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热潮的背后,日渐凸显的是传统人文环境的孤寂和落寞状态,并且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以吕楠、严明为代表的一部分当代摄影师,摒弃了那些容易吸引眼球的、异于常人的影像,持续关注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摄影师通过镜头下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生活常态,呈现给观者的不仅是传统文化基因的分崩离析和精神家园的流离失所,以及对古典浪漫的消逝和文明流失的感慨,更对今日中国及未来的命运提出了形而上的思考。
【关键词】:摄影;人文关懷;当代
导语:
摄影进入当代,无可避免的与时代、社会、政治纠结在一起。互联网、发达的技术与消费市场以及贫困与暴富、艾滋病、毒品迅速蔓延、功力主义泛滥等,古老的中国亦被裹挟着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亚当斯说过“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很多时候,观者在面对一幅影像的时候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刹那感觉“有物惊起”,似乎让人在宇宙洪荒之流里获得瞬间的清新,照片激起的情感毫无预料的直抵内心深处。我们不禁会问,后现代中国影像的力量来自哪里?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中国当代摄影的去处与宿命在哪里?
1.中国当代摄影的转向
经历了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对比之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生存环境却呈现出一种落寞的状态。这些状态,已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留意和重视,越来越像一首挽歌。这些落寞的景像的遗存,显示了我们文化基因的流失,经济的冲击,加之人们的漠视,会让它们离我们远去。也有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驻足深思,因为,我们目睹过那曾经鲜活的生活、鲜活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中国的历史就在这转身之间被弃之不顾了,他们不禁会问这是中国该走的路么?他们用影像和图片向国人提出了最紧迫性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的人文大国,会不会在未来变成失去精神根基的小国?
中国当代摄影不乏优秀作品与优秀摄影师。而好的摄影师具有用摄影语言驾驭现实的能力,提取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真实的情感,对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倾注带有个人特点的关怀。比如: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尊重和理解被拍摄的对象”的吕楠,“作品视角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现实状态以“纪实”的影像语言予以隐喻性表现(于德水)”的严明,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当代中国摄影生存方式和空间的转向——在缺乏真正的温情、感动还有真正的人文精神的时代,用影像致力于悲悯和人性的温情再现,即使再艰难,照片中的人文质感清晰可辨,而观者感受到的是来自社会精神层面的共鸣。这些影像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着悲天悯人的人性温情,人文质感清晰可辨。
2.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人文关怀与情愫
布列松说,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的确,在吕楠的作品中,观者看到的是一群被主流社会忽略、遗忘的人——精神病患者、教徒、西藏农民;假使没有镜头的呈现,这些人都将被排斥于世俗社会、主流社会之外。譬如在《四季》里,吕楠充分展示了他化平凡为“崇高”的能力: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一部关于劳动和生活的经典,而呈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感和仪式感。这些“没有任何事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的日常生活,經由摄影师的观看变成了经典,劳动的意义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体力辛劳而具有了某种神秘性的诗意。
而严明的镜头下,也无一例外是清一色的是凡夫俗子。无论是行走的路人,还是一棵树、一只动物、还是那些看起来荒诞的镜像,都让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精神层面的呼喊和共鸣。在他们的作品里,自动排斥“宏大叙事“,只关注生活中的人事,哪怕是细枝末节,都可以成就一首诗、一幅画、一组风景。严明捕捉的是事物的决定性瞬间,也就是布列松所说的,“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普通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恰是画面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借助摄影词汇,丰富而内敛地呈现着独特的美学张力。
3.中国当代摄影的未来
严明在《大国志》中说,“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有关”。这既是他作品中隐隐传达出的宿命论,放在中国当代摄影的当下境遇中也同样适用。当代摄影的发展迫使我们来重新估价当代艺术的衡量标准,强化艺术的当代性;关心人本身,即便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呈现在影像中,体现着被摄者的存在状态,更能反映拍摄者的角度和立场,因为,摄影家的观看方式就是在表明他与世界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摄影家并不是一个“他者”。摄影师应具有他独立的价值观,深入内核,抵达影像的灵魂中去。
结论:
当代艺术的发展使摄影逐渐脱离单纯的行为艺术记录,而逐渐具有独特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形式。摄影艺术家逐渐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局限于“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的探索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要直面现实,进入话题。这些话题涵盖政治、国家、宗教、身份、种族等在内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目的是让艺术与当代社会有更直接的互动与接触。摄影的人文关怀就是将摄影作为反思历史的工具,强调摄影的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使摄影兼有了批判社会和重塑当代文化价值的的双重功能,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实现当代摄影的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突破。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2008,上海译文出版社。
[2](英)约翰.伯格,影像的阅读[M],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2006,江苏人民出版社。
[6]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M],1999,中国摄影出版社。
[7](德)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M],2001,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键词】:摄影;人文关懷;当代
导语:
摄影进入当代,无可避免的与时代、社会、政治纠结在一起。互联网、发达的技术与消费市场以及贫困与暴富、艾滋病、毒品迅速蔓延、功力主义泛滥等,古老的中国亦被裹挟着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亚当斯说过“ 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很多时候,观者在面对一幅影像的时候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刹那感觉“有物惊起”,似乎让人在宇宙洪荒之流里获得瞬间的清新,照片激起的情感毫无预料的直抵内心深处。我们不禁会问,后现代中国影像的力量来自哪里?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中国当代摄影的去处与宿命在哪里?
