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与小学数学的过渡衔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课堂教学 “趣味”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创设生活教学情景,激发与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动机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很多农村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在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与小学数学的过渡衔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 “趣味”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农村七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包括了激发学习兴趣及动力,领悟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检查知识等几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計“趣味”的例子、故事,创设“趣味”的情境,穿插 “趣味”的语言等,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是幽默的、美丽的、感性的,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趣味化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师生趣味互动的形式,使学生与教师在一起互动,利用数学讨论的趣味互动的形式,有效发展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意愿。
如,《一元一次方程》中,介绍古今中外对方程的研究有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中国古代有《九章算术》、李善兰故事等,通过这些事迹与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为学生树立了楷模,提升数学教育的目的。再如,在讲授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我让每小组学生自带扑克,组内进行算二十四点比赛,促使他们熟练掌握了有理数混合运算。学生通过积极的心态参与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抽象的内容,在游戏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景,激发与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我们“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积极作用。数学知识教学的重点重在“应用”,因此,广大的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以达到激发与巩固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练习。教师可以试着引进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授课时知识点的严谨性,在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上力求创新,或者实行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因为在生活当中,遇到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利用数学的知识解释,设定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例作为教学的素材,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而且还能检测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否真正了解,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否得到应用。
如,在判断“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构成一个直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刻度尺进行检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判断,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直观性。再如,在讲解“方程应用题”的相关课程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生活情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目的是通过让他们体验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在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学习环境及氛围的营造,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评比,关心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的同时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不要宣扬数学成绩好就是智商高,数学成绩差就是智商比较低的言论,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要求教师细心观察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二次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学学情及时调整要提问的问题、检测题,把学生自然地引入问题情境之中,并且吸引住学生,再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全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感到有趣,能够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学得容易些。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尤其是那些已经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学生逐渐被吸引过来,逐渐能学习一些较简单的数学知识,有时也能学会一部分,“学困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向着好的方向转变。
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法与学生展开心理上的感应与交互。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其思考与回答。如果学生在第一时间将这一问题回答了出来,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如果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将该问题回答出来,或者在回答的时候将之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要对学生做出思维上的引导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武彩云.初中数学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30):137-138.
[2]娜仁格日乐,史宁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18-124.
[3]侯进位.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45-146.
[4]江俊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72-73.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动机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很多农村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在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与小学数学的过渡衔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 “趣味”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农村七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包括了激发学习兴趣及动力,领悟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检查知识等几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計“趣味”的例子、故事,创设“趣味”的情境,穿插 “趣味”的语言等,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是幽默的、美丽的、感性的,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利用趣味化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师生趣味互动的形式,使学生与教师在一起互动,利用数学讨论的趣味互动的形式,有效发展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意愿。
如,《一元一次方程》中,介绍古今中外对方程的研究有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中国古代有《九章算术》、李善兰故事等,通过这些事迹与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为学生树立了楷模,提升数学教育的目的。再如,在讲授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我让每小组学生自带扑克,组内进行算二十四点比赛,促使他们熟练掌握了有理数混合运算。学生通过积极的心态参与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抽象的内容,在游戏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景,激发与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我们“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积极作用。数学知识教学的重点重在“应用”,因此,广大的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以达到激发与巩固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练习。教师可以试着引进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授课时知识点的严谨性,在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上力求创新,或者实行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相应的教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因为在生活当中,遇到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利用数学的知识解释,设定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例作为教学的素材,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而且还能检测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否真正了解,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否得到应用。
如,在判断“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构成一个直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刻度尺进行检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判断,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直观性。再如,在讲解“方程应用题”的相关课程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生活情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目的是通过让他们体验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在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学习环境及氛围的营造,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评比,关心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的同时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不要宣扬数学成绩好就是智商高,数学成绩差就是智商比较低的言论,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上,要求教师细心观察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二次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学学情及时调整要提问的问题、检测题,把学生自然地引入问题情境之中,并且吸引住学生,再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全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感到有趣,能够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学得容易些。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尤其是那些已经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学生逐渐被吸引过来,逐渐能学习一些较简单的数学知识,有时也能学会一部分,“学困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向着好的方向转变。
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法与学生展开心理上的感应与交互。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其思考与回答。如果学生在第一时间将这一问题回答了出来,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如果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将该问题回答出来,或者在回答的时候将之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要对学生做出思维上的引导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武彩云.初中数学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30):137-138.
[2]娜仁格日乐,史宁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18-124.
[3]侯进位.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45-146.
[4]江俊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