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精髓,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存在功能弱化、产品化不足、制度化缺失与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待构建等问题。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围绕“四化”路径加强常态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观对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化、制度化,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教化于众,提升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样化;产品化;制度化;常态化;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3-0001-07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目前所处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吹响了中国进军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号角。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进程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则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社会主义强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价值保障。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功能弱化、产品化不足、制度化缺失、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待构建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旨,强化对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转化,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益成分,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注重制度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具体的制度措施,提高对人民群众思想行为进行引导与制约可预期性;突出长效机制建设,变运动式途径为制度化、常态化治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支撑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主要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2]软实力的来源具体包括三个部分:文化、制度和外交政策。“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引起国家社会的巨大反响,传播到中国后,发展为“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的语境中,“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3]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彰显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来源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决定文化的整体结构、组成要素及发展趋势。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取向有助于引领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可以概括为四大要素:一个核心,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关键,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一个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大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和西方有益文化。[5]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构成的三个层面来讲,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和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为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个人指明了发展方向:给国家塑形;为社会定规;为人生赋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正确方向、凝聚精神力量、增进政治共识、明确价值标准、增强文化支撑和激发创新活力的价值导向,是用共识性的话语引领社会价值。这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文化软实力国家战略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觉醒和价值自觉。
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弱化
社会转型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结构的重新分化,与此同时,也带来思想观念的分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广泛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弱化问题,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紧迫任务。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不断增加,改革前思想高度统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公众意识也日趋独立和多样。平等、独立、公开、公正等市場精神,重新塑造着公民的利益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人们不再盲目地崇拜权威,各阶层都会寻求自我认同,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评价政治权威。”[6] 处于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和价值的兴起,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过去执政党的行之有效的宣传话语、英模塑造等传播方式受到质疑乃至挑战,社会文化领域存在解构历史、解构英雄等现象,如网络上存在的邱少云质疑、董存瑞质疑、黄继光质疑等现象,反映了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态势,其中有部分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洗脑,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境地,其解构英雄、质问历史真实性的话语影响了中共执政合法性。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推进文化殖民政策”。西方国家宣扬所谓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精心包装文化产品来达到输出价值观的目的。西方国家在文化殖民过程中,往往“通过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传播途径对他国民众的文化生活进行系统的渗透与控制,进而重塑其价值观、世界观,使之认可乃至接受服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的利益。”[7]美国国际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不管你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有什么看法,美国大众文化具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全世界的青年。它的吸引力可能来自它宣扬的生活方式的享乐主义特征,但是它在全球的吸引力却不可否认。”[8]在这样咄咄逼人的文化入侵态势下,部分中国民众逐渐倾向西方价值观,对社会价值产生质疑、批判的心态,出现价值观迷失的危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弱化状态。 (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产品不足,文化产品对外输出不力,导致“文化赤字”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文化产品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化产品应承载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应深度嵌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在当前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做法还有待加强,无论是范式上,还是话语表达上。
对内,对文化经典的肆意解构、否定和曲解,导致精神传承的割裂。部分文化产品生产质量低下,庸俗、低俗和媚俗现象严重,不能有效传递正能量,不能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载体。更有甚者,网络上宣扬低级趣味、黄色文化、拜金主义的现象时有存在,泛娱乐化、泛偶像化,这些文化产品和现象严重挑战社会公共道德底线,侵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对外,文化产品输出不足,导致文化赤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足。相对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口,中国文化产品出现巨大逆差,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出口少之又少。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足,没有从潜在的资源变为巨大的思想和观念产品,国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在文化產品的生产、对外传播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接续、更化、创新和超越有待提升,文化出口成为制造业大国出口的软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中国的文化产品输出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作品、日本的动漫产品反映着本国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追求,而反映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国际市场。此外,中国有些文化产品虽然走出去了,因为表达方式、传播途径、价值理念的不同导致外国人不理解,没有有效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好中国形象。这些说明,中国的文化产品不善于用西方人熟知并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停留在政治动员、运动式治理,有待上升为具体的制度安排
