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一年来,我校教研组开展了“诗画互动”教学课型的研究,在古诗教学中注入了诗情画意,为古诗教学另辟了蹊径。
古诗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平面直线圆勾勒出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小学生学生阅历浅、阅读量不大,要让他们从精炼、跳跃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中之情更是难点。因此,借助直观的材料手段或学生生活资源,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使学生在头脑中或纸上、补充组合再创造诗的表象,从而在古诗教学中“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诗画互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从文字到图像的加工过程,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课外活动促积累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诵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如结合早自修晨读“诗声琅琅”,开展诵读争星人人参与,古诗擂台主题队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提高古诗的积累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接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收集古诗,人手一本古诗成长本,把自学的古诗写在上面,还可以信手涂鸦,为古诗配插图,并把课堂中教学的古诗画下来,开展“诗情画意”的展版秀。看着自己用画笔把古诗给“画”了下来,学生既有了兴趣,也积累了古诗的表象,丰富了想象。
二、课堂教学重审美
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以为诗配画为契入点,积极引导学生感觉古诗中丰富的色彩,巧妙的组合无尽的画意,从而获得对诗的形象感悟,并把这一学习方法迁移于平时的古诗学习,获得更多、更美的体验。
1.身临其境欣赏美
古诗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间,诗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镜头加工而成,因而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释就能体会诗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赏画”吟诗,把诗景诗情统一起来,让作者当时的情感得以回归,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许多古诗描摹得美景正是孩子们身边伸手可摸的,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依依的美景;《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样童真浪漫的实景,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吗?
那么,何不在阳春三月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校园,杨柳拂堤的公园,让他们踏着贺知章老先生的足迹,追寻美丽的春风,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赏柳吟诗,再画柳赋诗,让学生的情感诉诸笔端,流淌在白纸上,不仅是拂堤的杨柳,更有烂漫的野花,小河的笑涡,翩飞的燕子,欢奔的孩子。古诗盎然的春意便跃然纸上,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此,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补充生活的情境,填补形象上的“空白”,学生对古诗就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从而身临其境诗中的情景。
2.营造氛围感受美
许多诗描绘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体中鲜艳的色彩、典雅的音乐,把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形成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诵古诗来。如我在古诗课堂尝试了一个游戏“赏画吟诗”。让孩子们像古代的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国画,有的是写实的照片,但却以强烈的畫感引起孩子与诗人的共鸣。如几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枝探出围墙的红杏,学生迫不及待地背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到含苞欲放的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些车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孩子们眼前,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内敛的孩子却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你看,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怎能不心醉其情?
3.拓展意境想象美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是呀,“诗画互动”的教学正是以“画”为契入点,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这幅画,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再创造的光彩。
在拓展古诗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我紧紧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这一问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碧绿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有的是卷起的尖角,有的是蜻蜓的飞机场,还有水珠在滚动呢!荷花有全开的,还有花骨朵的,有像八仙女翩翩起舞,还有青蛙在唱歌,小鱼在嬉戏,蝴蝶在飞舞……我们先不去问杨万里那天看到的荷塘是否真是如此,但可贵的是孩子们感悟诗意境的再创造。每学一首古诗,都问一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倡导学生吟诗作画,把古诗想象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画,融想象于画面,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对话和交流。
让古诗教学平中见奇,添之以情趣化,可以把画画融入古诗课堂,对于学生来说,画画既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了他们与古诗的距离,同进有助与学生理解古诗,感悟意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一种学习方式的同时,更为内心增添了一份情趣,一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诗画互动”课堂教学正如一池绿波荡开涟漪。让孩子们走进诗书画的环境,塑造优雅的气质,感受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感受更多的古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
古诗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平面直线圆勾勒出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小学生学生阅历浅、阅读量不大,要让他们从精炼、跳跃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中之情更是难点。因此,借助直观的材料手段或学生生活资源,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使学生在头脑中或纸上、补充组合再创造诗的表象,从而在古诗教学中“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诗画互动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从文字到图像的加工过程,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课外活动促积累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诵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如结合早自修晨读“诗声琅琅”,开展诵读争星人人参与,古诗擂台主题队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提高古诗的积累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接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收集古诗,人手一本古诗成长本,把自学的古诗写在上面,还可以信手涂鸦,为古诗配插图,并把课堂中教学的古诗画下来,开展“诗情画意”的展版秀。看着自己用画笔把古诗给“画”了下来,学生既有了兴趣,也积累了古诗的表象,丰富了想象。
二、课堂教学重审美
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以为诗配画为契入点,积极引导学生感觉古诗中丰富的色彩,巧妙的组合无尽的画意,从而获得对诗的形象感悟,并把这一学习方法迁移于平时的古诗学习,获得更多、更美的体验。
1.身临其境欣赏美
古诗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间,诗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镜头加工而成,因而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释就能体会诗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赏画”吟诗,把诗景诗情统一起来,让作者当时的情感得以回归,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许多古诗描摹得美景正是孩子们身边伸手可摸的,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依依的美景;《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样童真浪漫的实景,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吗?
那么,何不在阳春三月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校园,杨柳拂堤的公园,让他们踏着贺知章老先生的足迹,追寻美丽的春风,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赏柳吟诗,再画柳赋诗,让学生的情感诉诸笔端,流淌在白纸上,不仅是拂堤的杨柳,更有烂漫的野花,小河的笑涡,翩飞的燕子,欢奔的孩子。古诗盎然的春意便跃然纸上,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此,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补充生活的情境,填补形象上的“空白”,学生对古诗就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从而身临其境诗中的情景。
2.营造氛围感受美
许多诗描绘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体中鲜艳的色彩、典雅的音乐,把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形成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诵古诗来。如我在古诗课堂尝试了一个游戏“赏画吟诗”。让孩子们像古代的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国画,有的是写实的照片,但却以强烈的畫感引起孩子与诗人的共鸣。如几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枝探出围墙的红杏,学生迫不及待地背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看到含苞欲放的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些车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孩子们眼前,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内敛的孩子却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你看,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怎能不心醉其情?
3.拓展意境想象美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是呀,“诗画互动”的教学正是以“画”为契入点,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这幅画,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再创造的光彩。
在拓展古诗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我紧紧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这一问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碧绿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有的是卷起的尖角,有的是蜻蜓的飞机场,还有水珠在滚动呢!荷花有全开的,还有花骨朵的,有像八仙女翩翩起舞,还有青蛙在唱歌,小鱼在嬉戏,蝴蝶在飞舞……我们先不去问杨万里那天看到的荷塘是否真是如此,但可贵的是孩子们感悟诗意境的再创造。每学一首古诗,都问一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倡导学生吟诗作画,把古诗想象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画,融想象于画面,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对话和交流。
让古诗教学平中见奇,添之以情趣化,可以把画画融入古诗课堂,对于学生来说,画画既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了他们与古诗的距离,同进有助与学生理解古诗,感悟意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一种学习方式的同时,更为内心增添了一份情趣,一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诗画互动”课堂教学正如一池绿波荡开涟漪。让孩子们走进诗书画的环境,塑造优雅的气质,感受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感受更多的古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