1.中国当代摄影的转向
经历了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对比之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生存环境却呈现出一种落寞的状态。这些状态,已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留意和重视,越来越像一首挽歌。这些落寞的景像的遗存,显示了我们文化基因的流失,经济的冲击,加之人们的漠视,会让它们离我们远去。也有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驻足深思,因为,我们目睹过那曾经鲜活的生活、鲜活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中国的历史就在这转身之间被弃之不顾了,他们不禁会问这是中国该走的路么?他们用影像和图片向国人提出了最紧迫性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的人文大国,会不会在未来变成失去精神根基的小国?
中国当代摄影不乏优秀作品与优秀摄影师。而好的摄影师具有用摄影语言驾驭现实的能力,提取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真实的情感,对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倾注带有个人特点的关怀。比如: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尊重和理解被拍摄的对象”的吕楠,“作品视角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现实状态以“纪实”的影像语言予以隐喻性表现(于德水)”的严明,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当代中国摄影生存方式和空间的转向——在缺乏真正的温情、感动还有真正的人文精神的时代,用影像致力于悲悯和人性的温情再现,即使再艰难,照片中的人文质感清晰可辨,而观者感受到的是来自社会精神层面的共鸣。这些影像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着悲天悯人的人性温情,人文质感清晰可辨。
2.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人文关怀与情愫
布列松说,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的确,在吕楠的作品中,观者看到的是一群被主流社会忽略、遗忘的人——精神病患者、教徒、西藏农民;假使没有镜头的呈现,这些人都将被排斥于世俗社会、主流社会之外。譬如在《四季》里,吕楠充分展示了他化平凡为“崇高”的能力: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一部关于劳动和生活的经典,而呈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感和仪式感。这些“没有任何事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的日常生活,經由摄影师的观看变成了经典,劳动的意义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体力辛劳而具有了某种神秘性的诗意。
而严明的镜头下,也无一例外是清一色的是凡夫俗子。无论是行走的路人,还是一棵树、一只动物、还是那些看起来荒诞的镜像,都让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精神层面的呼喊和共鸣。在他们的作品里,自动排斥“宏大叙事“,只关注生活中的人事,哪怕是细枝末节,都可以成就一首诗、一幅画、一组风景。严明捕捉的是事物的决定性瞬间,也就是布列松所说的,“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普通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恰是画面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借助摄影词汇,丰富而内敛地呈现着独特的美学张力。
3.中国当代摄影的未来
严明在《大国志》中说,“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有关”。这既是他作品中隐隐传达出的宿命论,放在中国当代摄影的当下境遇中也同样适用。当代摄影的发展迫使我们来重新估价当代艺术的衡量标准,强化艺术的当代性;关心人本身,即便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呈现在影像中,体现着被摄者的存在状态,更能反映拍摄者的角度和立场,因为,摄影家的观看方式就是在表明他与世界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摄影家并不是一个“他者”。摄影师应具有他独立的价值观,深入内核,抵达影像的灵魂中去。
结论:
当代艺术的发展使摄影逐渐脱离单纯的行为艺术记录,而逐渐具有独特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形式。摄影艺术家逐渐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局限于“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的探索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要直面现实,进入话题。这些话题涵盖政治、国家、宗教、身份、种族等在内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目的是让艺术与当代社会有更直接的互动与接触。摄影的人文关怀就是将摄影作为反思历史的工具,强调摄影的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使摄影兼有了批判社会和重塑当代文化价值的的双重功能,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实现当代摄影的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突破。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2008,上海译文出版社。
[2](英)约翰.伯格,影像的阅读[M],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2006,江苏人民出版社。
[6]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M],1999,中国摄影出版社。
[7](德)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M],2001,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