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祈雨仪式与巫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祈雨是古代农业社会重要的祭祀与礼仪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是人们的祭祀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上古时期的人类保证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生存礼仪。先秦文献中有一些关于先秦时期祈雨方式的详细的记载,笔者通过对祈雨方式的探讨以及祈雨对象性别的分析,希望可以通过这种仪式化的符号和象征行为,来剖析这些祈雨巫术背后的文化蕴含。
  【关键词】:祈雨;祭祀;巫术;文化
  一、祈雨的仪式
  (1)雩祀
  《左传》中多有关于雩的记载,“雩”为求雨之祭。一般认为“雩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孟夏四月举行的常规雩祀,为例行之祭,另一种是因天旱不定时举行的“大雩”,但是古代雩祀并非“例行之祭”,而是有一定条件的。杨伯峻认为:“雩有二,一为龙见而雩,当夏正四月预为百谷祈雨,此常雩, 常雩不书;一为旱祓之雩,此不时之雩。”[1]其次,雩祀是在春旱发生时或者在春播前一直连续不断的旱灾才会举行的,这就是雩祀的前提条件,就是旱灾的形成。然后旱灾形成之后,为求得甘露举行的雩祀才叫作雩,否则就只是一般的祈雨活动。雩祀的对象为上帝神灵。 “雩”的主要形式则是舞蹈,《周礼·司巫》中有记载,遇到大的旱灾,就会帅巫舞蹈而求雨。在《尔雅·训释》中也将“雩”和“舞”结合在一起。在卜辞中“雩”可做“乎”(呼),两字从音韵学上来讲,古音皆在鱼部,是同源字,即是一边奏乐,一边舞蹈,以祈求得到神灵的庇佑,天降甘露。卜辞中关于祈雨的记载:“丙子卜,今日舞,有雨”[2]意思是丙子的时候占卜,占卜的结果是,今日可以通过舞蹈而求得雨。“于翌日丙舞,有大雨,吉”[3]第二天的丙时是个吉祥的时刻,可通过舞蹈求得大雨。弗雷泽在他的著作《金枝》中曾说过:“早期神权时代,神权与王权结合在一起,国王即是祭祀之长又是政治的领袖。”[4]所以在卜辞中也有关于商王自己作为求雨的巫祝,跳舞求雨。“壬子卜,何贞,王舞,唯雨”[5]即是壬子时辰占卜,占卜的人是何,国王舞蹈便可求得甘露。
  (2)焚巫求雨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传记载:“夏,大旱。公欲焚巫尫。”鲁僖公见天久旱而不雨,于是便想通过焚巫而求雨。在古代人看来,巫具有沟通天人的能力,能够充当人与神的中介,替人祈于神灵,因此,在古代祈雨活动中,巫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还是主要的祭祀者。卜辞中也有关于焚巫求雨的记载:“贞,烄,有从雨。贞,勿烄,无其雨。”[6]意思是说通过占卜,要以焚而求得雨,至于焚烧的对象是不是巫还有待考证。但在《吕氏春秋·顺民》中记载“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枥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7]商君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惩罚求雨,为民祈福。
  通过上面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祈雨方式从一开始的雩祀演变到焚巫求雨,可能是由于一般的雩祀已经达不到求雨的目的,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就出现了更加残忍的焚巫祈雨的方式
  二、祈雨仪式中的性别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一说的由来,古人常将女性与水联系起来。《说文解字》亦云:“巫者,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8]即巫是舞的根源,而女巫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她们的妙曼的舞姿能够娱神的效果,能够得到上天的垂帘,而祈求得到雨露。《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蚩尤请来了风神、雨神而引起了大水,于是黄帝便派遣天女下凡去阻止水患,黄帝在天女的帮助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胜利以后,当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祖先的时候,天女却不能再返回天上,且天女所居之处也变得干旱,天女也就有立下汗马功劳的神变成一位女鬼。后来,每到遇到旱灾的天气,人们便认为是女魃在作怪,就进行焚烧女魃的巫术仪式,以此驱走旱鬼,换来甘霖。所以女性一直被作为祈雨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传递者。《左传·僖公二十一年》经记载:“夏,大旱。公欲焚巫尫。”[9]其中的巫尫就是指鸡胸驼背、脸面朝天的残疾人,人们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能够博得上天的同情而得到上天的垂帘。《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的用于祭祀求雨的牺牲品中多为女性。而《国语·楚语下》道:“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10]这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是聪慧美丽的女巫才能可以和天神沟通,来传达天神的旨意。从女神道女巫身份的跌落,在笔者看来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衰落的另一个反应。而对于女巫的挑选标准有残疾之人到对美貌的要求,其实是古代的贵族阶级的观念由取悦于神到取悦于己的一种转变。
  三、祈雨仪式的巫术蕴含
  在祈雨过程中的雩祀和焚巫祈雨中,多以女性为多,是因为自古以来,女性都被作为“阴”的一种象征,而旱则是作为阳,通过女性用妙曼的舞姿来达到娱乐天神的目的,以及“焚巫将巫作为牺牲品以致于可以做到阴阳调。”[11]在弗雷泽的《金枝》中有关于罗马尼亚中部特兰西瓦尼亚的一个地区,当地的居民如果久逢旱灾,妇女们便会脱掉身上的衣物,然后集体做着一系列的巫祝的动作,唱着高亢的歌,跳着放荡的舞蹈。此外,在上古社会,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雨水的补给对于农业的生长有着重大的关联。而女性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所从事的采集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来源,成为当时人类生活的保障,于是女人与农业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她们不仅在社会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同时,“先民们也把与农业相关的一切社会、自然现象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所以农业巫术理所当然是女性的特权。”[12]“求雨的巫术也完全是妇女,特别是女巫干的事。”[13]所以女性便和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雨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结论:先秦文献中的关于祈雨方式的记载,由开始的雩祀到焚巫祈雨以及到后來的暴巫祈雨,说明了这种原始的祈雨方式的野蛮性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之下也发生着改变,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祈雨作为与古代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一种礼仪,根据学者们对《左传》中“雩”的研究认为,春秋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量较大,人们过度开垦土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植被的大量破坏,对当时气候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频繁的旱灾。祈雨的本质,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处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水平,无能为力的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宏伟的祭坛,丰盛的祭品,壮观的舞乐,殷切的祈祷以及肃穆的氛围等一系列仪式化的活动来祭祀天帝及相关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才会有百姓的祈雨祭祀行为和统治者的祈祷活动。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42页。
