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开设音乐文学课的必要性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音乐文学作为一门介于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严格分科和对音乐文学专业的模糊定位,音乐文学课虽然走进部分高校学生的课堂,但并未在全国各大高校得以普及。本文拟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音乐文学的教育功能、音乐文学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谈谈高校开设音乐文学课的必要性。
  [关键词 ]音乐文学 素质教育 必要性
  
  音乐文学是介于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凡是以音乐为题材,表现音乐内容的文学作品均属音乐文学。它不仅包括歌词、歌剧剧本、戏曲艺术的唱词,还包括表现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技巧的文学作品等。音乐文学早已不是一门陌生的学科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沈阳音乐学院就率先开设了音乐文学课,随后中国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乔羽音乐学院也先后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由于高校严格的学科分科和教育政策的改革,音乐文学课并没有得以普及。回顾中国音乐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它不但综合了音乐与文学的优点,而且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还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 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看,无论是对西方早期诗歌与音乐关系的探讨,还是对中国古代诗歌起源和发展的考察,我们都能从中得到这样的证明: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早在古代,西方文学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了。古希腊神话里的抒情诗源于民歌,都是用来唱的。古希腊悲剧作家经常在作品中穿插独唱、合唱和对话交替等形式来解释情节,揭示思想内容。到了近、现代,西方文学与音乐“联姻”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以莎士比亚剧作为例,音乐家们以莎剧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如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尔第的《奥赛罗》等①。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西方文学与音乐依旧是情同手足,水乳交融。
  而在我国,“诗发源于歌”。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也是入乐的歌词。春秋时期的《诗经》和战国时期的楚辞便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文学专著,还奠定了诗歌首先成为音乐文学样式的基础。继《诗经》之后的楚辞在音乐与诗词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了音乐文学创作的基本模式,开创了音乐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还有汉代乐府诗,开创了音乐文学史上先乐后诗的新时代。唐宋时期,“曲子词”的发展和大量优秀诗词的问世使诗歌与音乐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诗人李白奉旨而作的《清平三调》;白居易的诗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②。宋词主要是倚声填词,“豪放派”与“婉约派”成为音乐表现上的慷慨激昂与婉转悠扬的音乐情绪的概括③。元明清以后的散曲、杂剧和戏曲的发展更是有了音乐的促进作用。近、现代以来,我国的音乐家们根据文学题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剧作和歌曲,而且歌词作为音乐文学的主体从新诗中脱颖而出,作为新时期的“双栖文学”与音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无论从古至今或是从西方到东方,音乐与文学相生相伴,都是生长在同一母体中的姊妹艺术。因此,我们不能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历史渊源,仅就音乐论音乐,或者仅就文学论文学。尤其是在当今学术文化高度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纪之初,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科交叉、学科互补、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所以高等教育的文理互补、文理交叉、相近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深化等综合层面的改革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在国外的一些高等学校里,文学欣赏也成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一些音乐学院常聘请文学院的教师来教授文学课,以拓宽音乐学生的文化视野。然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学课能像中国音乐文学这么直接地服务于音乐与文学两大学科之间。只是当前高校严格的专业分科,人为地模糊了音乐文学的学科定位,导致了在今天的高校教学中,中文专业只把诸如《诗经》、唐诗、宋词等当作纯文学来研究,而音乐专业则几乎脱离了文学的领域。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音乐文学课的开设和普及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文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从古到今,音乐文学就是众多艺术形式中最具教化力的一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三千年前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深谙音乐的孔子十分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把它作为德行修炼和兴邦治国的根本。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梁启超也曾针对我国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而说过:“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要科。”(《饮冰室诗诂》第58页)可见,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无数事实也充分证实了音乐文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代替的教育功能。
  首先,它能培养和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和文学素养。文学,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和延续文明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最为贴切的语言塑造典型形象、表达思想和传播情感,以此作用于读者的感知、激发读者的想象,以产生审美作用来提高读者的文学品位。音乐对于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正如李斯特所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而当音乐与文学融合为一种艺术形式即音乐文学时,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使诗乐的感染力凝聚在一起会更加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其次,它能培养和提高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当我们聆听《黄河大合唱》的时候,具有震撼力的曲调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屈辱、黄河的觉醒以及黄河的力量,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还有我国老一辈音乐家们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太行山上》等优秀革命歌曲都曾成为中华民族奋起血战的号角。那激昂慷慨、气势磅礴的曲调,那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的歌词唤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为保卫祖国英勇奋斗。
  再次,它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在艺术领域里,音乐与文学永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让人在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陶冶性情,即所谓的“寓教于乐”。④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音乐,能使愤怒的铁拳变得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⑤荀子在《乐论》中说道:“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也正是看到了音乐文学的传情启智、教化育人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变得更稳重,更有涵养。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的音乐素养问题,音乐文学课更应该走进高校课堂并得以全面普及。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对音乐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的、盲目的。他们认为音乐只是用来消遣和娱乐,或认为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便是最好的音乐,有些学生追求时髦,追逐歌星,对一些内容空洞、思想性不高、格调较低的音乐津津乐道,跟着大街小巷的噪音喇叭里播放的流行歌曲引吭高歌,而对高雅的民族音乐艺术却充耳不闻。一方面,“音乐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壮大”,一方面却是“整个民族的音乐素养严重缺损”,缺乏音乐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
  
