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师对语文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感悟。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可见语文课程被赋予了崇高的历史使命。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在各门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让学生感觉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快乐地学习语文。
一、“同学们,语文是为你的成长服务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喜欢和学生商量。”“同学们,我非常高兴能为你们服务!” 多么和蔼的态度,多么平易的风格,无怪乎他和学生的心总能和谐地连在一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我校上《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让学生看到了他最温和、亲切的笑容,然后就和学生拉起了家常:“我姓孙,孙悟空的孙,你喜欢孙悟空吗?”学生顿时异常活跃,情绪高涨,也不再紧张了。这堂课上得非常顺畅,十分出彩。课后孙老师直夸学生的素质好。其实特级教师的风采就表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在他的平平淡淡的几句话之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孙老师一见面就和学生亲切地交流,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倾心奉献的感情在课堂中涌动,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舒畅,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温馨的课堂上。孙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只有老师真正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见时,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课文”
语文课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有天文、地理、历史知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式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文。
在教《黄鹤楼送别》时,在组织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小组汇报时,有一组同学说:“我们先理解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有时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远不是几句话就能把诗的感情和意境说清楚的。”老师听了评价说:“你真是个小诗人,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感悟、心得,我为你有这样深的见解而感到高兴。”学生很满意地坐了下去,学习的劲头十足。另一组学生汇报:“我们是通过领悟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再来深入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意境的。因为诗歌我们一下子看不明白,我们借着课文的帮助,有利于把诗歌理解得更透彻。”老师不失时机地赞扬学生的策略好,能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再重点突破”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学生也高兴地坐下听课了。
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水平,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就应该体现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有的同学善于形象思维,我们就要引领他从形象走到抽象;有的同学善于逻辑分析,我们就要让他在千头万绪中寻找答案;有的同学善于画画,我们就要让他通过画画表达心声;有的同学善于表演,我们就要让他在表演中领悟人生,体验成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同学们,语文课没有标准答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必要“统一”标准答案。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要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回答。在教学《推敲》一課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用“推”,还是用“敲”呢?阐述理由。“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探究感悟课文,并将课文内容理解转化为各不相同的个性化语言。教师始终采取赞成鼓励的态度,不要求标准的答案,就会得到放飞学生个性的课堂。学生达到物我同一,激情飞扬、神思畅达的境界,课堂就会精彩纷呈,个性飞扬。
四、“同学们,说你心里想说的话”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概括来说,写作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而苏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训练,虽然习作体裁广泛,但是教师指导的成分多,学生的文章没有新意,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作文应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崇高情怀、平凡生活、现实佳景、幻想世界,无一不可入文;质询大师、评论经典、改写名作、感悟佳篇,样样皆出心田。只要教师真正愿意解除学生心灵的束缚,学生就一定能迸发出创造的热情。
尊重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一、“同学们,语文是为你的成长服务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喜欢和学生商量。”“同学们,我非常高兴能为你们服务!” 多么和蔼的态度,多么平易的风格,无怪乎他和学生的心总能和谐地连在一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我校上《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让学生看到了他最温和、亲切的笑容,然后就和学生拉起了家常:“我姓孙,孙悟空的孙,你喜欢孙悟空吗?”学生顿时异常活跃,情绪高涨,也不再紧张了。这堂课上得非常顺畅,十分出彩。课后孙老师直夸学生的素质好。其实特级教师的风采就表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在他的平平淡淡的几句话之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孙老师一见面就和学生亲切地交流,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倾心奉献的感情在课堂中涌动,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舒畅,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温馨的课堂上。孙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只有老师真正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见时,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课文”
语文课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有天文、地理、历史知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式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文。
在教《黄鹤楼送别》时,在组织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小组汇报时,有一组同学说:“我们先理解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有时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远不是几句话就能把诗的感情和意境说清楚的。”老师听了评价说:“你真是个小诗人,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感悟、心得,我为你有这样深的见解而感到高兴。”学生很满意地坐了下去,学习的劲头十足。另一组学生汇报:“我们是通过领悟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再来深入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意境的。因为诗歌我们一下子看不明白,我们借着课文的帮助,有利于把诗歌理解得更透彻。”老师不失时机地赞扬学生的策略好,能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再重点突破”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学生也高兴地坐下听课了。
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水平,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就应该体现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有的同学善于形象思维,我们就要引领他从形象走到抽象;有的同学善于逻辑分析,我们就要让他在千头万绪中寻找答案;有的同学善于画画,我们就要让他通过画画表达心声;有的同学善于表演,我们就要让他在表演中领悟人生,体验成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同学们,语文课没有标准答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必要“统一”标准答案。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要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回答。在教学《推敲》一課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用“推”,还是用“敲”呢?阐述理由。“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探究感悟课文,并将课文内容理解转化为各不相同的个性化语言。教师始终采取赞成鼓励的态度,不要求标准的答案,就会得到放飞学生个性的课堂。学生达到物我同一,激情飞扬、神思畅达的境界,课堂就会精彩纷呈,个性飞扬。
四、“同学们,说你心里想说的话”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概括来说,写作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而苏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训练,虽然习作体裁广泛,但是教师指导的成分多,学生的文章没有新意,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作文应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崇高情怀、平凡生活、现实佳景、幻想世界,无一不可入文;质询大师、评论经典、改写名作、感悟佳篇,样样皆出心田。只要教师真正愿意解除学生心灵的束缚,学生就一定能迸发出创造的热情。
尊重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