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新课标强调:“采用有利于优化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学习英语的能力。”为此,本文就如何优化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1. 创设良好课堂环境,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环境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的其中一项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敢想敢说、毫无顾忌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切忌为了维持课堂秩序而打击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把自己的热情,全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上课时要保持仪表洒脱,用饱满的精神,轻松的表情,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组织和驾驭课堂,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宽松开放,能够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很容易就敢于尝试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思维变得更加积极,从而产生主动学习英语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
2.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英语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教师要善于引导
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动”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授课之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例如,在讲解比较难以理解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阅读的针对性。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即: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感性的、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在教学《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中的“Pre-reading”部分时,其中有六幅图片与“important people”有关,因此,从词汇、背景等方面来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交流有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将材料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
2.2 鼓励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交流互动的主要活动之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复杂的开放性环境中,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使得小组实力基本相当,每隔一段时间,小组成员要进行互换和重组,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分配形式。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轻易给予标准答案,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得出最佳答案。例如,在教学《Unit 1 Friendship》中的“make friends”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又如,在教学“Travel journal”时,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在教学“The Olympic Games”,可以让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体育爱好和特长等。
3. 尊重学生之间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策略
学生因为种种方面的原因,在英语基础和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策略。如在教学《Great Women》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材第一课时最后设计了一个根据所列出的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设立学习要求。对于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把Helen Thayer一个人到南极探险的经历复述出来即可,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求他们完成课文内容复述,还应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少数基础极为扎实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补充一些“杰出女性”的代表生平事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能使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此外,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来划分作业层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以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为主,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侧重于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和动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不能使教学流于形式,费时费力还影响教学的整体水平。改革的关键是方法和理念的改革,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从而使教学方案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汪祖名.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1. 创设良好课堂环境,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环境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的其中一项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敢想敢说、毫无顾忌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切忌为了维持课堂秩序而打击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把自己的热情,全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上课时要保持仪表洒脱,用饱满的精神,轻松的表情,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组织和驾驭课堂,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宽松开放,能够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很容易就敢于尝试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思维变得更加积极,从而产生主动学习英语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
2.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英语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教师要善于引导
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动”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授课之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例如,在讲解比较难以理解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阅读的针对性。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即: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感性的、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在教学《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中的“Pre-reading”部分时,其中有六幅图片与“important people”有关,因此,从词汇、背景等方面来看,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交流有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将材料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
2.2 鼓励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交流互动的主要活动之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复杂的开放性环境中,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使得小组实力基本相当,每隔一段时间,小组成员要进行互换和重组,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分配形式。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轻易给予标准答案,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得出最佳答案。例如,在教学《Unit 1 Friendship》中的“make friends”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又如,在教学“Travel journal”时,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在教学“The Olympic Games”,可以让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体育爱好和特长等。
3. 尊重学生之间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策略
学生因为种种方面的原因,在英语基础和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策略。如在教学《Great Women》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材第一课时最后设计了一个根据所列出的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设立学习要求。对于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把Helen Thayer一个人到南极探险的经历复述出来即可,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求他们完成课文内容复述,还应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少数基础极为扎实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补充一些“杰出女性”的代表生平事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能使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此外,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来划分作业层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以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为主,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侧重于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和动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不能使教学流于形式,费时费力还影响教学的整体水平。改革的关键是方法和理念的改革,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从而使教学方案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汪祖名.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