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课文三百多篇。虽然所选课文大多为文质兼美的范文,但相对于漫长的六年学习时间,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诱——激发动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个体需要受外部诱因的刺激而产生的。儿童正处于求知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如果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心理,适当地加以诱导,就定会打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心。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引路。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基于此,我设计开展了一项“故事竞猜”活动。活动前,由教师或学生选择好一个故事,并精心设计三个问题,在讲述故事后进行有奖竞猜(奖品为一张小书签、一本练习本等)。活动开展之初,主要由教师组织;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由学生轮流主持。
2.榜样示范。小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应努力为他们树立一些榜样。如教师示范——由教师向学生讲述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体会;学生示范——由高年级学生向低、中年级学生传授课外阅读的经验;相互示范——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
3.课内延伸。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因素,设悬置疑。如教完《少年王冕》,我设置如下悬念:少年王冕是如此勤奋好学,成年后的王冕又会成为怎样一个人?又如教完《海伦·凯勒》,我设置如下疑问:失明对海伦来说是何等的痛苦和艰辛,光明对她来说是多么的美妙与幸福。如果有一天海伦能复明,则她将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然兴趣顿生,努力寻找答案。
4.环境默化。我注意发挥环境的隐性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教室内张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人名言,在教室内开设图书阅览角,在黑板报开辟读物推荐栏等。
二、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在教学中,我还定期开设阅读指导课,重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策略,以利于学生自我操作,提高阅读效率。在指导时,我重点教会学生以下策略。
1.选择读物的策略。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简介、主要内容等,把握读物的几个“性”:思想性——选择内容正确、思想健康的读物,自觉抵制不健康读物的侵蚀;知识性——选择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读物;可读性——选择程度适宜且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读物。
2.摘记积累的策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指导中,我强调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课外摘记本,随时将阅读所得记录其中。同时指导学生将摘记本交流评比,以利于学生互相提高。现在,我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摘记本,每名学生都将她视为自己的心爱之物。
3.泛读精读的策略。泛读能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我在指导时,重点教会学生“一目十行”式的浏览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时粗略了解读物的大意及中心。泛读中,我还指导学生掌握“十目一行”式的琢磨阅读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式读书法,阅读时或圈或点,或画或评等。
4.读思结合的策略。“学而不思则罔”。在学生阅读时,我强调边读边思,读思结合。我要求学生每精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需提出三个问题。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疑书”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后,记录下自己产生的疑问甚至是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放——以“我”为主,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个性差异。我们应该在指导中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做课外阅读的主人。
1.创设选择读物的宽松环境。我将学校、班级、家庭三者结合。一是定期开放学校图书室。学校图书室藏书上万册,选择余地较大,较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二是设立班级图书阅览角。班内订阅了《儿童读物》、《故事大王》、《科技画报》等数十种读物,供学生课余选择阅读。三是开展个人藏书活动。教育学生积攒零花钱,购置自己喜爱的读物。据统计,班内人均藏书二十多册,个人藏书最多者近百册。同时,我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藏书交流,互通有无。
2.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调查学生的图书借阅卡,发现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有的爱看童话故事,有的爱看历史小说,有的爱看科技类图书……凡此种种,反映了学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我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选择的读物内容正确、思想健康,就决不轻易妄加干涉。
四、用——体验成功,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
给学生点“甜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是巩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措施。我注意设计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课外阅读之所得。如组织学生进行“我演故事”活动。我事先确定主题,让学生充分准备。活动中,表演者认真投入,观看者兴趣盎然,欢声笑语不断;又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我拟定具有辩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所得,旁征博引,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
适时地赞许与表扬,亦是引发学生内部动机的重要手段。如在课堂提问中,学生运用了课外阅读所得的词、句,我及时给予表扬;若学生在作文中能将课外阅读所得的词、句、段灵活运用,我就在评语中给予赞许。即使学生的运用还不够恰当,或者只是简单模仿,我也注意给予鼓励。
另外,我還着重指导学生写好读物推荐稿。我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写明自己推荐的理由或喜爱的原因。稿件经黑板报编委审评后刊于读物推荐栏。刊出后,由推荐者统计“响应阅读”人数。期末,根据录用稿件数及“响应阅读”人数进行评比。
