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相关对策,希望对指导当前我国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实践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学类本科专业;就业;探析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既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形势下,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求解决策略,促使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平均就业率低。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9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4年同期为73%。而2005年教育提出的明确目标是,就业率必须达到73%以上。但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而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相比其他专业,差距更是明显,如表1显示,2006年与全国本科就业率相差5%以上,2007年、2008年差距有所缩小,但2009年的就业率又下降了,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低就业率状态。
注:数据来源于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
2.专业间就业率差距明显。农学类中各专业的就业率相差很大。如表2所示,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当高,均超过同年全国农学类各专业就业率,而同是农学类专业中的园林专业等专业就业率较低,与同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差距达到十个百分点以上。
注: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
3.毕业生就业区域和职业选择狭窄。根据某农业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研,如表3所示,从选择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和一线大城市,选择在本省就业的占比率为39.52%,省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分别占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22%、7.62%、6.44%、3.48%、2.89%、2.53%,毕业生较少到西部地区及较边远的地区就业,所占比率不到0.003%;从选择职业看,如表4显示,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国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极少。就业区域和就业职业都相对比较狭窄。反映出当前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另外,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中却很少能够满足毕业生的愿望[1]。
注:表3和表4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数据。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规模急剧扩张和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遇到更多的阻碍,因为社会上的众多招聘职位虽然广泛,但针对性不强,且往往缺少涉农行业的相关职位。而且传统的轻农思想,跳出“农门”的观念仍影响着农学类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离农村、偏向城镇,偏离欠发达地区,偏向经济领先的地区,偏离农业、偏向非农行业等,这更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就业形势比起其他专业大学生更为严峻[2]。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个层次的,其中有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也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农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起其它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农业的发展算是特别缓慢,农业还处在极其艰苦的初创阶段,甚至有人还认为农业发展处在“高原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良现状严重束缚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虽然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但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普遍轻农、贬农的思想仍占主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如表5显示,2004年进入农业系统就业的学生占总就业量的63.16%,2005和2006年占就业总量的比基本持平,而2007年农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进入农业系统与总就业量的比只有33.63%左右,下降趋势明显。
注:数据来源于某农业大学近四年来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比较严重。2010年初以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劳动力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对接,加之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形成了“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要进城、干部要分流、军人要转业”的尴尬就业情形,进一步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缺少宽松的创业环境。社会对广大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各种养殖业、畜牧业,创建花卉蔬菜果品基地等自主创业,严重缺乏宽松的创业环境,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很多人不愿将资金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农业产业,甚至对大学生创业持不信任态度,更别说给他们机会,导致农学类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很低,更加剧了就业的竞争。
2.学校因素
对校外办学因素利用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较为陈旧、专业面不够宽、实践训练较少,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层次较低,力度不够大,缺乏针对性,使学生被动的参与就业指导,指导效果不良。而学校传统的以依靠自身校内资源为主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3.用人单位因素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不愿给学生太长的工作适应期,偏爱实践技能较强且能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对不足,没有太多的条件按德国等国家的人才培养途径给学生较多的专业实训机会,这一现实矛盾一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市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但由于机构精简,限制进人指标,再加上财政方面的困难,让人才引进工作无法开展。
某些用人单位的思维误区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在多数用人单位的意识中,农业院校毕业生就应该从事农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也正因为这种对农业院校认识的偏见,使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艰辛。
4.毕业生自身因素
毕业生就业心态制约了自己的就业空间。目前大学生毕业前所具有的各种不良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情况,很多毕业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等原因呈现焦虑恐慌、消极悲观、盲目屈就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毕业生头脑中“与其下基层锻炼,不如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与其随便就业,不如在家待业考研”的想法很有受欢迎[3]。
自身综合能力较弱,缺乏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讓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大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
三、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观念方面的,有制度、体制方面的,也有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更有大学生与学校自身的问题。要探寻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不能单靠其中一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合作与支持。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
(1)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推就业。法律政策调控是基本手段。切实加强人才市场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成立完善的用工合同仲裁机构,公开审理各种典型案例和各种用工纠纷,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制意识,使人才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经济调控是重要手段。正确使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2)深化体制改革保就业。消除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破除地区壁垒和行业壁垒,解除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推进大学生合理自主流动。户籍管理制度需改革,把户口迁移转变为户口登记制度,删除计划经济时代附加在户口上的各种福利或者限制,通过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加以规范,倡导以合同或协议方式来规范毕业生择业的“来去自由”,解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要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并改善对无档案保管权单位的服务工作,坚决取消因毕业生流动而收取的一切不合理收费政策,大力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地方农业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进就业指导
