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勇气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当中国的城市在打造新的城区时,美术馆往往成为其中提升文化形象的浓重一笔。今天,在苏州位于太湖之滨的高新区内,崭新的“寒山美术馆”以一个题为“想象力工厂”的展览迎来了她的第一批观众。如今,当代艺术在公立美术馆中的展览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样的新奇事,但是把开幕展交给一批“脑洞大开”的“艺术玩家”却依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似乎早就与“千年古城”“丝竹江南”的文化烙印密不可分的苏州。而这个似乎是“生产想象力”宣言的展览,不仅可能更接近高新区这个创新基地的地气,而且也更切合美术馆及其背后的主体,试图全方位打造新的“生活美学”的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让新奇成为“日常”,与让古典走进当代,往往是一个硬币密不可分的两面。
  这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展览,被命名为“想象力工厂”。它作为寒山美术馆推出的首个主题企划展览,邀请了十五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共同参展。他们的创作跨越多个领域,从视觉到声音、从材质学到动力学,作品形式包含多媒体影像、空间装置、机械雕塑、VR虚拟现实等。不仅呈现了当下艺术创作的多重面貌,更凸显科技与艺术在当代的互动渗透,带领观众打破对艺术形式的固有认知,发现作品中有别于现实的平行世界。


  想象力(imagination),来源于拉丁语词根imaginari,意为想象、形象或视野,是通过头脑从感官与知觉抽象派生出的元素来表示或形成图像的能力。想象力是从感知到意义的中介,艺术家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力的发挥与延展,超越客观时空的局限,在形象、观念、情感与想象不断交织渗透下,产生兼具个性特征的艺术思维和富有感染力与启发性的作品。这其中即包含了刘毅的《度口》这样以创意的方式重新构建场景的努力,张沐辰的《心律》那样把互动的过程具象地仪式化的过程,以及如邱创伟的《旋转中的硬币》那样利用物理现象的“轻观念叙事”。


  除了“想象力”之外,“工厂”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在这个展览中,工厂不仅仅象征着想象力的产生及其具象化,而且还寓意了“生产”想象力这个行为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性,生产背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属性,并隐含着把“生产”背后的“劳动”浪漫化的倾向。“卖力工房”组合的作品《勇敢的人》以及徐正月的《行人》等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作品。


  本次展览力图展现想象力与艺术创作之间双重而密切的关系—艺术作为无限的想象力和想象力的镜像,是艺术创作的本体精神。展览作品将以开放的姿态供观者自由解读,同时引导观者进入未知和嵌合的区域。展方期望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个人經验之间的联通,开启一场感知与思辨的体验之旅,激发对世界的多层次想象,为公众开启了解与欣赏艺术的崭新观看角度与审美视野。

