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移情,万物有灵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文写作跟日常写作很不同,这是一种高难度的写作。如果想要在众多参赛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想获得国家级大奖,我以为必须要具备下列特点:新颖的选材,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精彩的表达。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加征文活动时,需要借鉴文学创作经验。在下文中,我将介绍一种经验:跨越物我界限,用儿童的纯真心灵,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灵性与情感。简言之,就是要向儿童学写作。
  科学家发现,4—6岁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6—8岁的儿童把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能活动的事物上,8岁以后开始把有生命的范围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更晚些时候才会明白,动物和植物才是有生命的。
  儿童个体意识发展的过程,重演了人类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这就是心理学上赫赫有名的儿童泛灵论。的确,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在纷繁无尽的自然面前,人类犹如一个好奇又无知的孩童。
  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说一个想要让自己的文字得到他人认可的人,他一定对世界有着深深的爱,对故乡、故人、挚爱的亲朋,以及对身边一切让他心灵得到滋养的东西,都温柔以待。这些原本无知无感,或者只有生存本能的东西,一旦被用心复活、用情渲染,就会唤醒读者强烈的共情。
  一位叫刘亮程的作家,就以自己居住生活的村子为模型,写下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好文章。在他的笔下,村子里所有的物事,都在寂寞中坚持:斑驳的老墙,在坚持着要倒在我的屋子旁边;屋顶的大鸟,等我午夜起夜回屋入眠后惊起、鸣叫;歪脖子的榆树,欠着身子伸长脖子眺望我风尘仆仆地回归;娇艳的野草花,则在我扭头看她们时,一时间全都“哗”的一声,把笑容撒了满山满坡……
  若是懂得万物有灵,就应该向儿童学习写作,让自己始终保持好奇、纯真、友爱、痴迷。比如对往事的回想可以这样写:
  我想起了外公外婆居住的有些颓败的老屋,我记起了父亲牵我的手走过的村道街巷,我惦念着霏霏春雨中的野菜与野笋,我回忆着烈日当空的麦地与稻田的温度,我眼前升腾着给爷爷奶奶上坟的青烟,耳畔回响着马厩牛栏里那些或沉默或喧哗的牲畜。
  一切似乎都在眼前,一切仿佛还能清晰地触碰到:外婆猪圈的母猪,生下来一头小象模样的小猪,它已然没有了呼吸,粉嫩粉嫩的,躺在厨房的泥地上……
  还有更加神奇的事:母羊产了死羔很沮丧,乡亲们把死羊的皮披在另外一头小羊上,唤醒了母羊生命的活力,母爱重新有了价值……
  跨越物我的界限吧,这样的选材与表述,会像一双温柔的手轻抚读者的心。
  下面再举一个熟悉的动物——狗,谈谈以狗为题材的征文创作。
  首先,要知道,狗事即人事,即要把狗介入人事之中。
  我们写狗,最终是为了写人。或是人狗交织,或是写狗就是写人。所以,即使是不与人交集的狗故事,或者略与人交集的狗情狗事(比如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或者前几年红极一时的杨志军的《藏獒》),最终,也是在表达人心人性、人情世故。因为假如纯粹写狗,写狗的成长、挫折、觅食、交配、争斗、衰老或死亡,从中若是看不出人的投影,那狗与我们何干呢?分明是两个物种呀!
  其次,必须设计动人的情节。
  我们以第19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作品《有一条牧羊犬叫“黑妞”》为例,那条叫黑妞的德国黑贝,因主人的过失而遭遗弃,这个情节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在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因父母的过失,导致婴儿被弃或者孩子被闷死、热死、冻死、饿死、虐死的悲剧一再出现,故而这个情节很有张力,它很容易迁延成因监护人的失误而引发悲剧。
  还有就是这条狗的委屈。血统高贵的狗,为了生存,竟然也到垃圾堆中觅食,一改“不食不洁食物”的习惯,好像在替“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做证。
  还有就是狗的忠诚,即使吃了服务区小姑娘的包子,即使知道小姑娘的善心,也丝毫动摇不了它对主人的思念;哪怕成为癞皮狗,也要追隨主人而去。
  此外,即使是一些似乎漫不经心的细节,也要处理到位。比如,它的名字就意味深长,“黑妞”,难道不是农村里健康活泼野性十足的女儿的名字吗?那样严酷的环境:凶猛的野兽、成群的野狗、不怀好意的人们、让多少狗丧生的猎枪和吉普车,构成了一个绝命大逃杀。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啊!