(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业院校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拓展意识,既要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而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4]。
(2)完善指導体系提高指导效果。加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我国农业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观念上加以积极引导,使其对就业的形势和对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有所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3.用人单位应变革的用人观念,构建长效用人机制
(1)树立科学用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要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培养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人人是人才的文化氛围,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完善地结合起来,培育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通过优化用人机制,严格聘任制,引进人才,坚持人才流动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来建立长效用人机制。创建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1)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改变他们固有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专业的实践训练。可尽量多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交流活动;请一些在农业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成绩显赫的老校友给学生们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荣誉室以及科研成果的展示会,纠正他们的专业思想,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专业思想。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增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农村基层理性认识,并让其切身体验基层生活。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到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训练,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农学类专业学生应特别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探索新的途径、模式去思考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更多新的规律,创立高境界的新理论。打破老的就业传统,树立现代的择业观念,为大学生自己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此外,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增添自己的就业竞争的砝码,平时还应当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打造自己,提升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卢菁.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探索研究,2010(15).
[2]王浩.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8(5).
[3]吴燕丽,冯颖竹.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8(3).
[4]邵华,刘志成.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李筱英,唐海波,等.关于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l).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EIA0802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冬莲(1983-),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继河(1973-),男,江西泰和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农学类本科专业;就业;探析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既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形势下,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求解决策略,促使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平均就业率低。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9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4年同期为73%。而2005年教育提出的明确目标是,就业率必须达到73%以上。但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而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相比其他专业,差距更是明显,如表1显示,2006年与全国本科就业率相差5%以上,2007年、2008年差距有所缩小,但2009年的就业率又下降了,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低就业率状态。
注:数据来源于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
2.专业间就业率差距明显。农学类中各专业的就业率相差很大。如表2所示,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当高,均超过同年全国农学类各专业就业率,而同是农学类专业中的园林专业等专业就业率较低,与同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差距达到十个百分点以上。
注: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
3.毕业生就业区域和职业选择狭窄。根据某农业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研,如表3所示,从选择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和一线大城市,选择在本省就业的占比率为39.52%,省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分别占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22%、7.62%、6.44%、3.48%、2.89%、2.53%,毕业生较少到西部地区及较边远的地区就业,所占比率不到0.003%;从选择职业看,如表4显示,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国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极少。就业区域和就业职业都相对比较狭窄。反映出当前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另外,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中却很少能够满足毕业生的愿望[1]。
注:表3和表4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数据。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规模急剧扩张和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遇到更多的阻碍,因为社会上的众多招聘职位虽然广泛,但针对性不强,且往往缺少涉农行业的相关职位。而且传统的轻农思想,跳出“农门”的观念仍影响着农学类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离农村、偏向城镇,偏离欠发达地区,偏向经济领先的地区,偏离农业、偏向非农行业等,这更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就业形势比起其他专业大学生更为严峻[2]。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个层次的,其中有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也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农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起其它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农业的发展算是特别缓慢,农业还处在极其艰苦的初创阶段,甚至有人还认为农业发展处在“高原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良现状严重束缚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虽然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但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普遍轻农、贬农的思想仍占主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如表5显示,2004年进入农业系统就业的学生占总就业量的63.16%,2005和2006年占就业总量的比基本持平,而2007年农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进入农业系统与总就业量的比只有33.63%左右,下降趋势明显。
