化,借此增加学生的相互观察和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其对课程和自我思考;期末考核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纸笔作答,可以是游戏设计与组织、心理情景剧、心理微视频、心理健康摄影、心理健康调查、生涯规划报告、自我分析、成长报告等,让学生自己选择。
总之,正确进行课程定位,与时俱进结合所在高校的学生素质和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合理设置考核方式和所占分值比例,积极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和优化,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建坤,马喜亭,杜玉春,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05-107.
[2]鲁丹凤,高兰.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感悟式”教学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120-122.
[3]周华,胡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分享·体验·内化”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东社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120-124.
[4]郭智芳,宋振韶.讨论式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3):93-95.
[5]张霞,郝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余高专科报,2004(4):85-87.
[6]陈静.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70-71.
[7]丁爱芹.电影赏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9-110.
[8]林斗秀,杨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考[J].文化创新和比较研究,2019(5):34-35.
编辑 陈鲜艳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52-02
1998年至2005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在制度上保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必修课地位,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促进其走上正规化、科学化道路。2011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毋容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等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大学生是心理最健康的三个人群之一,近几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稳定并略有提升。毋容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密切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健康中国”的战略思想和由物质幸福到精神幸福的转换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
(一)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定位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该课程纳入高校德育课范畴,侧重对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另一种是课程化倾向,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和心理调节技能传授。
(二)课程内容消极
目前课程内容大多偏向“消极心理学”的内容,教师侧重对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的讲解,忽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与积极人格塑造;课程内容趋于常规陈旧,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时代特征进行更新。
(三)教学方法单调
因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形式,无法开展更多形式的互动活动与体验课程,很多教师絕大多数时间以讲授法为主,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参与性不够、听课情绪不高。
综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充分发挥课程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因其未能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已经影响到课程积极作用的发挥,并影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提上日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主题在知网内检索, 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尝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中以教学模式改革最多,主要涉及互动式[1]、体验式[2,3]、讨论式[4]、问题领悟式[5]、工作坊式[6]、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尝试改变单一的讲授模式的局面;也有研究探究在新模式下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电影赏析法[7]、拓展训练法、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剧、读画绘本等,让心理健康课堂形式多样。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相比,能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体验性与实用性上有了很大提高;也有研究涉及具体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改革的支持理论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参考方向
理论支撑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完整课程设计、教法设定、考评体系、效果评估等研究是课程改革研究的参考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优势和课程设计
消极心理学下的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以问题为中心,忽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的激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政策的引导方向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奠基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关注和解决问题,也应该注重积极正面的引导,激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课程内容安排应该以心理发展为依据,结合社会现实,体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8]。
我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可提供借鉴和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基础理论、体验赏析、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每个模块涵盖不同专题,具体专题为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知识、新生适应、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压力与挫折、情绪管理、择偶恋爱与性、感知幸福、生涯规划、成功密码、生命教育、危机应对,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安排不同的模块,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上课。
(二)课程评价体系的组合与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总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具有心理健康意识,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平和心态,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激发自我,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传统的“考勤+期末考试”的方式不适合该课程,影响其心理育人功能优势的发挥。因此,在考核中应注意连续和完整、体验和感悟、参与和合作、展示和锻炼性原则[8]。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该适当减弱期末考核的分量,引导大学生全程投入课程中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考核方案的制定應该考虑院校性质、学生素质等因素设置不同考核比重。为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心参与,建议期末考核的分量在50%及以下,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考核可以从出勤率、参与度、作业质量、个人提升、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同时,建议在设置分数比例时预留老师主管评分、班级成员互评分。
出勤率设置按课时数分配,规定好事假、病假、公假、迟到、旷课的处理方法和扣分规则;参与度主要是团体辅导、体验分享课及户外拓展分享交流环节的参与的积极性、发言次数、发言的质量等的考核与赋分;作业质量主要从作业是否上交、是否抄袭、是否紧扣主题、是否有深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赋分;个人提升分为自评、生评和师评,自评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和相关专题的学习后,陈述自己哪些方面获得提升,生评和师评是指同学和老师看到该生什么变化,借此增加学生的相互观察和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其对课程和自我思考;期末考核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纸笔作答,可以是游戏设计与组织、心理情景剧、心理微视频、心理健康摄影、心理健康调查、生涯规划报告、自我分析、成长报告等,让学生自己选择。
总之,正确进行课程定位,与时俱进结合所在高校的学生素质和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合理设置考核方式和所占分值比例,积极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和优化,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每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建坤,马喜亭,杜玉春,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05-107.
[2]鲁丹凤,高兰.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感悟式”教学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120-122.
[3]周华,胡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分享·体验·内化”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东社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120-124.
[4]郭智芳,宋振韶.讨论式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3):93-95.
[5]张霞,郝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余高专科报,2004(4):85-87.
[6]陈静.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70-71.
[7]丁爱芹.电影赏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9-110.
[8]林斗秀,杨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考[J].文化创新和比较研究,2019(5):34-35.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