制度能力是现代国家能力的主要体现,尤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制度是规则,约束或激励人们行为的内在机制,其核心是在制度构建的场域内,个体和组织的行动者如何受到制度的影响,如何进行行动的计划及其行动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应该也必须上升为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是可操作的措施。这些带有刚性力量的具体措施,着力于引导社会力量和公民朝着善治的目标迈进,通过引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走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进而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此过程中,化价值为制度,制度化为行动,通过制度约束和激励,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向的价值归宿,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功能。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往往通过运动式方式推进,存在通过宣传口号、宣传标语、一阵风运动式推进的问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举措,需要制度化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但是,在现实推进过程中,是通过运用在革命年代行之有效的“运功式治理”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而运动式治理方式往往“通过执政党和国家官僚组织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和超强的组织网络渗透,以发动群众为主要手段,在政治动员中集中组织社会资源以实现国家的各种治理目的”[9[,强调政治动员、政治激情和政治压力,缺乏有效调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精细化措施,缺失民众真正有效的参与,没有通过具体的制度实施,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民众的意识形态中。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缺乏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在突出实效、增进价值认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试图通过短期政治动员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没有有机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推进过程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效果。
首先,一种主流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对价值观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树立常态化思维,建立起推进建设的长期化体制机制。但是在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长期性,试图通过层层会议去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一阵风、运动式推进,缺乏持久建设的耐心与信心,运功式的非常态化治理追求短期的治理绩效将会导致非理性、非法制和非制度化,违背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示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有限。亟待有机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个调动中华儿女积极性、推进全民价值认同的过程,应从人民群众的身边故事说起、做起。部分地区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没有深化普及,树立的典型往往是高大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令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典型没有落地生根,不能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示范、引领效应。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问责机制。问责机制解决的是工作责任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确保加强组织领导问题。目前,从中央层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督查等具体的机制安排。但是,地方层面相应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相应的问责主体、问责手段、绩效评价和责任追惩等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使得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缺乏必要的保障。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四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弱化、产品化不足、制度化缺失和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待构建等问题,应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空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实现产品化、制度化与常态化,构建常态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教化于众,通过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样化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4]针对当前多样化价值体系(生态)中信仰缺失、心态失衡、精神焦虑和道德底线失守等问题,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凝聚社会共识。
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中国所处历史阶段、目标定位、发展路径的战略判断,也是核心价值建设的方向。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趋势。”[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定位于转型中国面临诸多价值观问题,把握价值观的变动性与恒常性,旗帜鲜明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导中国走出社会转型时期面临价值缺失、错乱等问题的困扰。
其次,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深刻认识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代价,我们必须时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对于动摇政治信仰、解构主流价值观、宣扬反社会的逆向价值,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引导和转化。
最后,正确回应、反击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坚持中华文化自信、价值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通过精神涵养、价值体认与实践养成,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创造和思想精髓,在文化的延续中找到民族价值之魂,通过文化坚守和发展来回应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当然,在回应与反击过程中,应该用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来对待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因为“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不是复兴儒学,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建立与中国现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1]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化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中物质形态的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文化资源转化能力,文化产品商业化竞争能力和输出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与精髓,本质上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价值引领与示范往往要通过外在的物化形态的产品体现出来,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化,具体包括对内重视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对外输出。
对内,要大力开发文化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把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产品,真正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功能。当前,中国文化资源具体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中探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民众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的有益成分,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通过文化精品来体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浸润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无论在中心内容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要能引起民众的文化共鸣,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让民众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最终实现核心价值的认同。
对外,要大力推进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向国外输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理念,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4]在对外输出的文化产品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影响受众国民众的目的。从文化产品的中心思想与价值导向上,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时代特点,在具体表达方式上,用外国民众能够理解的形式来表达和叙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文化巧实力。对此,美国好莱坞的相关文化产品无论从产品内容还是表达方式,很好地嵌入了美国核心价值观,表达美国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
(三)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在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要有具体的措施,做法要制度化,用制度的刚性力量去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融入并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与法律体制、文化体制;融入并引导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过程。
首先,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现代政治文明追求的是在制度框架内的权力角逐与利益分配,通过制度构建起合理而有效的国家——社会——公民三者关系。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行动体系和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与主导,是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概括的总纲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高价值支撑。要充分认识到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现实制度安排的意義,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通过制度的预期性、稳定性与强制性,使得制度的具体要求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和行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会得到真正贯彻与践行。
