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迁移·创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lo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春联》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小品文,课文结合具体事例介绍了春联的特点、种类和用途。呈现出的例子意境优美,充满浓浓的喜庆之情蕴,说明方法活泼而不枯燥。教学时,以文中的四副对联为重点,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引领孩子们在品、究、探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运用。特别是在语用时,将春联特点的探究与情感的体悟融为一体,体验、迁移、创生层层落实,相得益彰。
  [关键词]《春联》教学;品味探究;迁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83-02
  一、设计理念
  《春联》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小品文,对春联给新春增添气氛的用途,春联内容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介绍。学生以呈现的春联为切入点,通过自主阅读,能感悟到它的意境及蕴含其中的美好祝愿与祈盼。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探究春联的特点上。
  本着这样的思考,教学中,我安排了探究、体验、迁移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春联的特点,通过体验和言语运用达到言语智慧的创生,还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过程
  (一)音乐暖场,揭示课题
  1.谁愿意说说,听刚才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
  2.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从曲名就知道它与春节有关。我们今天要学一篇也跟春节有关的课文,课文的题目已经写在黑板上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阅读春联,探究春联特点
  1.学习探究春联的特点
  师: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生:春联。
  师:说明文,一般要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那么,春联有哪些特点?春联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笔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将答案写在课堂学习单上。
  2.交流汇报春联的特点
  生:我们小组汇报春联的第一个特点是对仗(指名板书:对仗)
  生:我们组汇报春联的特点是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师:对仗就可以用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八个字来形容。
  生:我们组汇报春联的第二个特点是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师:对,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用这节中的哪三个字就概括了?
  生:声律美(指名板书)
  师:春联有什么作用呢?
  生: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师:对,这是个关键句,关键句里有关键词,哪一个呢?谁能前后挑出关键的词语,组合在一起。
  生:增添气氛。(师板书)
  3.师生小结春联的特点
  我们知道了春联的作用是增添气氛,春联的第一个特点是对仗美,春联的第二个特点是声律美。
  (三)朗读春联,体会表达方式
  出示四句对联: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师指名读并给予评价。
  师:谁能读得有点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有的地方加重,有的停顿,在文中有个词,那就是( 抑扬顿挫)大家猜猜。“抑”是什么意思?“顿”又是什么意思?
  师:如果能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就更好听了。我读上联,你们读下联。
  师:想不想读得更好听呢?我一边打节奏一边读一副看看会是什么效果。
  师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的节奏。自己选副对联试一试。(请一位学生上来打上联,下面学生接下联。师生合作打节奏对对联。)
  师:谁来说说这些春联是写什么的呢?
  生:第一句是描绘美丽的春光的。
  生:第二句是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第三句是歌颂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
  生:第四句是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的。
  师:其实对联不止书上的四副,老师也带来了四副,谁来读读。
  师:新年快要到了,你想用哪一句对联送给我呢?
  生:在新的一年里,我祝老师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句对联送给所有的老师好吗?
  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祝所有的老师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谢谢同学们!
  (四)品味春联,内化春联特点
  1.讲究对仗
  师:老师还带来一副对联,谁来读读: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师:谁来说说这句春联是如何对仗的?
  出示:学生讲坛,让学生自己讲体会。
  师:听了这两个讲师的交流,大家知道对仗了吗?老师再考考大家。
  出示一副对联,让孩子选择: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A打 B吹 C润)
  采访同学:为什么选择这个字?
  2.讲究平仄
  出示春联,大家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声四声
  师:在古代,三声四声叫作“仄”。
  师:再看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一声二声
  师:在古代,一声二声叫作“平”。
  师: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是一种写诗或对联的格式。古人很聪明,这么长的一句话用了“仄起平收”四个字就概括了。
  3.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好几副乱样的对联,想不想再来挑战一下?
  出示对联让孩子连连看。根据对联的“仄起平收”的特点进行调整,齐读。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副趣联,谁能把下联接下去。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收一些古今趣联,读一读,品一品它妙在哪?(略)
  三、点评
  《春联》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赵老师在教学时,以书上的四副对联为重点,展开一个个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并完成,通过将对联的特点进行内化,继而进行迁移运用,将打乱的对联让孩子理顺,实践创新。教学中加强了语用训练,将语言的学习与情感的体悟融为一体,使学生体验、迁移、创生,展现了学得充分、学得入境,学得入情的过程。
  第一步:活动体验。先让孩子阅读找出春联的特点并进行小组汇报,了解学情,为下一步的迁移做准备。
  第二步:迁移内化。让孩子将课堂中的知識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迁移到课外的对联,帮助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与收获。
  第三步:实践创生。教师在教学结尾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可见教学结构设计新颖,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个学情,一次次挑战,让孩子敢于探究,敢于创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春联的用字用韵之精妙,让学生内化知识以及由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更加立体、丰厚、久远。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爱如茉莉》简洁、含蓄,读之使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迎面扑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病房中情景的剖析,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真爱”有新的感悟。  [关键词]真爱 细节 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67  《爱如茉莉
[摘要]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与特色,在关于“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一语文要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们借助词语想象画面,再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以降低学生的写话难度,提升写话质量。  [关键词]语文要素;低年级写话;想象;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79-01  统编语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还能促进教师去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判断型提问、论证型提问、说明型提问、指向型提问,通过提问促使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引导归纳;讲究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
品读在当今的阅读领域中备受青睐。比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演义》就品出了一阵名著阅读的热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津津有味地读,带着丰富的情感细细品味文本中的语言,从而获得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深刻领悟,并能积累运用。  一、走进课文,品读字句之美妙  语文教学是颇具艺术张力的教育工作,语文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文学的天堂里对文本中的语言加以赏析、品
[摘要]鲁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这是教材唯一的以人物为主题组织的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做文本和学生知音,从普通读者的视角、教师的语文视角和学生的学情视角解读文本,建构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单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单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
[摘要]统编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美学元素,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学时,教师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学情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方法,领悟文言文蕴含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基于学情;品味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提问不仅是学生阅读思考的体现,更是一种阅读策略。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教材以随文批注的形式出示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启发,学会发散思维,掌握从课文内容提问、结合写作方式提问和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提问策略;发散思维;多角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9-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引发感想的活动。在写作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事物,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真实地记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必能焕发光彩。  以前的作文教学,我常常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第一步,审题,即思考本次作文要写什么;第二步,指导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第三步,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这样讲下去,我自己提不起兴致,学生们也毫无兴趣,无话可说,写作时敷衍
[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日记最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更易于动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然而,事实是教师评价单一,儿童对日记缺少兴趣,笔者通过研究特级教师的习作教学,采用对话式、涂鸦式、点赞式、“微”式评语等多元化评语,为儿童写作开创一条畅通无阻的言语通道,教师与儿童一起直抵写作的幸福彼岸。  [关键
[摘 要]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女娲补天 想象 自主 语文素养 神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70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流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