  文章临近结尾,掀起了感情的高潮,作者的处理很巧妙。请看下文:
  现在的黑妞,肮脏不堪,浑身溃烂,身上处处暗红的血痂。简直快成一条癞皮狗了,当初黑亮的皮毛,东一块西一块脱毛。女人几乎是号啕大哭,紧紧地搂着它;男人也含着眼泪,不停地抚摸它。
  黑妞浑身打着战,用力撑着,它开心极了,用力地摇着尾巴,一下又一下,一下又一下。它仰着头,久久地望着主人,眼睛依然明亮有神,饱含着喜悦和希望,深情地凝望着。
  那么,一段狗故事,如何与征文的主题切合呢?
  作者在文章结尾,自然而然地带出了需要表达的主题。再请看:
  天性和智慧告诉它:就在这一带山野守望吧,总有一天,主人会再来的!
  你知道这凝望里,有多少委屈和心痛啊!
  黑妞那双黑亮的眸子里,滚下两行晶莹的眼泪。
  征文主题“守望”,在这里成了一条狗真真切切的守望,这是期盼,是信任,是坚贞,是难得一见的坚韧与纯洁,更是人类难以具备的崇高的气节。
  也许有人会觉得好奇:这么好的故事,我怎么听不到呢?
  其实,怎么会听不到呢?假如你有一双善听的耳朵,这类故事时时处处都有呢!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会,我有幸参加。会上,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晨元老师,也说了一个好听而伤感的狗故事。
  “那条很漂亮的大狗‘苏联红’,从小被单位领来喂养。该犬体形高大,凶猛好斗,智商极高,最适合看家护院。单位里的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他,管它叫‘柱子’。柱子很重情意,对单位每个人都非常亲热,它一定以为自己是大家的孩子。晨元老师更是爱它,常常给它肉吃,还用铁链拴上,带着小牛犊一般的柱子去撒野,兜风。每回,柱子都兴奋得难以抑制,以至于后来,一听到铁链声,就把头撞得铁门哐哐响。   “可也有人不喜欢它,每次见面,总是冷着脸骂它:‘狗东西!’
  “后来,北京城颁布的养犬新规,严禁养猛犬。柱子被迫离开北京,它去了看门人老孟的老家河北农村。
  “我们都不忍心与柱子离别,但是,它终究还是得离开啊!”
  “后来呢?”我问。
  “后来,也许是不能适应那边的生活,也许是太饿了吧,它吃了一只吃了药的耗子,柱子也就很痛苦地被毒死了!”晨元老师回答。
  “柱子非常漂亮,高大威猛,站着齐腰高,后腿人立过人头。精神十足,两耳尖尖,浑身漆黑,四蹄金黄,很重感情。本来是可以留下的,唉!可惜了一条好狗啊!”十五年前的往事,仍然让晨元老师感叹唏嘘。
  我心里一动:“柱子本是一条狗;可是,如果我们有些人,心胸狭隘,情感冷漠,手段卑劣,他们倒真是‘狗东西’!”