  [2]《小屯·殷墟文字甲编》
  [3]《甲骨文合集》
  [4] 詹·桥·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8页。
  [5]《殷墟书契续编》
  [6]《殷墟书契前编》
  [7]吕不韦:《吕氏春秋》中华书局,1991年。
  [8]许慎:《说文解字》中華书局,2013年。
  [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390页。
  [10]《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559 页
  [11]王晖:《商代卜辞中祈雨巫术的文化蕴含》文史知识,1999年,第8期。
  [12]王艳丽:《古代祈雨仪式的性别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13]季羡林《原始社会风俗残余——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季羡林文集》第8 卷,第352 页。
其他文献
【摘要】:本人陪同学于2016年11月17日在上林西燕镇采访了师公戏传承人雷桂丰,并且在以后的几次,本人自己相继在实际调查中与另外的师公们在一起参加了下乡演出。根据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写出下文。  【关键词】:上林;师公戏;现状  一  师公的职能是驱鬼镇邪、解除病痛、求花求子,专管活人,师公在施法时多跳神舞蹈。师公的跳神之舞多为娱人,由于娱乐成分増多,迷信成分减少,加上剧本増多及吸收了民间戏
期刊
无论是毕达哥拉斯的美在和谐,柏拉图的美的理念还是奥古斯丁美在上帝,西方古典美学主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没有改变,都是在探讨“美的本源”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说审美客体的问题,从没有人把主要视角放在审美主体上。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研究的方向从认识客体逐渐转向了认识主体,随之美学的研究方向也转向了审美客体。托马斯·门罗曾提出过这一转变说:“过去美学曾一度被看作是一种“美的哲学”,一种主要旨在说明美和丑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们创造了许多以四字形式为主的词组,一般被称之为网络新成语。这类新生词汇虽然大部分生命周期不长,但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本文将结合具体的网络新成语,分别从网络新成语的产生原因、来源以及特点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新成语;原因;来源;特点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自古至今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当今时代被公认为“信息时代”,网络已经遍及人
期刊
【摘要】:李公麟作为北宋画家的重要代表,他的绘画在当时即受到推崇和重视,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李公麟古拙清新、素雅质朴的艺术作品的整幅画面都向我们洋溢着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他将用线造势、用线造型艺术模式推向了宋代绘画的高潮,并成为北宋一代宗师。其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深深影响着我们。  【关键词】:李公麟;审美情趣;文人画;审美教育  在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发生了重要变革。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
期刊
曲阜市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陽等地都有孔庙。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一、孔庙简介  孔庙占地面积约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
期刊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热潮的背后,日渐凸显的是传统人文环境的孤寂和落寞状态,并且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以吕楠、严明为代表的一部分当代摄影师,摒弃了那些容易吸引眼球的、异于常人的影像,持续关注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摄影师通过镜头下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生活常态,呈现给观者的不仅是传统文化基因的分崩离析和精神家园的流离失所,以及对古典浪漫的消逝和文明流失的感慨,更对今日中国及未来的命运提出了形而上的思考。 
期刊
【摘要】: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蕴含了丰富的彝族医药文化,它是彝族先民战胜疾病的不断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勒俄特依》记载了大量彝区特有的疾病认识和治疗方式以及彝区特有的自制药物,包括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深入研究《勒俄特依》中医药文化,对彝族医药文化史的挖掘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本从医学人类学角度研究《勒俄特依》中涉及的彝族医药文化,对《勒俄特依》中出现的疾病及医药深入研究,从病因理论、医
期刊
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中,如何使作品散发中国味道、体现民族气质、使外在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是作曲家和钢琴家们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实践中所寻求的真谛。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繁多,其创作倾向无论是力求继承传统还是勇于创新,都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路径主要为独创及改编,两者虽手法不同,但力求在乐曲中渗透出民族性,是为共同目的。  一、独创性  顾名思义,独创性的钢琴作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下,群众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该项工作的抓手点与落脚点在群众,而美术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借助群众美术创作辅导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不断提升群众的审美与文化水平奠定基础。而群众文化美术创造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借组艺术馆或是文化馆等部门,以多种途径的开辟来落实创作指导工作,以此来提高大众的艺术素养与专业水平,进而在推进群文美术发展的同时,促
期刊
【摘要】:写作兴趣的缺乏是中学生的常见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剖析了中学生写作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引导阅读、素材积累、自我评改、赏识激发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写作兴趣;引导阅读;作文教学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学生的写作兴趣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