其次,让制度落实、落细,通过具体化的制度安排,约束、规范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价值观要求,怎么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社会成员发挥制约、规范、引领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好的做法与经验加工提炼后形成具体制度安排,通过组织的推广与实践过程,从而发挥固化价值观的规范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通过制度化过程,把具体的做法、措施固化为制度,形成具体的各行各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礼仪制度(纪念活动)等,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养成。 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舆论宣传的制度化。舆论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舆论的广泛宣传,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舆论宣传的制度化包括宣传手段的制度化、宣传内容的制度化与宣传时机的制度化。宣传手段的制度化强调要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不同优势,尤其要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推动网络治理和网络生态文化的有效治理,生动、全面、客观和立体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制度化强调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嵌入、渗透到相关的制度措施中,例如:乡规民约、市民公约、行业准则和学生道德,使得这些浸润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制度措施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要求,引领民众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立世做人;宣传时机的制度化要求要把重大纪念活动日、民族传统节日和相关的政治仪式法定化和制度规范化,通过相关的纪念活动来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4]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树立常态化思维,从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构建治理机制,从运动式治理转变为常态化治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构建起相应的激励和问责机制,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见效。
首先,树立常态化建设思维、构建常态化建设机制。坚持理想信念为核心,构建以民族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众增强四个自信,在深入挖据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与执政文化中增进文化自信。与此同时,需要结合时代要求,构建常态化的宣传机制,注重平时,注重应用,达到价值认同的效果,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代化和大众化。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取得实效,最为根本的是关注民众、关切日常。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尤其是公共生活,接地气、贴民心,打牢社会基础,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日常化和具体化。可以开展公职人员垂范、公民道德实践、先进典型示范、开展志愿活动、开展文明创建和发展公共文化等具体活动,让道德模范身边化,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領公众向上向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倡导转化为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价值共识。
最后,构建相关的日常激励与问责机制。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为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要构建起相关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推动实践过程自上而下有序开展,推进地方和部门工作机制构建,建立目标责任制,解决由谁负责、负责什么、怎么负责等问题,对建设不力和失职的主体进行惩戒,对绩效优良者予以奖励,以此形成“惩戒——奖励”并重的日常机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2.
[2]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 146.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8.
[5] 肖映胜.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发展思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2):40-41.
[6] 王云骏.合法性生长的土壤:共产党执政体系的社会基础[J].探索与争鸣,2010(10):48.
[7] 罗淑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与崛起路径[J].理论月刊,2015(3):61.
[8]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
[9]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3):116.
[10] 孙伟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5(2):33-34.
[11] 洪晓楠,邱金英,林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J].江海学刊,2013(1): 207.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6.
[13] 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3.
[14]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 -05 -25(0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样化;产品化;制度化;常态化;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3-0001-07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目前所处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吹响了中国进军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号角。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进程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则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社会主义强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价值保障。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功能弱化、产品化不足、制度化缺失、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待构建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旨,强化对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转化,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益成分,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注重制度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具体的制度措施,提高对人民群众思想行为进行引导与制约可预期性;突出长效机制建设,变运动式途径为制度化、常态化治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支撑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主要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2]软实力的来源具体包括三个部分:文化、制度和外交政策。“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引起国家社会的巨大反响,传播到中国后,发展为“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的语境中,“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3]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彰显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来源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决定文化的整体结构、组成要素及发展趋势。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取向有助于引领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可以概括为四大要素:一个核心,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关键,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一个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大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和西方有益文化。[5]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构成的三个层面来讲,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和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为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个人指明了发展方向:给国家塑形;为社会定规;为人生赋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正确方向、凝聚精神力量、增进政治共识、明确价值标准、增强文化支撑和激发创新活力的价值导向,是用共识性的话语引领社会价值。这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文化软实力国家战略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觉醒和价值自觉。
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弱化
