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就是上海滑稽的创作和演出。好时代给了我一个好舞台,好观众给了我一点好名声,我感觉却之不恭,但受之有愧。所以就总想着除了自己的这些本事外,还能给上海滑稽、给中国曲艺留下什么。
艺术要发展,关键在人。所以我很感激中国曲协能选我参加“名师带高徒”项目①。担着一个“名师”的称号,我就得认认真真把我的一点艺术成就传下去。往大说,这是我为保证曲艺艺术活态传承所作的一点贡献;往小说,这是我延续自己艺术生命的一个机会。两相综合,我就必须好好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我到目前为止一共有8个学生,其中1个是在这个项目中收的。我的学生男女都有,天赋秉性也多有不同。所以怎么处理好师徒关系,并因材施教地教好学生,这是我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从大方向来说,曲艺界也在探索从传统艺徒关系向现代师徒关系转化的方法。我认为,曲艺的现代师徒关系的建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严肃的师徒关系
老师要保持师道的尊严,但这种尊严不能建立在往昔那种有浓重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艺徒制上。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的师父很严厉,有比较浓厚的封建家长气息。咱们都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这确实蕴含着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的道理,但方式是不可取的。包括我在内,我们老一辈的曲艺从业者也不能把这种方式带到现在的教学体系中。
我认为,建立现代化师道尊严,师父首先要立定己身,抱持“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理念,明了自己要教授的内容。
我在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2006年获得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颁发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我继续努力并将我的艺术理念传递给我学生的永恒动力。旧时代的曲艺人不论南北,多是供人取乐的“优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人也是国家的主人了,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歌颂自己的生活、畅想自己的未来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干“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事。我们要牢记自己的本分,用心讴歌党、讴歌祖国,为人民生活说与唱,为社会发展鼓与呼,这应该是一个曲艺人最根本的素养和最重要的追求。我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我的学生的。目前我的学生中党员的比例是一半,我还要鼓励另一半学生早日入党。这样把党员身份和曲艺从业者身份结合起来,才能综合发挥曲艺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在传艺方面,我首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曲艺的活态发展是要在淬炼中进行的,为扩大艺术影响力而不分良莠,只会稀释曲艺的艺术浓度,劣化曲艺的艺术因子,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艺术发展应该是“瀑布”状态的,在依托广袤大地的基础上,艺术的传导应该有层次感,所以我认为类似“名师带高徒”的项目很有必要。师父也应该秉持“严进严出”的理念,用心教好学生。
二、建立温馨的家人关系
教学生很快乐,是事业上的快乐,也是人生中的快乐。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师父则看着学生一天天长本事,那种欣慰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特别是有学生碰到自己不懂的、不会的主动来请教,那份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非常温暖。然后就是学生慢慢能放“单飞”,能独当一面,那时候当师父的看着台上挥洒自若的学生,就和看到儿女拿着双百的成绩单回家报喜的父母一样,喜悦无以言表。
常言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认为,“进门”的学生不论用不用心,师父都要管到底。这就好比在家庭中,儿女争气,当父母的省心,同时还是要在大方向上有所把控。若是儿女的发展有些瑕疵,当父母的难免要操更多心——血脉相连的亲情管着,任谁也没办法。而师徒之间艺术血脉的联结紧密度,恐怕也不比生理上的弱多少。所以不论学生当前争气与否,师父都不能放松,要分析了解学习的进展,明白学生的心情,关心他们生活的状况,用家庭的氛围温暖自己的学生。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是无私的,师父对学生也要如此,不能怕教出学生饿死自己,比照猫教老虎的样子,要把上树的本事留着,这么藏下去会把艺术藏“丢”,也会冷了双方的心。所以师父收了学生后就要严格要求,倾囊相授,让他们奔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去。
三、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有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其实多年师徒也能成兄弟。
我们是老先生,并且还得继续老下去。但人老脑子不能老,更不能倚老卖老,认为自己懂的就对、就多。当师父的时刻要有“传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学生建立互相损益的双向学习机制,进而共同进步。
我的外语水平和电脑水平加起来,可能还不够半瓶。但我身边有朋友,有不会的操作,有不懂的单词,有这两方面好的学生在身边,随时请益就好,还比字典或者“百度”方便。
几乎当前的所有社会领域都有竞争,只不过“烈度”不一样,文艺行业的竞争尤其激烈。我不能保证我的学生将来就一定能像我一样靠着滑稽吃饭,所以我就不能为了“师门颜面”要求学生如何如何,也不能为了“家长期望”要求学生怎样怎样,我要像个朋友一样,和我的学生一起,既分析滑稽的发展状况和曲艺的发展态势,也分析其他文艺行业的发展潜力,理性地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未来。
注释:
①“名师带高徒”是中国曲协“曲艺专家名家创作示范工程”中的子项目之一,首期于2018年7月正式启动,将于2020年结项。王汝刚是首期“名师带高徒”项目入选者。——编者注
