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现代教育观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并以实现有效学习为主要目的,这一目标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文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生活化情境;实验化教学;多元化评价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产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依据,也是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内容,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灌输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造成教学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此外,这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笔者以高中物理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化情境、重视实验化教学、进行多元化评价”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也使得学科本身和生活产生逐渐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主动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他们对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笔者在进行“弹力”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弹力这一概念的理解,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朋友玩蹦蹦床”这一情境图,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此外,由于学生对于这一生活现象并不陌生,进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蹦蹦床可以把人弹得很高呢?”,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与好奇心,于是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密切程度,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二、重视实验化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实验过程目前以二维文字的形式存在于教材中,需要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将其激活,把文字转化为实际演练过程,并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同时,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不仅使学生不断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对位移、加速度具有一定的掌握,为了使学生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首先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利用课前准备好小车、带有轮滑的长木板、小桶、钩码、刻度尺等用具展开实验活动,同时将实验的数据运用表格将其记录,再运用excel处理数据,生成图像,学生并从图像中得出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通过这一实验的展开,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实验的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进行多元化评价,树立学习自信
学生的自信心多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同伴的评价,但目前教师常常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运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附属内驱力随着教师的激励而逐步提升,此外,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也随着同伴的认可而不断获得,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在进行“摩擦力”教学中,为了使學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考虑到本章节需要以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来探究结果的形成,首先确定探究任务:“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随后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将本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发言,笔者在此过程中,进行及时的鼓励,并委婉的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同时,小组之间针对他人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此外,学生针对自己的参与度、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水平的提高,并不断的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多种思维能力,以将知识灵活的掌握。但有效教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都需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主要导向,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落实到位,以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激发其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也应重视物理实验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这一实验动手操作中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认同和肯定,以达到树立学习自信心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霍文娟.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7(5):135-135.
[2]孟全海.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究[J].物理通报,2018,37(12):8-11.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生活化情境;实验化教学;多元化评价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产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依据,也是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内容,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灌输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造成教学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此外,这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笔者以高中物理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化情境、重视实验化教学、进行多元化评价”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也使得学科本身和生活产生逐渐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主动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他们对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笔者在进行“弹力”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弹力这一概念的理解,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朋友玩蹦蹦床”这一情境图,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此外,由于学生对于这一生活现象并不陌生,进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蹦蹦床可以把人弹得很高呢?”,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与好奇心,于是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密切程度,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二、重视实验化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实验过程目前以二维文字的形式存在于教材中,需要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将其激活,把文字转化为实际演练过程,并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同时,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不仅使学生不断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对位移、加速度具有一定的掌握,为了使学生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首先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利用课前准备好小车、带有轮滑的长木板、小桶、钩码、刻度尺等用具展开实验活动,同时将实验的数据运用表格将其记录,再运用excel处理数据,生成图像,学生并从图像中得出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通过这一实验的展开,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实验的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进行多元化评价,树立学习自信
学生的自信心多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同伴的评价,但目前教师常常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运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附属内驱力随着教师的激励而逐步提升,此外,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也随着同伴的认可而不断获得,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在进行“摩擦力”教学中,为了使學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考虑到本章节需要以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来探究结果的形成,首先确定探究任务:“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随后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将本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发言,笔者在此过程中,进行及时的鼓励,并委婉的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同时,小组之间针对他人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此外,学生针对自己的参与度、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水平的提高,并不断的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多种思维能力,以将知识灵活的掌握。但有效教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都需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主要导向,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落实到位,以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激发其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也应重视物理实验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这一实验动手操作中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认同和肯定,以达到树立学习自信心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霍文娟.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7(5):135-135.
[2]孟全海.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究[J].物理通报,2018,37(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