社会转型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结构的重新分化,与此同时,也带来思想观念的分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广泛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弱化问题,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紧迫任务。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不断增加,改革前思想高度统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公众意识也日趋独立和多样。平等、独立、公开、公正等市場精神,重新塑造着公民的利益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人们不再盲目地崇拜权威,各阶层都会寻求自我认同,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评价政治权威。”[6] 处于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和价值的兴起,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过去执政党的行之有效的宣传话语、英模塑造等传播方式受到质疑乃至挑战,社会文化领域存在解构历史、解构英雄等现象,如网络上存在的邱少云质疑、董存瑞质疑、黄继光质疑等现象,反映了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态势,其中有部分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洗脑,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境地,其解构英雄、质问历史真实性的话语影响了中共执政合法性。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推进文化殖民政策”。西方国家宣扬所谓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精心包装文化产品来达到输出价值观的目的。西方国家在文化殖民过程中,往往“通过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传播途径对他国民众的文化生活进行系统的渗透与控制,进而重塑其价值观、世界观,使之认可乃至接受服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的利益。”[7]美国国际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不管你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有什么看法,美国大众文化具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全世界的青年。它的吸引力可能来自它宣扬的生活方式的享乐主义特征,但是它在全球的吸引力却不可否认。”[8]在这样咄咄逼人的文化入侵态势下,部分中国民众逐渐倾向西方价值观,对社会价值产生质疑、批判的心态,出现价值观迷失的危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弱化状态。 (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产品不足,文化产品对外输出不力,导致“文化赤字”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文化产品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化产品应承载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应深度嵌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在当前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做法还有待加强,无论是范式上,还是话语表达上。
对内,对文化经典的肆意解构、否定和曲解,导致精神传承的割裂。部分文化产品生产质量低下,庸俗、低俗和媚俗现象严重,不能有效传递正能量,不能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载体。更有甚者,网络上宣扬低级趣味、黄色文化、拜金主义的现象时有存在,泛娱乐化、泛偶像化,这些文化产品和现象严重挑战社会公共道德底线,侵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对外,文化产品输出不足,导致文化赤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足。相对于国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口,中国文化产品出现巨大逆差,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出口少之又少。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足,没有从潜在的资源变为巨大的思想和观念产品,国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在文化產品的生产、对外传播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接续、更化、创新和超越有待提升,文化出口成为制造业大国出口的软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中国的文化产品输出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作品、日本的动漫产品反映着本国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追求,而反映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国际市场。此外,中国有些文化产品虽然走出去了,因为表达方式、传播途径、价值理念的不同导致外国人不理解,没有有效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好中国形象。这些说明,中国的文化产品不善于用西方人熟知并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停留在政治动员、运动式治理,有待上升为具体的制度安排
制度能力是现代国家能力的主要体现,尤其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制度是规则,约束或激励人们行为的内在机制,其核心是在制度构建的场域内,个体和组织的行动者如何受到制度的影响,如何进行行动的计划及其行动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应该也必须上升为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是可操作的措施。这些带有刚性力量的具体措施,着力于引导社会力量和公民朝着善治的目标迈进,通过引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走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进而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此过程中,化价值为制度,制度化为行动,通过制度约束和激励,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向的价值归宿,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功能。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往往通过运动式方式推进,存在通过宣传口号、宣传标语、一阵风运动式推进的问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举措,需要制度化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但是,在现实推进过程中,是通过运用在革命年代行之有效的“运功式治理”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而运动式治理方式往往“通过执政党和国家官僚组织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和超强的组织网络渗透,以发动群众为主要手段,在政治动员中集中组织社会资源以实现国家的各种治理目的”[9[,强调政治动员、政治激情和政治压力,缺乏有效调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精细化措施,缺失民众真正有效的参与,没有通过具体的制度实施,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民众的意识形态中。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缺乏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在突出实效、增进价值认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试图通过短期政治动员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没有有机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推进过程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效果。
首先,一种主流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对价值观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树立常态化思维,建立起推进建设的长期化体制机制。但是在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长期性,试图通过层层会议去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一阵风、运动式推进,缺乏持久建设的耐心与信心,运功式的非常态化治理追求短期的治理绩效将会导致非理性、非法制和非制度化,违背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示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有限。亟待有机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个调动中华儿女积极性、推进全民价值认同的过程,应从人民群众的身边故事说起、做起。部分地区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没有深化普及,树立的典型往往是高大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令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典型没有落地生根,不能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示范、引领效应。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问责机制。问责机制解决的是工作责任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确保加强组织领导问题。目前,从中央层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督查等具体的机制安排。但是,地方层面相应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相应的问责主体、问责手段、绩效评价和责任追惩等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使得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缺乏必要的保障。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四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弱化、产品化不足、制度化缺失和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待构建等问题,应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空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实现产品化、制度化与常态化,构建常态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教化于众,通过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样化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4]针对当前多样化价值体系(生态)中信仰缺失、心态失衡、精神焦虑和道德底线失守等问题,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凝聚社会共识。
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中国所处历史阶段、目标定位、发展路径的战略判断,也是核心价值建设的方向。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趋势。”[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定位于转型中国面临诸多价值观问题,把握价值观的变动性与恒常性,旗帜鲜明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导中国走出社会转型时期面临价值缺失、错乱等问题的困扰。
其次,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深刻认识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代价,我们必须时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引领作用。对于动摇政治信仰、解构主流价值观、宣扬反社会的逆向价值,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引导和转化。