  三、音乐文学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为什么有人能登峰造极、独树一帜,有的能以尽善尽美的创造永垂青史。除了非凡的音乐天赋,还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修养,文学才能、文学修养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德国的音乐家舒曼在读中学时就翻译过古典名著,写作了许多抒情诗、三部戏剧与两部长篇小说。李斯特对他的文学才能十分钦佩,称他是“把伟大的美好的诗艺与伟大的美好的音乐结合起来”集于一身的杰出例子。还有柏辽兹与李斯特把文学思维与音乐思维结合起来创造的标题交响曲与交响诗,全得力于他们良好的文学修养⑥。中国近代的音乐评论家、作曲家李叔同和青主,音乐学家王光祈,也都是诗文并茂的才子⑦。文学修养不仅是作曲家、理论家的催化剂,对演奏家的表演再创造同样很重要。它可以使音乐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深刻,想象更自由、开阔,理解、领悟更有广度。意大利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在传记中写道:“平时最爱读文学书籍,像莱奥尔帕迪、莎士比亚、潘查基等文学家的作品…… 音乐学院里得到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并不想通过读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问家,只想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应当说后来托斯卡尼尼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师,他对音乐再创造的完美追求,都与年轻时这种攻读有关。⑧
  由此可见,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丰富音乐家的想象力与情感体验,提高感受力与领悟力,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个性。而音乐文学,这门横跨于音乐与文学两大学科之间的桥梁艺术无疑是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开拓创新能力的最好不过的选择了。当前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音乐学生的文学素养很低,他们读不懂音乐文献,读不懂歌词和诗词,不懂文艺批评与鉴赏。没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更别提音乐理论的研究了。这也是目前高校音乐理论研究人才亟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我们也看到在近几年的央视青歌大赛上,也加进了对参赛歌手文化素养的考评,甚至有观众提出在综合素质考评中应让歌手对其所演唱曲目的歌词作理解诠释等等。可见,文学修养对一个音乐专业者提高音乐综合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硬的音乐综合能力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可谓是“天方夜谭”了。
  
  四、音乐文学课在高等院校的开设可使中国词坛后继有人
  
  歌曲是音乐与文学合璧的典型,又是最为容易接受和传唱的一种艺术形式。歌曲中的歌词,不仅仅是一种能唱的诗,它还肩负着提升精神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反映时代精神、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的社会责任。因此,歌词的创作水平直接反映出一部音乐作品的艺术水准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词曲创作者不仅要具有精湛的音乐创作水平,更要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现当代活跃在词坛上的老一辈词作家如乔羽、阎肃、王晓岭等,年轻一辈的词作家如贺东久、谢安庆、苏柳、胡宏伟等,他们的歌词之所以深受大众喜欢,广为流传,这与他们日积月累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像词坛泰斗乔羽先生对文学的渴求持之以恒,八十高龄的老人每天晚上还要为他七十多岁的太太讲解《论语》,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一幕啊!这或许就是乔老先生的歌词能像常青树一样永远立于词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不仅是教书育人,有的还要肩负音乐创作的重责大任。因此光有精湛的演奏、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要具备音乐创作的能力。尤其是歌词创作领域,更是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就要求音乐院校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文学修养。而音乐文学这门学科正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因此,音乐文学课更应该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开设并得以普及。
  音乐,为文学的发展和飞跃提供了强健的翅膀;文学,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又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音乐文学,正是音乐之母与文学之父相恋的最珍贵的宠儿。随着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文学这门学科将会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当然音乐文学的领域也绝不仅仅限于歌词,它还有更宽泛的研究领域,如歌剧、曲艺、电视音乐剧、电影音乐片的写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沿着前人的脚步进一步的去发展、去开拓。
  
  注释:
  ①罗小平《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唐宣宗《吊白居易》。
  ③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④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⑤《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109页。
  ⑥同注①,第80页。
  ⑦同注①,第81页。
  ⑧同注①,第82页。
其他文献
【教材简析】  《奇特的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浙美版)第四册,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型。教材内容安排丰富,有大画家画的梦幻作品,也有充满想象力、以飞翔为主题的学生优秀作品,他们快乐地乘着纸飞机、坐在大鸟上飞,或者自己飞,作品形式多样。同时安排了以冷色调为背景的、表现神秘或有些恐怖的未知世界的电脑绘画作品,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是想
期刊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
期刊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课堂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侧重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寓 德育 体育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集职业技能、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等为一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教学
期刊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千篇一律的简单做法或者把教学方法固定化、模式化,必然导致教学思想僵化,不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教学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不同的理解,但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形式多样的。各类方法都有其主要特点,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往往是相互渗透,从各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每种方法都有所长,也有局限,实际运用是必须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文明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它在教育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广泛的艺术教育已成为社会的需要。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 艺术教育 大学生 素质 培养 
期刊
教育部2008年2月下文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教育部此举意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与京剧进课堂是不能等同起来的。用京剧进中小学的课堂来代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非常片面的。  要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就要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有所侧重地选取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
期刊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可是如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美,进而真正地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项技能。我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就是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为此我在每节课前总喜欢适当地安排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有寓意的、有情趣的数学内容。如在学习“近似数”一节时,我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统计过身边的哪些数据?学生们马上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算
期刊
[摘 要] 古诗词阅读可能有多方面的追求。例如,关于技巧的追求、关于炼字的追求、关于哲理的追求等,本文笔者着重研究其中的一点,即关于“意”的追求。眼下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执教者范读古诗时,连自己都没有读出文字包含的情和意,没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是在浅层次上停滞不前,更何况所教的学生呢?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对诗歌中“意象”的不理解。  [关键词 ] 范读 阅读 意象     古诗词阅读可能有
期刊
从2000年开始,我就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分段式跨小步强化”教学法,效果较好,觉得特别适合于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分段式跨小步强化”就是教学中适当跨小步,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强化”。     一、 新课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教学中,把每一课时的内容划分成几个小部分,既几个“小分段”。先根据第一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实际,采用最佳手段,使学生基本学懂,懂了就记,记住了就进行练习,在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