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应是最能吸引学生,给予学生情感激荡和心灵慰藉,让学生感知世界触摸人生的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合理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地鲜活起来。本文从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想象力、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启情让;创境;设疑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不愿意学并且学得很辛苦,而老师教得也辛苦。语文课本来是最能吸引学生、最能给予学生情感激荡与心灵慰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语文课堂充斥着枯燥乏味的说教,沉寂无声的听者。老师看似豪情激荡的讲解事实是内心的落寞,看似循循善诱实则内心已是冰凉。再看看那些本该是满脸阳光、充满好奇眼神的学生们,在这本应是畅游文学海洋的课堂里却是这番风景: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或目光呆滞,愁容满面。这是语文课吗?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恰当地艺术地处理语文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激发,让心与心碰撞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似乎缺少激情,不能用感情去感染学生,不能给予学生沉浸于文学的氛围。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我们所学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学生阅读鉴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实际就是与他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情与情激荡的过程,可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譬如,在阅读毕淑敏的散文《我的五样》时,我按照文本中的方式让学生写出自己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五样。客观地说我一开始很担心这样的课堂活动会变成一场学生间的嬉戏。本是关于人生思考的严肃话题如果以一场嬉戏结束这是可怕的。但似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小大人”们没有嬉戏,而是那样认真、郑重,负责地写下了自己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五样。答案很多,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如爱、亲情、友谊、理想、责任、生命、时间、尊严、宽容、勇气等,可以确信的是这些都是对生命中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在下一周的周记中很多同学说这是一堂让他们感受很深的语文课。他们喜欢这样的语文课,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人生的责任,明确了人生的目标。
二、创设意境,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想象的地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想象的火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努力使学生乐于想象。只有乐于想,才能激活思维,才能勤思,而勤思则自然获得丰富的想象。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讲解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近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设疑问难,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善于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给予学生思考的权利和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的切入点是合理的、准确的;设置的问题是大气的、开放式的。加上教师开放式的点拨,学生便有了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学生主动,课堂才会生动。设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提问和思考紧密联系,不会思考就不会提问,但思考是隐性的,提问能使它显现出来。通过问题,我们往往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时曾指出:“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这里叶老一针见血地指出,語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的方法,具有开启学生大脑、促进学生求知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素质大有学问。
在研习《论语》选修“君子之风”这一章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孔子看来,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君子和小人在利益得失面前有着怎样的表现?面对利益得失孔子及其弟子又有哪些表现?面对物质上的困境,普通人的反应是什么?孔子及其弟子又有着怎样的反应?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让学生正确理解了孔子的义利观,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一个安贫乐道、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领悟了孔子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而理解了儒家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语文课堂波光粼粼、流水潺潺,语文教师就要懂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让语文鲜活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在鲜活的语文课堂中燃起情感的火焰,迸射思维的火花,领悟生活的意义,感受文学的热度。何时能让学生领略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启情让;创境;设疑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不愿意学并且学得很辛苦,而老师教得也辛苦。语文课本来是最能吸引学生、最能给予学生情感激荡与心灵慰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语文课堂充斥着枯燥乏味的说教,沉寂无声的听者。老师看似豪情激荡的讲解事实是内心的落寞,看似循循善诱实则内心已是冰凉。再看看那些本该是满脸阳光、充满好奇眼神的学生们,在这本应是畅游文学海洋的课堂里却是这番风景: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或目光呆滞,愁容满面。这是语文课吗?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恰当地艺术地处理语文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激发,让心与心碰撞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似乎缺少激情,不能用感情去感染学生,不能给予学生沉浸于文学的氛围。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我们所学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学生阅读鉴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实际就是与他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情与情激荡的过程,可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譬如,在阅读毕淑敏的散文《我的五样》时,我按照文本中的方式让学生写出自己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五样。客观地说我一开始很担心这样的课堂活动会变成一场学生间的嬉戏。本是关于人生思考的严肃话题如果以一场嬉戏结束这是可怕的。但似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小大人”们没有嬉戏,而是那样认真、郑重,负责地写下了自己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五样。答案很多,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如爱、亲情、友谊、理想、责任、生命、时间、尊严、宽容、勇气等,可以确信的是这些都是对生命中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在下一周的周记中很多同学说这是一堂让他们感受很深的语文课。他们喜欢这样的语文课,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人生的责任,明确了人生的目标。
二、创设意境,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想象的地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想象的火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努力使学生乐于想象。只有乐于想,才能激活思维,才能勤思,而勤思则自然获得丰富的想象。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讲解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近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设疑问难,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善于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给予学生思考的权利和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的切入点是合理的、准确的;设置的问题是大气的、开放式的。加上教师开放式的点拨,学生便有了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学生主动,课堂才会生动。设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提问和思考紧密联系,不会思考就不会提问,但思考是隐性的,提问能使它显现出来。通过问题,我们往往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时曾指出:“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这里叶老一针见血地指出,語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的方法,具有开启学生大脑、促进学生求知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素质大有学问。
在研习《论语》选修“君子之风”这一章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孔子看来,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君子和小人在利益得失面前有着怎样的表现?面对利益得失孔子及其弟子又有哪些表现?面对物质上的困境,普通人的反应是什么?孔子及其弟子又有着怎样的反应?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让学生正确理解了孔子的义利观,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一个安贫乐道、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领悟了孔子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而理解了儒家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语文课堂波光粼粼、流水潺潺,语文教师就要懂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让语文鲜活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在鲜活的语文课堂中燃起情感的火焰,迸射思维的火花,领悟生活的意义,感受文学的热度。何时能让学生领略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