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实施以来,在各类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基层逐渐开始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在组成成员结构方面加强完善,在成员素质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以期能够有效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素质低、人才匮乏的问题,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才队伍 队伍建设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在农业生产经济方面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发展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空间,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努力开拓和扩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现状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数量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各岗位工作。所以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生存。据有关调查可知,现如今,国内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需求量较大且较为迫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为有限,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需求,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所有的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繁重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使其很难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兼顾工作质量。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质量不高。现如今,国内大多数农民普遍认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组织成员整体质量不高,难以有效保证日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发展受到制约。据有关调查可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成员整体质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合作社带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有限,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员所占比重较大,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组织成员只占小部分。同时,基层农民普遍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具备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能力,但是带头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方面有所成就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实际上,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在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其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队伍在年龄结构方面缺乏合理性。现如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已经不再是关键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80后的成员比例极小,人才队伍整体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队伍缺乏新鲜的血液,导致人才队伍整体呈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现阶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扶持,自身发展资金较为缺乏,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无法组织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影响组织成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是农民,而大多数农民的文化底子薄,缺乏经济意识和财务管理产业意识,在市场营销、经济合同签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财务核算等方面较为薄弱,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其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有待提升,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1.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现阶段,为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就需要积极转变人才管理观念,打破传统的“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应当将品质德行、工作业绩等看作是衡量人才能力的主要标准。只要能够符合社会、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得到重视和任用,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实现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成果。在适应市场方面,相较于一般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能力更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不只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而且还是具有实践经验、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民经济发展进程、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对技术人才、领导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所以,新时期,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对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可以以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主要载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学历教育与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建立集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合作社教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机制。同时,可以借助地方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供销合作社系统学校的支持组织实施合作社职业教育,以这些机构为教育点,连点成线,进而构建成合作社职业教育网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培训教育体系,建立高等院校、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教师队伍,优化并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以先进、多元、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代替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实践技术推广会等活动。利用立体式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效果得到改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引进方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其建立“绿色通道”。具体来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常规,对能够切实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特殊的优惠条件,使其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成员队伍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公开招聘、兼职招聘、咨询顾问招聘、合作开发招聘、长期任职招聘、技术联营招聘等多种形式从社会上引进优秀人才。还可以采用多种、有效、合理的分配方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提供技术、知识、项目等支持,使其具有致富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农村人才市场机制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将行政管理转变为经济管理,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创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向社会化管理的轨道靠拢。
3.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在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应当从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入手,在资金保障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供优惠策略,为人才提供创业提供税收减免、分配激励等策略支持。在政策保障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引进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以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有志、优秀人才加入到合作社工作中。在法律保障方面,通过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人才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积极借助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的帮助和支持,采取有效的策略改善人才队伍建設现状,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组织成员结构得到优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建望.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北京农业,2013(6):209-210.
[2]高荣伟,李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式发展的策略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24-2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才队伍 队伍建设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在农业生产经济方面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发展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空间,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努力开拓和扩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现状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数量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各岗位工作。所以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生存。据有关调查可知,现如今,国内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需求量较大且较为迫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为有限,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需求,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所有的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繁重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使其很难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兼顾工作质量。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质量不高。现如今,国内大多数农民普遍认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组织成员整体质量不高,难以有效保证日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发展受到制约。据有关调查可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成员整体质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合作社带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有限,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员所占比重较大,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组织成员只占小部分。同时,基层农民普遍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具备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能力,但是带头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方面有所成就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实际上,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在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其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队伍在年龄结构方面缺乏合理性。现如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已经不再是关键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80后的成员比例极小,人才队伍整体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队伍缺乏新鲜的血液,导致人才队伍整体呈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现阶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扶持,自身发展资金较为缺乏,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无法组织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影响组织成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是农民,而大多数农民的文化底子薄,缺乏经济意识和财务管理产业意识,在市场营销、经济合同签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财务核算等方面较为薄弱,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其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有待提升,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1.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现阶段,为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就需要积极转变人才管理观念,打破传统的“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应当将品质德行、工作业绩等看作是衡量人才能力的主要标准。只要能够符合社会、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得到重视和任用,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实现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成果。在适应市场方面,相较于一般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能力更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不只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而且还是具有实践经验、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民经济发展进程、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对技术人才、领导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所以,新时期,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对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可以以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主要载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学历教育与高层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建立集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合作社教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机制。同时,可以借助地方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供销合作社系统学校的支持组织实施合作社职业教育,以这些机构为教育点,连点成线,进而构建成合作社职业教育网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培训教育体系,建立高等院校、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教师队伍,优化并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以先进、多元、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代替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实践技术推广会等活动。利用立体式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效果得到改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引进方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其建立“绿色通道”。具体来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常规,对能够切实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特殊的优惠条件,使其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成员队伍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公开招聘、兼职招聘、咨询顾问招聘、合作开发招聘、长期任职招聘、技术联营招聘等多种形式从社会上引进优秀人才。还可以采用多种、有效、合理的分配方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提供技术、知识、项目等支持,使其具有致富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农村人才市场机制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将行政管理转变为经济管理,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创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向社会化管理的轨道靠拢。
3.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在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应当从资金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等方面入手,在资金保障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供优惠策略,为人才提供创业提供税收减免、分配激励等策略支持。在政策保障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引进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以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有志、优秀人才加入到合作社工作中。在法律保障方面,通过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人才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积极借助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的帮助和支持,采取有效的策略改善人才队伍建設现状,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组织成员结构得到优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建望.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北京农业,2013(6):209-210.
[2]高荣伟,李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式发展的策略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