(本文是编者在第三期中国曲协艺委会专家研修班暨第三届“通州杯”全国小剧场作品研讨会期间,根据对王汝刚的采访记录整理而成。)(责任编辑/马瑜)
艺术要发展,关键在人。所以我很感激中国曲协能选我参加“名师带高徒”项目①。担着一个“名师”的称号,我就得认认真真把我的一点艺术成就传下去。往大说,这是我为保证曲艺艺术活态传承所作的一点贡献;往小说,这是我延续自己艺术生命的一个机会。两相综合,我就必须好好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我到目前为止一共有8个学生,其中1个是在这个项目中收的。我的学生男女都有,天赋秉性也多有不同。所以怎么处理好师徒关系,并因材施教地教好学生,这是我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从大方向来说,曲艺界也在探索从传统艺徒关系向现代师徒关系转化的方法。我认为,曲艺的现代师徒关系的建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严肃的师徒关系
老师要保持师道的尊严,但这种尊严不能建立在往昔那种有浓重人身依附关系的封建艺徒制上。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的师父很严厉,有比较浓厚的封建家长气息。咱们都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这确实蕴含着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的道理,但方式是不可取的。包括我在内,我们老一辈的曲艺从业者也不能把这种方式带到现在的教学体系中。
我认为,建立现代化师道尊严,师父首先要立定己身,抱持“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理念,明了自己要教授的内容。
我在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2006年获得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颁发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我继续努力并将我的艺术理念传递给我学生的永恒动力。旧时代的曲艺人不论南北,多是供人取乐的“优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人也是国家的主人了,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歌颂自己的生活、畅想自己的未来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干“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事。我们要牢记自己的本分,用心讴歌党、讴歌祖国,为人民生活说与唱,为社会发展鼓与呼,这应该是一个曲艺人最根本的素养和最重要的追求。我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我的学生的。目前我的学生中党员的比例是一半,我还要鼓励另一半学生早日入党。这样把党员身份和曲艺从业者身份结合起来,才能综合发挥曲艺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在传艺方面,我首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曲艺的活态发展是要在淬炼中进行的,为扩大艺术影响力而不分良莠,只会稀释曲艺的艺术浓度,劣化曲艺的艺术因子,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艺术发展应该是“瀑布”状态的,在依托广袤大地的基础上,艺术的传导应该有层次感,所以我认为类似“名师带高徒”的项目很有必要。师父也应该秉持“严进严出”的理念,用心教好学生。
二、建立温馨的家人关系
教学生很快乐,是事业上的快乐,也是人生中的快乐。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师父则看着学生一天天长本事,那种欣慰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特别是有学生碰到自己不懂的、不会的主动来请教,那份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非常温暖。然后就是学生慢慢能放“单飞”,能独当一面,那时候当师父的看着台上挥洒自若的学生,就和看到儿女拿着双百的成绩单回家报喜的父母一样,喜悦无以言表。
常言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认为,“进门”的学生不论用不用心,师父都要管到底。这就好比在家庭中,儿女争气,当父母的省心,同时还是要在大方向上有所把控。若是儿女的发展有些瑕疵,当父母的难免要操更多心——血脉相连的亲情管着,任谁也没办法。而师徒之间艺术血脉的联结紧密度,恐怕也不比生理上的弱多少。所以不论学生当前争气与否,师父都不能放松,要分析了解学习的进展,明白学生的心情,关心他们生活的状况,用家庭的氛围温暖自己的学生。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是无私的,师父对学生也要如此,不能怕教出学生饿死自己,比照猫教老虎的样子,要把上树的本事留着,这么藏下去会把艺术藏“丢”,也会冷了双方的心。所以师父收了学生后就要严格要求,倾囊相授,让他们奔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去。
三、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有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其实多年师徒也能成兄弟。
我们是老先生,并且还得继续老下去。但人老脑子不能老,更不能倚老卖老,认为自己懂的就对、就多。当师父的时刻要有“传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学生建立互相损益的双向学习机制,进而共同进步。
我的外语水平和电脑水平加起来,可能还不够半瓶。但我身边有朋友,有不会的操作,有不懂的单词,有这两方面好的学生在身边,随时请益就好,还比字典或者“百度”方便。
几乎当前的所有社会领域都有竞争,只不过“烈度”不一样,文艺行业的竞争尤其激烈。我不能保证我的学生将来就一定能像我一样靠着滑稽吃饭,所以我就不能为了“师门颜面”要求学生如何如何,也不能为了“家长期望”要求学生怎样怎样,我要像个朋友一样,和我的学生一起,既分析滑稽的发展状况和曲艺的发展态势,也分析其他文艺行业的发展潜力,理性地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未来。
注释:
①“名师带高徒”是中国曲协“曲艺专家名家创作示范工程”中的子项目之一,首期于2018年7月正式启动,将于2020年结项。王汝刚是首期“名师带高徒”项目入选者。——编者注
(本文是编者在第三期中国曲协艺委会专家研修班暨第三届“通州杯”全国小剧场作品研讨会期间,根据对王汝刚的采访记录整理而成。)(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