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已成为很多人的经验,并非新课题,也非高精尖的学术命题。奇怪的是,在中学阶段,它似乎成了教学难题,不得不翻来覆去地重申。
比起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读写结合”实施比较扎实,从模仿开始,借助阅读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容易见效。而离高考越近,“麻烦”越多,功利的教学使然。学生的脑袋被埋进烦琐的条件反射式的强化训练,很难在阅读中获得启示并积累经验。中学阶段“读写结合”的经验,可能更多地发生于个人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尝试。
单元教学或专题教学中,学生读了某类文体或某类题材,作文就练习某种文体,或是去写类似题材,这是一种结合方式。多年来,教学一般也用这种方式。现学现练,模仿照搬,简便易学,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最低学习需求。不足的是,学生的阅读局限于教科书,“结合”比较机械、呆板,很难有思维品质的提升。不能不承认,多年的读写结合效率不高。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深入地研究实践,可能会发现一些超出教学预设的现象。不是读写结合的思路有问题,而是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视角。
读写结合,往往在于个人的感悟。阅读量较大的学生,对单元或专题的阅读,会有一些个人判断。他能发现阅读材料中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篇文章的开头别出心裁,我应当学学这样的出其不意、干净利索;这个过渡段落如同拉开新的帷幕,我上一次的作文,可以学习作者的手法再修改一下;这篇文章以一组发问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见解,如果我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会有更多元、更开阔的思路;这篇文章的节奏如此从容,“慢”,反而有力……
学生阅读,往往只要能看到作品有某一点与自己的思想情感契合,便如同觅得知音同道,拥有作文的自信。学生会特别在意这样的阅读经历,并努力把它运用到表达中。在阅读中找到与心灵契合的表达,他会惊叹:原来,在某个时代,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人和我一样有这方面的发现,而且也用了相似的表达形式!他会因此兴奋,发现自己的思考和这个人一样,认为自己的表达同样有价值;而且他会学习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在这样的阅读中,他有可能越来越自信,越发爱阅读、爱写作。
“读”,要有个人的发现和感悟。课堂上,每个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体悟不可能相同。如果读出的都是“告诉”的,没有个人的思考和发现,那么写出的也差不多都是“告诉”的。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批判性思维,必然导致千人一面。那样的“结合”,价值非常有限。这也是让教师感到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
曾有学生回忆初中读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自责:“我自己呢?难道我一点也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也是经常让你们到我的花园浇水以此代替学习吗?当我想钓鳟鱼的时候,我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假吗?”这位学生认为作品有了这段话,才真实,才更有分量。如果韩麦尔先生的反思只针对学生,针对群众,就显得缺乏说服力,也不真实。——这个“点”,教师解读文本时并没有讲到,但这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告诉他:这才是真实的韩麦尔,这才是作品的精华。一些教师在经典作品教学中并不注意学生的发现和经验,永远以教参为准绳。但是这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比较和判断,所以他读《最后一课》,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如果韩麦尔先生只批评学生和市民而不反思,作品的力量会削弱。这一点是他的深入思考所得,他以后的写作也会有这样的“寻根究底”。这就是语文课期待的感悟,也是我们期待的“结合”——一时未必看得出、用得上,但是见多识广,潜移默化,成为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正途。所谓多读书,不是为了建设知识仓库,而是要提升思维的质量,积累经验和方法。
“读”的内容能激励学生,学生才可能明确找到什么可以“合”。观察中小学的读写结合,我感到,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单元或专题材料的规定性。多数教师不得不“随文写作”,而要让学生“随”的“文”却未必合适,或是内容乏味,或是手法单调,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如果没有阅读激情,表现不出趣味,却要让学生去“结合”,那么,学生至多也就是应付而已。
按照目前的读写结合模式,很多学习材料没法结合。比如,教科书中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怎么结合?前人讲作文,差不多都谈“多读书”,毕竟“书”全是前人的“作文”,而且是优秀作文。司马迁的《史记》只有52万字,影响了几十代人,不仅是史学作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鸿门宴》是怎样叙述的?背景错综复杂,形势危急,双方阵营互相渗透,刘、项与谋士的关系,幕后操纵者的谋划与武夫的前台表演……那么复杂的事件,惊心动魄,头绪理得清清楚楚。有教师耐心地用两三节课把全课的“文言知识”全部细细梳理一遍,学生口译通畅,他就觉得任务完成了。他的“结合”特别实在,就是考试。难得有教师讲一讲《史记》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也不会和作文有什么勾连。这样的教学属于浪费,多历年所,糟蹋经典,败坏趣味。
和上述《史记》教学的“待遇”一样,中学文言文教学浪费也极大。无数教师在三年高中教学中,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区分句式和一词多义,把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背诵名句或段落,真是买椟还珠、暴殄天物。有一位老教师教《陈情表》,两节课,字词句教得烂熟。其他的有没有要教的?回答说“有可能考到的全梳理过了”。这种指导,怎么“读写结合”?这位教师自称有二三十年教龄(大概只能算“考龄”),在他眼里,所有的古文,都是基础知识,仿佛全部古代文化文明,就是捣鼓出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文字知识。至于怎样委婉地拒绝,怎样不失体面地请求谅解,怎样细细地陈述原委,怎样达到言说的目的,等等,都因为“考不到”,所以不要教。真实的原因,是他当年就没看懂,所以根本不会教;或者他自己是个对作文教学一窍不通的外行,因此只会空喊“结合”。他个人没能从阅读中获得启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的智慧。再换个角度观察,如果他不这样死抠字词句而讲章法,可能会有人评价他“大而化之”——确实有教师质疑“用那么多时间讲章法和鉴赏,学生学不到东西”。处在考试文化中,有些教师早就不读书了。他自己看不出好处与门道,你让他怎么教作文?
