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公麟作为北宋画家的重要代表,他的绘画在当时即受到推崇和重视,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李公麟古拙清新、素雅质朴的艺术作品的整幅画面都向我们洋溢着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他将用线造势、用线造型艺术模式推向了宋代绘画的高潮,并成为北宋一代宗师。其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深深影响着我们。
【关键词】:李公麟;审美情趣;文人画;审美教育
在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发生了重要变革。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李公麟作为北宋画家的重要代表,其以“穷神之艺不妨贤”的理念,广泛涉足绘画的各类题材,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不精能,且在宋代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享有“宋画人物第一”之誉,以“白描”画风而引领后世。
一、李公麟绘画传承脉络——古朴
“天下绝艺矣”就是后人对李公麟的白描画的歌颂。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只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来刻画画面,北宋时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李公麟恰是这艺术海潮的引领者,此后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典范,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犹如群龙之首。以线为造型来绘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原始人民的陶器上的纹样,便是用最古朴的线条来装饰,在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下,人们开始对具体形象进行抽象的概括与演化,直到后来用线描来表达,反映了原始人们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此后,线描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不单单满足于线条仅对物体形象的描述,开始注重其物体的结构、质感、动态等,而且还更加注重艺术形象的神韵。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线条的简单古拙,到流畅,再到线描艺术的精微,一直到李公麟“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白描艺术,无不在向我们展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淳朴与传神。 “扫去粉黛,淡毫轻墨”李公麟的白描,古拙而又不失奔放,流畅而又内藏刚劲,将文人的审美情感和个体情怀引入到中国绘画中,为中国绘画领域开拓了一块新的领域。
二、李公麟的审美观——简约儒雅
李公麟的作品大多呈现清新简淡的艺术特色。他所描绘的线条挺拔有力,构图饱满自然,画面简洁精练,富有無穷的变化,他的作品既有实实在在的真实感,又有雅致的文人情趣。李公麟所画的《西园雅集图》,他用白描手法,描画了那时16位社会名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做客聚会的情景。画中,这些文人雅士抚琴吟诗作画,生动表现出当时不同阶层人物的特点,人物的个性和情态也各不相同惟妙惟肖。作品中的每一笔都表现得非常到位,整幅画面潇洒隽逸,嫣然欲绝。除此,李公麟还特别发展了白描形式,即不施色彩不着墨色,仅以富有表现力的线描构成朴素优美的艺术形象。他所表现的骏马更是摄“马”精魂,《五马图》中他所画的马体形健硕,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渲染,很好地表现了白描画的特色。李公麟含蓄而刚劲的用笔特色,使他的作品追求一种朴素动人、优美典雅的画面效果,从他的白描绘画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简洁儒雅的审美观。
三、李公麟的绘画特色与笔墨情趣——神韻
文人画重神韵、意气,把传神放在第一位,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倡导将文学因素引入到画作中,追求用抽象的笔墨来表现作者的个性。北宋的士大夫都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他们的文才自然是不错的。这样的人画的画自然也会文气十足。李公麟与当时的大书法家大文豪苏轼、黄庭坚、米芾等都是书画好友,经常一起切磋交流,他们的学术思想对李公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是李公麟的绘画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文人画的审美情趣。李公麟色彩和水墨上,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他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其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浮躁华丽的奢侈之风,返朴归真注重其神韵所在,这便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也进一步体现了李公麟对于艺术的追求。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雅致这三方面也正体现了李公麟作品的文人画特色及其重神韵的笔墨情趣。
四、李公麟的审美艺术精神
李公麟的作品极其古拙、清新、简淡之美,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他是一个很勤奋的画家,绘画题材范围涉猎很广,在绘画创作中也非常注意观察。李公麟的白描画法最为出色,当鉴赏者驻足观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其技艺的精湛,线条运用的熟练,其背后又不得不欣赏画者的勤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湛的艺术作品呈现的背后又怎么能不隐藏着画家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更不用说作为白描大师的李公麟了!李公麟非常喜欢画马,以至于废寝忘食而无暇与人闲焉,其创作《五马图》时,更是呆在马厩里,认真观察马的形态。他所画的人物,往往只凭几条起伏的墨线来,便令我们无不感慨其所绘衣饰之美,李公麟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而李公麟所绘线条,如行云流水,虽只是墨线勾勒,却非常具有质感,他的这种画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追求形态的神韵写实的态度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李公麟在约1085年创作的《孝经图》,充分展现了李公麟绘画和书法的雄厚功底。他《孝经图》中延续了魏晋时期的“成教化,助人伦”劝诫作用,以服务于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李公麟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道德宣传。
李公麟的绘画在当时受到推崇和重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画白描者莫不祖述李公麟。李公麟古拙清新、素雅质朴的艺术作品,整幅画面都洋溢着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他将用线造势、用线造型艺术模式推向了宋代绘画的高潮,并成为北宋一代宗师。淡墨写就无声诗,“每欲画,必观群马,以尽其态”的艺术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著.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红霞著.中国文人画与水墨画精品鉴赏[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6]宗白华.美学散步[M].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李公麟;审美情趣;文人画;审美教育
