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地说出来,在小组中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锻炼了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想法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言而蔽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一年级;合作小组的建立;常规建设;课堂中合作的点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55-01
一、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告诉孩子合作的重要性,会合作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最爱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游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比如,两人三足跑、接力跑等这些需要通过与小伙伴的合作来完成的游戏,让他们知道想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不行的,而要和同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小组组织形式的建设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在合作小组的任务分工、合作参与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开始不适合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先建立二人学习小组。让学生知道在合作中首先要明确分工,再进行合作。如在教学拼音时,我先把全班学生按座位分为1号和2号,由1号、2号学生互为小老师检查读书情况,如果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还不太会,就教教他。这样两人小组中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由于分工明确,任务明白,低年级孩子的第一次合作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了这样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由两人一小组,发展到3人,再到4人,逐渐递加。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我采用了3人小组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交叉合作,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坐在三人的正中间,作为1号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右手边的孩子为2号副组长,同时兼顾记录员,以记录关键的词句的形式体现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左手边的3号为能力稍弱的孩子,初期的任务为管好自己,积极地参与交流讨论。每人一岗,定时轮换。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要荣誉与共,共进退。
三、小组常规建设
(一)倾听能力的培养。
虽然是低年级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明确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问题,每个孩子还是愿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
(二)独立思考和积极发言的习惯。
老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就围坐在一起看似“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讨论都是表面的,能力稍弱的孩子只能当个旁听者,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见解。
(三)重视学生的反馈内容和形式。
有小组合作就要有小组反馈,反馈的是学生合作的成果,学生的表达形式应该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组的谁谁说……,谁谁说……;”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反馈就某位组员是怎么认为的。形式方面,可以学习单、展示卡、投影展示等等。
(四)小组之间的人际交往。
小组汇报完,别忘了说上一句“我这样讲,你们能听明白吗?”如果自己组里也没有补充了,下面就由老师询问引导“哪个小组还想表达不同的想法,补充一下。”“哪个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来讨论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组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和组之间的交流是学生思维的第二次碰撞。在补充发言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的串联。
四、把握好小组合作的点
第一,生字的识记。在低年级中,生字的识记,是每一课的重点。而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可能就有不同的识记方法。“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但这么多的学生不可能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会失去积极性。但如果让小组先组织讨论,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发言的机会,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在小组中竟然也说得不亦乐乎,时间长了,学生也敢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发言了。交流过识记方法,我班的三人小组孩子2号组长的带领下,看着课后的生字条,认读生字。全部认读正确的,组长在生字条的旁边打上3颗星,错3个以内的打2星,要加油的打一星,并再次巩固。这样,就能把生字的掌握落到实处。
第二,讨论问题。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所考虑,设计好能够贯穿课文的主问题,能够能起孩子讨论,展示自我不同见解的主问题。如我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收了老山羊的白菜后,小白兔和小灰兔又是怎样做的呢?你更喜欢谁呢?”《四个太阳》则围绕一个主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呢?为什么?”一个问题出来,让学生单独地进行思考,那么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这时,“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下子,全班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某些不爱动脑的学生也进行思考、讨论,而且集思广益,经过讨论后,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更精彩。
虽然,刚开始尝试小组合作,看似会影响一些教学进度,课堂上看似会有些杂乱,老师看似会有些辛苦,但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试想一下,为了孩子的后续发展,为了孩子的持續性发展,眼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洒下汗水,必定会有收获!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开花吧.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一年级;合作小组的建立;常规建设;课堂中合作的点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55-01
一、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告诉孩子合作的重要性,会合作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最爱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游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比如,两人三足跑、接力跑等这些需要通过与小伙伴的合作来完成的游戏,让他们知道想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不行的,而要和同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小组组织形式的建设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在合作小组的任务分工、合作参与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开始不适合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先建立二人学习小组。让学生知道在合作中首先要明确分工,再进行合作。如在教学拼音时,我先把全班学生按座位分为1号和2号,由1号、2号学生互为小老师检查读书情况,如果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还不太会,就教教他。这样两人小组中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由于分工明确,任务明白,低年级孩子的第一次合作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了这样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由两人一小组,发展到3人,再到4人,逐渐递加。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我采用了3人小组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交叉合作,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坐在三人的正中间,作为1号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右手边的孩子为2号副组长,同时兼顾记录员,以记录关键的词句的形式体现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左手边的3号为能力稍弱的孩子,初期的任务为管好自己,积极地参与交流讨论。每人一岗,定时轮换。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要荣誉与共,共进退。
三、小组常规建设
(一)倾听能力的培养。
虽然是低年级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明确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问题,每个孩子还是愿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
(二)独立思考和积极发言的习惯。
老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就围坐在一起看似“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讨论都是表面的,能力稍弱的孩子只能当个旁听者,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见解。
(三)重视学生的反馈内容和形式。
有小组合作就要有小组反馈,反馈的是学生合作的成果,学生的表达形式应该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组的谁谁说……,谁谁说……;”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反馈就某位组员是怎么认为的。形式方面,可以学习单、展示卡、投影展示等等。
(四)小组之间的人际交往。
小组汇报完,别忘了说上一句“我这样讲,你们能听明白吗?”如果自己组里也没有补充了,下面就由老师询问引导“哪个小组还想表达不同的想法,补充一下。”“哪个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来讨论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组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和组之间的交流是学生思维的第二次碰撞。在补充发言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的串联。
四、把握好小组合作的点
第一,生字的识记。在低年级中,生字的识记,是每一课的重点。而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可能就有不同的识记方法。“说说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但这么多的学生不可能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会失去积极性。但如果让小组先组织讨论,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样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发言的机会,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在小组中竟然也说得不亦乐乎,时间长了,学生也敢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发言了。交流过识记方法,我班的三人小组孩子2号组长的带领下,看着课后的生字条,认读生字。全部认读正确的,组长在生字条的旁边打上3颗星,错3个以内的打2星,要加油的打一星,并再次巩固。这样,就能把生字的掌握落到实处。
第二,讨论问题。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所考虑,设计好能够贯穿课文的主问题,能够能起孩子讨论,展示自我不同见解的主问题。如我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收了老山羊的白菜后,小白兔和小灰兔又是怎样做的呢?你更喜欢谁呢?”《四个太阳》则围绕一个主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呢?为什么?”一个问题出来,让学生单独地进行思考,那么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全面。这时,“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下子,全班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某些不爱动脑的学生也进行思考、讨论,而且集思广益,经过讨论后,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更精彩。
虽然,刚开始尝试小组合作,看似会影响一些教学进度,课堂上看似会有些杂乱,老师看似会有些辛苦,但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试想一下,为了孩子的后续发展,为了孩子的持續性发展,眼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洒下汗水,必定会有收获!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开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