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对初中语文开展的促进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课外阅读是一个比较重要,比较高效的途径,也是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可以使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开阔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长智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极大限度的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民族振兴。所以,笔者将在本文以几大方面来阐述课外阅读的好处和措施,来讲解课外阅读对初中语文开展的促进研究。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促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是,要在九年中总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也就是说,每个学年学生都要阅读两到三本名著。初中语文的学习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承接了小学语文的知识,又为高中语文打下基础,如果这个时期的语文学习出现很大的问题的话,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也会感到非常吃力的。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开展在阅读方面对语文课本的研究,找到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擅于阅读,并有效的提升语文成绩。
  一、开展课外阅读的方式
  (一)课内带动课外
  初中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籍有《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些文学名著与课内的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注意课本的编排,从课本中各个人物,环境和故事的情节等方面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同时向学生推荐与其有关的课外读物。
  例如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语文教师可以抛砖引玉,讲述并播放有关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朝花夕拾》这本经典著作,并从中使学生认识到其中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告诫书中所隐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哲理,让同学深深喜欢上这些著作。从而良好的做到由课内带动课外,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营造阅读氛围
  “每一个良好的习惯都需要二十一天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环境的优良也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适合于读书的书香气息,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一种爱读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受用终身。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构建图书角,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文学著作写上名字放到这里。这样,图书角内的书籍都是由学生自己选定的,适合他们的阅读兴趣,即使有一些不爱阅读的同学看到他们每天认真的读书,也会受到熏陶,渐渐爱上阅读。
  (三)适时开展竞赛
  在初中的生活中,活动和比赛是必不可免的,在语文的教学中也是一样,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促使学生阅读有更多的乐趣和兴趣,激励他们课外阅读的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诗歌朗诵、文学名著知识竞赛、演讲竞赛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还可以在一次次比赛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而且当学生在活动比赛中获胜了之后,收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会变成其语文学习不断向上的动力。
  二、开展课外阅读的作用
  (一)促进课本知识的掌握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飞鸟没有翅膀。”语文学习的基础便是阅读,课外阅读又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经常进行阅读并擅于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理解水平与表达交流水平。当然了,许多家长都会发出疑惑,在应试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阅读课外书籍,能够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吗?能够使学生的排名靠前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在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是每一本文学著作中的素养都能够感染一个人,改变一个人。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初中生不认识许多生字,抄写生词的时候也手懒不愿意写,但如果使他喜欢上阅读的话,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让那些生字生词潜移默化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他的语文知识,提高初中语文的成绩。
  (二)提升写作水平
  想必做过语文教师的人都知道,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便是作文。学生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成了众多让人头疼的问题。反而写作还是语文知识的一大重点,占极高分数。所以要多让学生进行阅读,读书可以增加学生自身的文学储备,“学海无涯”,要让学生一直保持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让阅读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笔者亲身教导过一个学生,他在七年级的时候,语文成绩非常差,作文写得也是一塌糊涂,但是在他对《鲁滨孙漂流记》有了兴趣并阅读完后,在作文水平上的提升是可以直观的显现出来的。经常阅读对于写作的帮助非常大,名著中有着课本上学不到的名言好句,如果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并辅上自己的修辞手法,那么生动形象的一篇作文就展现在眼前了。
  三、总结
  “读不尽的世间书,明不尽的人间理。”读万卷书,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必备的隐性条件,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阅读课外读物的好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才能促使其语文素养的提升,文学储备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常汝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其主要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时,依据文章的内容、情节,营造一种可以将儿童逐步带入教材中所描写的情境,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假象,这便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情境教学的妙处。所以,结合这一教学理论,本文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希望可以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从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表演式教学法是将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综合感受戏剧类文章的学习形式。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戏剧类文章时能走近角色,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就要注重表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境况确实为了高考,过分注重工具性的学习,忽视了语文课堂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功利性的学习现象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整体影响学习氛围。高中语文课堂表演式教学是提高文学
【摘要】现代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学习之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如何教好学生现代诗歌,也成为语文老师密切关注的事情,在本文中,结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为老师开展现代诗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
【摘要】小学语文课作为小学课程一门基础课,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作文作为小学语文的一项必考题目,在小学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作文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教会了学生如何用文字来表达感想、描述生活。那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指的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作用呢?如何实现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而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实施中學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阅读效果,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指导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来改善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效果,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