最后,正确回应、反击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坚持中华文化自信、价值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通过精神涵养、价值体认与实践养成,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创造和思想精髓,在文化的延续中找到民族价值之魂,通过文化坚守和发展来回应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当然,在回应与反击过程中,应该用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来对待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因为“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不是复兴儒学,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建立与中国现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1]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化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中物质形态的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文化资源转化能力,文化产品商业化竞争能力和输出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与精髓,本质上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价值引领与示范往往要通过外在的物化形态的产品体现出来,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化,具体包括对内重视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对外输出。
对内,要大力开发文化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把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产品,真正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功能。当前,中国文化资源具体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中探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民众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的有益成分,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通过文化精品来体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浸润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无论在中心内容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要能引起民众的文化共鸣,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让民众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最终实现核心价值的认同。
对外,要大力推进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向国外输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理念,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4]在对外输出的文化产品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影响受众国民众的目的。从文化产品的中心思想与价值导向上,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时代特点,在具体表达方式上,用外国民众能够理解的形式来表达和叙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文化巧实力。对此,美国好莱坞的相关文化产品无论从产品内容还是表达方式,很好地嵌入了美国核心价值观,表达美国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
(三)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在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要有具体的措施,做法要制度化,用制度的刚性力量去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应融入并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与法律体制、文化体制;融入并引导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过程。
首先,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现代政治文明追求的是在制度框架内的权力角逐与利益分配,通过制度构建起合理而有效的国家——社会——公民三者关系。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行动体系和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与主导,是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概括的总纲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高价值支撑。要充分认识到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现实制度安排的意義,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通过制度的预期性、稳定性与强制性,使得制度的具体要求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和行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会得到真正贯彻与践行。
其次,让制度落实、落细,通过具体化的制度安排,约束、规范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价值观要求,怎么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社会成员发挥制约、规范、引领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好的做法与经验加工提炼后形成具体制度安排,通过组织的推广与实践过程,从而发挥固化价值观的规范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通过制度化过程,把具体的做法、措施固化为制度,形成具体的各行各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礼仪制度(纪念活动)等,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养成。 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舆论宣传的制度化。舆论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舆论的广泛宣传,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舆论宣传的制度化包括宣传手段的制度化、宣传内容的制度化与宣传时机的制度化。宣传手段的制度化强调要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不同优势,尤其要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推动网络治理和网络生态文化的有效治理,生动、全面、客观和立体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制度化强调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嵌入、渗透到相关的制度措施中,例如:乡规民约、市民公约、行业准则和学生道德,使得这些浸润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制度措施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要求,引领民众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立世做人;宣传时机的制度化要求要把重大纪念活动日、民族传统节日和相关的政治仪式法定化和制度规范化,通过相关的纪念活动来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
(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4]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树立常态化思维,从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构建治理机制,从运动式治理转变为常态化治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构建起相应的激励和问责机制,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见效。
首先,树立常态化建设思维、构建常态化建设机制。坚持理想信念为核心,构建以民族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众增强四个自信,在深入挖据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与执政文化中增进文化自信。与此同时,需要结合时代要求,构建常态化的宣传机制,注重平时,注重应用,达到价值认同的效果,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代化和大众化。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取得实效,最为根本的是关注民众、关切日常。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尤其是公共生活,接地气、贴民心,打牢社会基础,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日常化和具体化。可以开展公职人员垂范、公民道德实践、先进典型示范、开展志愿活动、开展文明创建和发展公共文化等具体活动,让道德模范身边化,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領公众向上向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倡导转化为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价值共识。
最后,构建相关的日常激励与问责机制。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为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要构建起相关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推动实践过程自上而下有序开展,推进地方和部门工作机制构建,建立目标责任制,解决由谁负责、负责什么、怎么负责等问题,对建设不力和失职的主体进行惩戒,对绩效优良者予以奖励,以此形成“惩戒——奖励”并重的日常机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2.
[2]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郑志国,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 146.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8.
[5] 肖映胜.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发展思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2):40-41.
[6] 王云骏.合法性生长的土壤:共产党执政体系的社会基础[J].探索与争鸣,2010(10):48.
[7] 罗淑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与崛起路径[J].理论月刊,2015(3):61.
[8]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
[9]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3):116.
[10] 孙伟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5(2):33-34.
[11] 洪晓楠,邱金英,林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J].江海学刊,2013(1): 207.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6.
[13] 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3.
[14]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 -05 -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