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和突出人文性,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关怀。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并不尽然,不乏应试教育和工具、功利的痕迹在内,因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和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高中语文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文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文性对语文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性,因而应充分利用人文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文性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物,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而《课程标准》里的教育理念正突出了这一点:1.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3.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4.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教师层面
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得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道:“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毋庸置疑,这里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的培养重心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新课标下语文最本质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兰秀英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166。
[2]陈雪莹 从新课程目标透析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走向.教师之友,2009(2):14。
[3]高秀洁 高中课程标准下语文“双基”的人文性探析.现代语文,2012(1):15-16。
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高中语文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文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文性对语文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性,因而应充分利用人文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文性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物,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而《课程标准》里的教育理念正突出了这一点:1.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3.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4.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教师层面
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得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道:“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毋庸置疑,这里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的培养重心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新课标下语文最本质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兰秀英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166。
[2]陈雪莹 从新课程目标透析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走向.教师之友,2009(2):14。
[3]高秀洁 高中课程标准下语文“双基”的人文性探析.现代语文,201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