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趣味。
叶圣陶先生认为,他所说的"吟诵"应能够"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教师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尽管诵读法所赖以滋生壮大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教师仍然能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诵读。诵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和各种教学活动来"造境";还可以结合季节、学校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等来"应景"。在适当的情境当中,诵读就容易展开,也容易取得较佳的效果。在这当中,尤其应该注重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教师的"入境"是诵读情境营造的最重要因素。
二、激发学生第一次阅读的兴趣
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初学会感到比较困难,因为学不懂,自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第一次阅读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CAI课件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陋室铭》一课,我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了一组画面:陋室在什么样的环境,室中物品,主人的朋友。学生边看图边议论:这是什么地方?主人是谁?他在干什么?有哪些朋友?在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他们自己看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第一次阅读,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而阅读所收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学生自主的第一次阅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着力于诵读积累以悟“文”
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但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几种引导学生诵读悟“文”的方法:
1.反复诵读以悟文意:一读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明确通假字要读本字字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读yuè;“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读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食”通“饲”读sì。有些词语要按照文意读音,如“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汤汤”读shāngshāng;“曳屋许许声”(林嗣怀《口技》)“许许”读hǔhǔ。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èhán。二读读出句读。正确地进行朗读停顿,首先需要在平时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第三,要结合句意理解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三读读懂文意,读出感情。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馬也。”(韩愈《马说》)要读出字里行间作者的抑郁感慨之情。
2.通读全文以悟文意: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初读、再读和品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感悟历代迁客骚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则要启迪学生学习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兴国安邦”的决心以及对后主殷切希望。
3.疏通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以悟文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初中学生大都会望文生义,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而死,壮士十年征战凯旋而归”,故必须进行疏通,让学生明确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汉语中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不第一,正视现实,拿捏好诵读与点拨的尺度。
四、避免支离,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
在现实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还是需要对过于个人化(甚至已经违背了鉴赏原则和诠释底线)的观点与做法作某些调整点拨。从教学方法上讲,就是教师需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是"技术"层面的,比如诵读的语速、重音、腔调等;也可以是"艺术"层面的,比如体裁常识、不同题材诗文欣赏的一般原则等。有论者曾指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的文言诵读教学法表现为"无法",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模糊、含蓄而感性、重整体和个人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是节奏慢、时间长的传统诵读法在面对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很大的中学生时确实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偏重字词和语法分析的文言教学法尽管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对古诗文的某种理解,却容易把古诗文教学引向琐碎、机械的境地,并严重损害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而应当在留出足够时间供学生诵读的同时,恰当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适度的帮助、提示、启发,以使其在有限的诵读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作品、品味作品。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趣味。
叶圣陶先生认为,他所说的"吟诵"应能够"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教师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尽管诵读法所赖以滋生壮大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教师仍然能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诵读。诵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和各种教学活动来"造境";还可以结合季节、学校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等来"应景"。在适当的情境当中,诵读就容易展开,也容易取得较佳的效果。在这当中,尤其应该注重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教师的"入境"是诵读情境营造的最重要因素。
二、激发学生第一次阅读的兴趣
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初学会感到比较困难,因为学不懂,自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第一次阅读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CAI课件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陋室铭》一课,我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了一组画面:陋室在什么样的环境,室中物品,主人的朋友。学生边看图边议论:这是什么地方?主人是谁?他在干什么?有哪些朋友?在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他们自己看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第一次阅读,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而阅读所收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学生自主的第一次阅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着力于诵读积累以悟“文”
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但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几种引导学生诵读悟“文”的方法:
1.反复诵读以悟文意:一读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明确通假字要读本字字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读yuè;“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读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食”通“饲”读sì。有些词语要按照文意读音,如“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汤汤”读shāngshāng;“曳屋许许声”(林嗣怀《口技》)“许许”读hǔhǔ。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èhán。二读读出句读。正确地进行朗读停顿,首先需要在平时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第三,要结合句意理解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三读读懂文意,读出感情。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馬也。”(韩愈《马说》)要读出字里行间作者的抑郁感慨之情。
2.通读全文以悟文意: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初读、再读和品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感悟历代迁客骚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则要启迪学生学习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兴国安邦”的决心以及对后主殷切希望。
3.疏通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以悟文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初中学生大都会望文生义,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而死,壮士十年征战凯旋而归”,故必须进行疏通,让学生明确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汉语中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不第一,正视现实,拿捏好诵读与点拨的尺度。
四、避免支离,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
在现实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还是需要对过于个人化(甚至已经违背了鉴赏原则和诠释底线)的观点与做法作某些调整点拨。从教学方法上讲,就是教师需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是"技术"层面的,比如诵读的语速、重音、腔调等;也可以是"艺术"层面的,比如体裁常识、不同题材诗文欣赏的一般原则等。有论者曾指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的文言诵读教学法表现为"无法",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模糊、含蓄而感性、重整体和个人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是节奏慢、时间长的传统诵读法在面对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很大的中学生时确实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偏重字词和语法分析的文言教学法尽管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对古诗文的某种理解,却容易把古诗文教学引向琐碎、机械的境地,并严重损害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而应当在留出足够时间供学生诵读的同时,恰当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适度的帮助、提示、启发,以使其在有限的诵读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作品、品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