总之,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如果趣字当头,导之于法,尊重个人,及时运用,学生就会乐读万卷书。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课文三百多篇。虽然所选课文大多为文质兼美的范文,但相对于漫长的六年学习时间,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诱——激发动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个体需要受外部诱因的刺激而产生的。儿童正处于求知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如果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心理,适当地加以诱导,就定会打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心。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引路。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基于此,我设计开展了一项“故事竞猜”活动。活动前,由教师或学生选择好一个故事,并精心设计三个问题,在讲述故事后进行有奖竞猜(奖品为一张小书签、一本练习本等)。活动开展之初,主要由教师组织;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由学生轮流主持。
2.榜样示范。小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应努力为他们树立一些榜样。如教师示范——由教师向学生讲述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体会;学生示范——由高年级学生向低、中年级学生传授课外阅读的经验;相互示范——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
3.课内延伸。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因素,设悬置疑。如教完《少年王冕》,我设置如下悬念:少年王冕是如此勤奋好学,成年后的王冕又会成为怎样一个人?又如教完《海伦·凯勒》,我设置如下疑问:失明对海伦来说是何等的痛苦和艰辛,光明对她来说是多么的美妙与幸福。如果有一天海伦能复明,则她将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然兴趣顿生,努力寻找答案。
4.环境默化。我注意发挥环境的隐性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教室内张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人名言,在教室内开设图书阅览角,在黑板报开辟读物推荐栏等。
二、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在教学中,我还定期开设阅读指导课,重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的策略,以利于学生自我操作,提高阅读效率。在指导时,我重点教会学生以下策略。
1.选择读物的策略。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简介、主要内容等,把握读物的几个“性”:思想性——选择内容正确、思想健康的读物,自觉抵制不健康读物的侵蚀;知识性——选择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读物;可读性——选择程度适宜且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读物。
2.摘记积累的策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指导中,我强调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课外摘记本,随时将阅读所得记录其中。同时指导学生将摘记本交流评比,以利于学生互相提高。现在,我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摘记本,每名学生都将她视为自己的心爱之物。
3.泛读精读的策略。泛读能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我在指导时,重点教会学生“一目十行”式的浏览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时粗略了解读物的大意及中心。泛读中,我还指导学生掌握“十目一行”式的琢磨阅读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式读书法,阅读时或圈或点,或画或评等。
4.读思结合的策略。“学而不思则罔”。在学生阅读时,我强调边读边思,读思结合。我要求学生每精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需提出三个问题。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疑书”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后,记录下自己产生的疑问甚至是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放——以“我”为主,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个性差异。我们应该在指导中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做课外阅读的主人。
1.创设选择读物的宽松环境。我将学校、班级、家庭三者结合。一是定期开放学校图书室。学校图书室藏书上万册,选择余地较大,较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二是设立班级图书阅览角。班内订阅了《儿童读物》、《故事大王》、《科技画报》等数十种读物,供学生课余选择阅读。三是开展个人藏书活动。教育学生积攒零花钱,购置自己喜爱的读物。据统计,班内人均藏书二十多册,个人藏书最多者近百册。同时,我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藏书交流,互通有无。
2.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调查学生的图书借阅卡,发现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有的爱看童话故事,有的爱看历史小说,有的爱看科技类图书……凡此种种,反映了学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我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选择的读物内容正确、思想健康,就决不轻易妄加干涉。
四、用——体验成功,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
给学生点“甜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是巩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措施。我注意设计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课外阅读之所得。如组织学生进行“我演故事”活动。我事先确定主题,让学生充分准备。活动中,表演者认真投入,观看者兴趣盎然,欢声笑语不断;又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我拟定具有辩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所得,旁征博引,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
适时地赞许与表扬,亦是引发学生内部动机的重要手段。如在课堂提问中,学生运用了课外阅读所得的词、句,我及时给予表扬;若学生在作文中能将课外阅读所得的词、句、段灵活运用,我就在评语中给予赞许。即使学生的运用还不够恰当,或者只是简单模仿,我也注意给予鼓励。
另外,我還着重指导学生写好读物推荐稿。我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写明自己推荐的理由或喜爱的原因。稿件经黑板报编委审评后刊于读物推荐栏。刊出后,由推荐者统计“响应阅读”人数。期末,根据录用稿件数及“响应阅读”人数进行评比。
总之,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如果趣字当头,导之于法,尊重个人,及时运用,学生就会乐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