在两宋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发生了重要变革。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李公麟作为北宋画家的重要代表,其以“穷神之艺不妨贤”的理念,广泛涉足绘画的各类题材,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不精能,且在宋代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享有“宋画人物第一”之誉,以“白描”画风而引领后世。
一、李公麟绘画传承脉络——古朴
“天下绝艺矣”就是后人对李公麟的白描画的歌颂。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只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来刻画画面,北宋时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李公麟恰是这艺术海潮的引领者,此后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典范,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犹如群龙之首。以线为造型来绘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原始人民的陶器上的纹样,便是用最古朴的线条来装饰,在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下,人们开始对具体形象进行抽象的概括与演化,直到后来用线描来表达,反映了原始人们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此后,线描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不单单满足于线条仅对物体形象的描述,开始注重其物体的结构、质感、动态等,而且还更加注重艺术形象的神韵。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线条的简单古拙,到流畅,再到线描艺术的精微,一直到李公麟“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白描艺术,无不在向我们展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淳朴与传神。 “扫去粉黛,淡毫轻墨”李公麟的白描,古拙而又不失奔放,流畅而又内藏刚劲,将文人的审美情感和个体情怀引入到中国绘画中,为中国绘画领域开拓了一块新的领域。
二、李公麟的审美观——简约儒雅
李公麟的作品大多呈现清新简淡的艺术特色。他所描绘的线条挺拔有力,构图饱满自然,画面简洁精练,富有無穷的变化,他的作品既有实实在在的真实感,又有雅致的文人情趣。李公麟所画的《西园雅集图》,他用白描手法,描画了那时16位社会名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邸做客聚会的情景。画中,这些文人雅士抚琴吟诗作画,生动表现出当时不同阶层人物的特点,人物的个性和情态也各不相同惟妙惟肖。作品中的每一笔都表现得非常到位,整幅画面潇洒隽逸,嫣然欲绝。除此,李公麟还特别发展了白描形式,即不施色彩不着墨色,仅以富有表现力的线描构成朴素优美的艺术形象。他所表现的骏马更是摄“马”精魂,《五马图》中他所画的马体形健硕,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渲染,很好地表现了白描画的特色。李公麟含蓄而刚劲的用笔特色,使他的作品追求一种朴素动人、优美典雅的画面效果,从他的白描绘画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简洁儒雅的审美观。
三、李公麟的绘画特色与笔墨情趣——神韻
文人画重神韵、意气,把传神放在第一位,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倡导将文学因素引入到画作中,追求用抽象的笔墨来表现作者的个性。北宋的士大夫都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他们的文才自然是不错的。这样的人画的画自然也会文气十足。李公麟与当时的大书法家大文豪苏轼、黄庭坚、米芾等都是书画好友,经常一起切磋交流,他们的学术思想对李公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是李公麟的绘画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文人画的审美情趣。李公麟色彩和水墨上,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他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其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浮躁华丽的奢侈之风,返朴归真注重其神韵所在,这便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也进一步体现了李公麟对于艺术的追求。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雅致这三方面也正体现了李公麟作品的文人画特色及其重神韵的笔墨情趣。
四、李公麟的审美艺术精神
李公麟的作品极其古拙、清新、简淡之美,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他是一个很勤奋的画家,绘画题材范围涉猎很广,在绘画创作中也非常注意观察。李公麟的白描画法最为出色,当鉴赏者驻足观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其技艺的精湛,线条运用的熟练,其背后又不得不欣赏画者的勤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湛的艺术作品呈现的背后又怎么能不隐藏着画家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更不用说作为白描大师的李公麟了!李公麟非常喜欢画马,以至于废寝忘食而无暇与人闲焉,其创作《五马图》时,更是呆在马厩里,认真观察马的形态。他所画的人物,往往只凭几条起伏的墨线来,便令我们无不感慨其所绘衣饰之美,李公麟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而李公麟所绘线条,如行云流水,虽只是墨线勾勒,却非常具有质感,他的这种画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追求形态的神韵写实的态度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李公麟在约1085年创作的《孝经图》,充分展现了李公麟绘画和书法的雄厚功底。他《孝经图》中延续了魏晋时期的“成教化,助人伦”劝诫作用,以服务于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李公麟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道德宣传。
李公麟的绘画在当时受到推崇和重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画白描者莫不祖述李公麟。李公麟古拙清新、素雅质朴的艺术作品,整幅画面都洋溢着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他将用线造势、用线造型艺术模式推向了宋代绘画的高潮,并成为北宋一代宗师。淡墨写就无声诗,“每欲画,必观群马,以尽其态”的艺术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著.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红霞著.中国文人画与水墨画精品鉴赏[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6]宗白华.美学散步[M].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