其他文献
巫鸿(以下简称“巫”):你刚才在车上说到水,你说水是“零媒介”,我觉得这很有意思。  张羽(以下简称“张”):我和水墨打了近四十年的交道,从“走出水墨”的立场看水墨时,我却发现水墨媒介的核心关系应该是水。  然而多少年来,我们讨论水墨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习惯地认为,水墨作为媒介其所指的是笔、墨、纸。水墨画就是水墨,水墨画就是笔墨,笔墨似乎是第一位的。20世纪go年代,批评家郎绍君曾强调“笔墨中心论
期刊
编者按:在2017年一浪高过一浪的艺术热潮中,11月,我们迎来了沪上目前体量最大之一的民营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500至1100平方米的大小展厅共十个。它位于闵行区七宝商务生态区内的核心位置,占据了上海虹桥国际枢纽艺术新高地这一坐标,也是闵行文化公园内首个开业的文化艺術场馆。作为上海西部最亮眼的艺术明珠,在林立的美术馆群中,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宝龙美术
期刊
2017年9月20日,“复调四——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之云贵川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有:余果、李子然、刘斯博、张钊瀛、罗振鸿、唐明伟、顾桃、张晋和沈阳超、冯立、孙珂、李勇政、张晓、夏炎、李剑锋、王荣植、常雄、李瑞、陶发、程新皓、Paper 小组、罗菲、张华、颜俊杰、何利平。  区别于前三期,“复调”艺术项目第四期对云贵川地区的艺术生态调查,第一次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地方。如果
期刊
“标点——第二回”是艺术家申凡继2015年的同名展览第一回之后,在同一主题下的再次出发。此次展览延续了申凡关于文字的概念,展出艺术家最新“标点”系列作品。  “标点”系列是申凡的抽象艺术在新的主题中的延续与发展。申凡是国内第一批开始抽象艺术探索的艺术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对具象绘画的空间和形态进行分解,并开始从事抽象绘画制作。80年代末,他开始用拓印法进行纸本油画创作,经反复拓印
期刊
Superflex将美术馆变身游乐场  2017年10月3日至2018年4月2日,由丹麦艺术小组Superflex创作的大型装置《123 ,蕩秋千!》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Superflex由拉斯姆斯·尼尔森、雅各布·芬格和伯琼斯杰尼·克里斯蒂安森三人于1993年创立,旨在以全新的艺术态度探讨当代社会的权力制度与群众力量。他们此次展出的大型装置《123 ,荡秋千!》由数组秋千组成,将泰特现
期刊
藝术当代(以下简称“艺”):从你早期的用纸板、水泥、木料搭建的装置创作及墙上现场绘画,到后来参加青和当代美术馆展的布面油画等,你一直强调“悖论盒子”,其中那些作品充满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而后你有过一段时间的单色绘画,直到今天的“皮肤、手势、身体”,你的创作似乎经历了从概念向绘画本体回归的一个过程,你现在回过头来怎么看待这些创作阶段?在不同的实践阶段,你又有哪些收获?  张云垚(以下简称“张”):我
期刊
对风景的摹写始于肖江几年前在家乡井冈山和浙江一带徒步远足时的留影,在对山峦物影的复写之中,艺术家逐渐展开了关于绘画的深入探寻。起先,肖江的绘画主体还局限于日常或电影中的场景碎片,逼仄的走廊、昏暗的角落、背向的人和戏剧化的人造光源,这时候的肖江还在运用大面积的色块、阴影和物的大关系来铺陈画面,在这中间,我们往往能感到较强烈的主观性,叙事的场域中也夹杂了由绘画手感生发出来的图像实验。  如果说肖江早期
期刊
吴蔚(以下简称“吴”):你的新个展取名为“规则之下”,为什么作品高度被限制在1. 36 米以下?  施勇(以下简称“施”):就是一个规则,不能超过1.36米,超过的部分全部都被切掉了。这个高度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有一件东西折起来正好是 1. 36米。当然这个高度是比较尴尬的,它不是一个成人正常的高度,也不是成人的正常视觉高度。它就是一个语法规则。  吴:你在2015年没顶画廊的个展“让所有的
期刊
在新兴的艺术时尚圈以及名人肖像领域,美国摄影艺术家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以美国洛杉矶为主要工作地点,他在时尚圈闻名遐迩,不过他始终以艺术家的身份自居。拉切贝尔最早与安迪·沃霍尔合作,担任《INTERVIEW》杂志的纽约驻点摄影师。这段个人经历对他在艺术实践领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学、概念和观念的演变,更是展现出他如何引用和穿插大量艺术史、日常图像和当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据悉,此次巡回展览是你2015年恢复创作状态后的一次重新出发。请问这种“减速”和“恢复”的缘起是什么?  朱伟(以下简称“朱”):其实在这之前的过程有点像驴拉磨,只是在原地不停地转圈,所以我得停下来想想这是为什么,究竟值不值我这样做。为此我写了大量的专栏和随笔,想要从文字上解释我缺乏灵感创作的东西或者说通过绘画无法表达的东西。后来我发现,在我们的文学上也同样存在着绘画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