  感人的作文,源于我们的生活,也源于自己善感的心灵。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想让自己在征文活动中获奖,同学们务必保持着对世事的好奇,眼睛要盯着,耳朵要竖着。再平淡的生活,也从不缺乏好听的故事;就算所有的人都成为作家,也写不完精彩的生活。
  【附录】
  有一条牧羊犬叫“黑妞”
  ◎陈予恬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高一(15)班
  那条叫“黑妞”的德国牧羊犬在奔跑,它飞快地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尽管它腿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尽管它已经气喘吁吁吐着长舌,可它仍然在拼命地跑着。
  黑妞身后,一辆吉普车穷追不舍,引擎轰鸣,发出猛兽般急促的低吼。车窗里伸出黑洞洞的枪口,子弹一发接一发地擦过它的身体。每次“噗”的一声轻响,黑妞就打一个寒噤,它迅速蹿入玉米地,隐没在暮色苍茫的群山之中。
  在一个地势高迥的山冈,黑妞驻足四顾,然后伏在茂密的草从。看那辆吉普车在公路上慢慢行驶了一段路,终于沮丧地离开了。它并不急着出来,扭头用舌头一下一下地舔舐伤口。
  多少天没有吃过东西了,黑妞已经记不清了。它精瘦,条条肋骨凸起,仿佛只剩一副皮囊。它很想念主人,想念以前的生活,饿了有狗粮,困了可以在柔软干净的窝里睡觉。而现在,到处都是危机,捕兽的铁夹,灭鼠的毒饵,浑身散发着恶臭的野兽,成群结队的野狗,而最恐怖的是吉普车。
  黑妞是一条忠诚的德国牧羊犬,一年前,主人登庐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加油吃饭。男主人喝了酒,换女主人开车。因为接到家里孩子生病的电话,匆忙之际把狗丢下了。
  一到家,女主人带孩子上医院,男主人就立刻开车返回寻找黑妞。可是,四野茫茫,哪儿有狗的痕迹呢?
  被遗忘的黑妞,到处流窜,寻找主人。好几次险些被车撞死。公路上车来车往,可是没有一辆是它所等待的。
  黑妞血统高贵,起初对垃圾堆不屑一顾,不承想饿急了,也只好光顾。可附近的野狗成群结队,用凶悍的咆哮和狠厉的尖牙迎接它。后来,只在夜深人静,黑妞才悄悄来到刺鼻的垃圾中找食。
  几天前,服务区一个小姑娘想要收养黑妞。黑妞吃了小姑娘给的包子,但还是决定不跟小姑娘走。
  黑妞耳朵支棱着,保持着警惕。它太累了,舔了几口草叶上的露水后,眯起眼睛,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一年多以来,他几次三番驾着车在这一带寻找,却始终不见黑妞的踪影。男人痛悔不已,女人不停地抱怨自己。近400个日日夜夜,他们睡不安寝,食不知味,有时噩梦连连,梦见黑妞被轧死,被毒杀,被打死。
  夫妻俩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黑妞。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寻找,在酸楚的绝望里,他懒洋洋地回程了,在一个盛开着雪白芦花的山坳歇息时,黑妞出现在山野的风景中。
  是黑妞,如一股迅疾的旋風,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尽管它身上尽是污秽物,尽管它精瘦精瘦的,尽管它趔趄跌倒,但它那喉咙底的呜咽,像一个孩子的哭泣。
  男人飞奔而来,女人紧随其后,两个人,一条狗,一家人就在庐山下的小山冈团聚了。
  现在的黑妞,肮脏不堪,浑身溃烂,身上处处暗红的血痂,简直快成一条癞皮狗了,当初黑亮的皮毛,东一块西一块脱毛。女人几乎是号啕大哭,紧紧地搂着它;男人也含着眼泪,不停地抚摸它。
  黑妞浑身打着战,用力撑着,它开心极了,用力地摇着尾巴,一下又一下,一下又一下。它仰着头,久久地望着主人,眼睛依然明亮有神,饱含着喜悦和希望,深情地凝望着。
  天性和智慧告诉它:就在这一带山野守望吧,总有一天,主人会再来的!
  你知道这凝望里,有多少委屈和心痛啊!