注:数据来源于某农业大学近四年来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比较严重。2010年初以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劳动力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对接,加之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形成了“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要进城、干部要分流、军人要转业”的尴尬就业情形,进一步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缺少宽松的创业环境。社会对广大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各种养殖业、畜牧业,创建花卉蔬菜果品基地等自主创业,严重缺乏宽松的创业环境,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很多人不愿将资金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农业产业,甚至对大学生创业持不信任态度,更别说给他们机会,导致农学类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很低,更加剧了就业的竞争。
2.学校因素
对校外办学因素利用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较为陈旧、专业面不够宽、实践训练较少,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层次较低,力度不够大,缺乏针对性,使学生被动的参与就业指导,指导效果不良。而学校传统的以依靠自身校内资源为主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3.用人单位因素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不愿给学生太长的工作适应期,偏爱实践技能较强且能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对不足,没有太多的条件按德国等国家的人才培养途径给学生较多的专业实训机会,这一现实矛盾一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市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但由于机构精简,限制进人指标,再加上财政方面的困难,让人才引进工作无法开展。
某些用人单位的思维误区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在多数用人单位的意识中,农业院校毕业生就应该从事农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也正因为这种对农业院校认识的偏见,使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艰辛。
4.毕业生自身因素
毕业生就业心态制约了自己的就业空间。目前大学生毕业前所具有的各种不良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情况,很多毕业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等原因呈现焦虑恐慌、消极悲观、盲目屈就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毕业生头脑中“与其下基层锻炼,不如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与其随便就业,不如在家待业考研”的想法很有受欢迎[3]。
自身综合能力较弱,缺乏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讓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大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
三、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观念方面的,有制度、体制方面的,也有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更有大学生与学校自身的问题。要探寻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不能单靠其中一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合作与支持。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
(1)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推就业。法律政策调控是基本手段。切实加强人才市场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成立完善的用工合同仲裁机构,公开审理各种典型案例和各种用工纠纷,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制意识,使人才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经济调控是重要手段。正确使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2)深化体制改革保就业。消除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破除地区壁垒和行业壁垒,解除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推进大学生合理自主流动。户籍管理制度需改革,把户口迁移转变为户口登记制度,删除计划经济时代附加在户口上的各种福利或者限制,通过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加以规范,倡导以合同或协议方式来规范毕业生择业的“来去自由”,解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要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并改善对无档案保管权单位的服务工作,坚决取消因毕业生流动而收取的一切不合理收费政策,大力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地方农业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进就业指导
(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业院校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拓展意识,既要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而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4]。
(2)完善指導体系提高指导效果。加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我国农业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观念上加以积极引导,使其对就业的形势和对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有所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3.用人单位应变革的用人观念,构建长效用人机制
(1)树立科学用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要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培养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人人是人才的文化氛围,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完善地结合起来,培育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通过优化用人机制,严格聘任制,引进人才,坚持人才流动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来建立长效用人机制。创建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1)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改变他们固有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专业的实践训练。可尽量多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交流活动;请一些在农业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成绩显赫的老校友给学生们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荣誉室以及科研成果的展示会,纠正他们的专业思想,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专业思想。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增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农村基层理性认识,并让其切身体验基层生活。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到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训练,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农学类专业学生应特别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探索新的途径、模式去思考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更多新的规律,创立高境界的新理论。打破老的就业传统,树立现代的择业观念,为大学生自己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此外,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增添自己的就业竞争的砝码,平时还应当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打造自己,提升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卢菁.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探索研究,2010(15).
[2]王浩.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8(5).
[3]吴燕丽,冯颖竹.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8(3).
[4]邵华,刘志成.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李筱英,唐海波,等.关于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l).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EIA0802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冬莲(1983-),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继河(1973-),男,江西泰和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