  黑妞那双黑亮的眸子里,滚下两行晶莹的眼泪。
其他文献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疫情未去,毕业已到。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有人惊呼“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了。面对困境,大学生们尝试突破。考研、考公务员人数骤增,清华、北大的优秀毕业学生去街道办工作,零元薪酬就业成了新的求职方式。  有人说:需要更优秀,才能在激烈角逐中胜出;  也有人说,要善于发掘特长,更要善于展示特长;  还有人说,要调整心态,降维应聘,今天俯下
期刊
生命中常有许多无奈与惋惜,也包含了无数困倦与疲怠。被落寞和凄楚环绕的每一天,该如何坚守本心,修心如莲?怀着这份崇敬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  书叫《平凡的世界》,书里的内容正如其名,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这里住着一群平凡的人。  孙玉厚是个普普通通又一贫如洗的庄稼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要说高的盼头,无非是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子女有个好归属;孙少平是个高中毕业就来到黄原城的揽工汉,只能在白天繁重的劳动后
期刊
“整本书阅读”学习成果(二)  编者按:本期展示的是《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阅读札记,由两位老师和两名同学共同呈献。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士,他们属于贵族,只是这个贵族比较特殊,没有封地,没有家臣,只是一种身份而已。他们受过属于贵族的教育,这使他们拥有了不同于平民的才学和智慧,又因为一无所有,他们被逼迫只能去周游各国,凭借自身的才学智慧去博取功名。这种特殊的身份,让他们具有独立的
期刊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这段话,是国立西南聯大纪念碑碑文中的一段,是当初为了准备《金岳霖先生》一课而摘录的,这节课自己已经上过不止一遍,可每
期刊
除夕的午后,军营旁边的“唯美照相馆”显得特别冷清。  街巷人迹全无,唯有一片一片鹅毛雪花,密密地飘着,不时被呼啸的北风卷起,吹向黑沉沉的空中和空荡荡的雪地。  遠处的鞭炮连绵炸响,此刻却出现了长久的寂静。  “砰!砰!砰砰砰!”  照相馆的卷闸门,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敲门声。  店里,正在闭目养神的老板,被这巨大的声响惊醒,整个人像被针刺似的一耸。他连忙站起身来,扶着椅子把手,撑着身体,伸出手去够
期刊
在苏俄文学中,能激起我多次阅读欲望的只有一部作品,这就是康斯坦丁·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有精神的深度与高度,那里浸润着俄罗斯苦难的大地和大地上苦难的人们。20世纪50年代初期,《金蔷薇》被译介到了中国,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珍贵的尘土》是其开卷之作,在全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地位。  初读时,觉得遇上了一种罕见的文本结构,一个几乎不能叫爱情的爱情故事——夏米的金蔷
期刊
何谓详写?即把能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素材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何谓略写?即把那些虽与中心有关联,但没必要详写的素材进行有目的的概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共有四个标准,分别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豐富”所涵盖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以及“有创新”所包括的材料新鲜等,均与素材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可见高考作文中用材之举足轻重。但是高考
期刊
文章写完之后,通过修改进行升格,其中有两个关键:一是找到“格”在哪里,即阅卷老师比较看重的得分点在哪里;二是自己通过努力能达到的高度在哪里。只有把握住这两点,作文升格才是可望又可即的。  一般来讲,阅卷老师乐意给高分的文章,通常在如下三个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亮点。  想法 就是文章的观点,作者的思想。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高中生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思辨色彩,这样的文章才会有“启发性”。不幸的是,
期刊
好作文必须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叙哪些真事,说什么样的真话,诉怎样的真情,这些可大有讲究。  根据我的经验,学生作文最好不要过多地叙述社会阴暗面的“真事”,说负气、泄气、意气用事的“真话”,诉不理性、不健康的“真情”。  为什么呢?  首先,是认识水平所限。  当今社会,乱象纷呈,成因复杂,千头万绪蕴藏其中,缠绕夹杂,诸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发发牢骚没有什么意义,一味批评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选录了柳永词两首,一首为《雨霖铃》,一首为《望海潮》,均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柳永是慢词的开山鼻祖,享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在必修教材中能够入选两首词,足见其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但是最初给学生讲授这两首词,我都是立足于分析其典型的景与情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知人与论世的关系等,却忽略了两首词的共同特点——点染手法,而这或许是解读这两首词的最佳突破口。于是在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