同樣,中小学语文,有那么多首诗歌,也很难见“结合”。哪个少年没被诗歌打动过?用自己的心去读诗,读给自己听,怎么可能一点都不为所动?除非教师的教学低级。长期以来,考试作文的“诗歌除外”把诗教传统窄化为“默写名句”,连“结合”的资格也没有了。
对“读写结合”,教师是不是应当有一些属于个人的深入思考?现时的作文任务,往往都比较大,宏图伟业,经世济民,立德树人,作文仿佛诵经刻经,“结合”的也多是大文大言。可是,在阅读一个专题或者一个具体文本时,有许多可以“结合”的基本要素被忽略了。讲“实用”,有利益和目的,作者要达到某个目的,要用一定的方法去表达,这就是为用而写。因为是“实用写作”,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得接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属于“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那么,是不是完全没有自由?不一定。你的思考,你选择的形式,你选择的表达风格,你说话的分寸,都需要自己把握。或者更开放一些,对一种观念或意见,你可以反对、否定,你要展示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智慧,有理有据有节。如果让我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我虽然身体力行劳动大半生,却未必会鹦鹉学舌,“顺竿子爬”,而是会对这个提法做一定的演绎推导。我有可能质疑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究竟是哪些人引导青少年鄙视劳动,怎样批判那些反文明进步的谬论,缺乏真情实感的演讲有哪些危害,对学生语文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我还会思考,那个“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哪些学习内容“结合”出来的,这样的作文任务对语文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干扰,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误解,等等。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世世代代,人民靠劳动生存,没有谁号召他们“热爱劳动”,也没有谁要求他们“从我做起”。无法想象,春秋时代或唐宋年间,会有一群农民在地里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因此,教这样的“实用写作”,对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没什么作用,只会教他说说大话套话,参加校园朗诵表演。如果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做那样的作文,中小学生当然会觉得作文难。这里想要说明的是,那样的作文任务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培育真情实感,价值很有限,而值得学生关注和探索的东西很多。要让语文学习材料成为学生的写作资源,教师个人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
怎样“读写结合”,教师自身要提高这方面的修养。弟子不必不如师。事实上,一些学生的读写,已经走到教师前面去了。
比起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读写结合”实施比较扎实,从模仿开始,借助阅读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容易见效。而离高考越近,“麻烦”越多,功利的教学使然。学生的脑袋被埋进烦琐的条件反射式的强化训练,很难在阅读中获得启示并积累经验。中学阶段“读写结合”的经验,可能更多地发生于个人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尝试。
单元教学或专题教学中,学生读了某类文体或某类题材,作文就练习某种文体,或是去写类似题材,这是一种结合方式。多年来,教学一般也用这种方式。现学现练,模仿照搬,简便易学,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最低学习需求。不足的是,学生的阅读局限于教科书,“结合”比较机械、呆板,很难有思维品质的提升。不能不承认,多年的读写结合效率不高。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深入地研究实践,可能会发现一些超出教学预设的现象。不是读写结合的思路有问题,而是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视角。
读写结合,往往在于个人的感悟。阅读量较大的学生,对单元或专题的阅读,会有一些个人判断。他能发现阅读材料中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这篇文章的开头别出心裁,我应当学学这样的出其不意、干净利索;这个过渡段落如同拉开新的帷幕,我上一次的作文,可以学习作者的手法再修改一下;这篇文章以一组发问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见解,如果我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会有更多元、更开阔的思路;这篇文章的节奏如此从容,“慢”,反而有力……
学生阅读,往往只要能看到作品有某一点与自己的思想情感契合,便如同觅得知音同道,拥有作文的自信。学生会特别在意这样的阅读经历,并努力把它运用到表达中。在阅读中找到与心灵契合的表达,他会惊叹:原来,在某个时代,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人和我一样有这方面的发现,而且也用了相似的表达形式!他会因此兴奋,发现自己的思考和这个人一样,认为自己的表达同样有价值;而且他会学习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在这样的阅读中,他有可能越来越自信,越发爱阅读、爱写作。
“读”,要有个人的发现和感悟。课堂上,每个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体悟不可能相同。如果读出的都是“告诉”的,没有个人的思考和发现,那么写出的也差不多都是“告诉”的。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批判性思维,必然导致千人一面。那样的“结合”,价值非常有限。这也是让教师感到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
曾有学生回忆初中读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自责:“我自己呢?难道我一点也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也是经常让你们到我的花园浇水以此代替学习吗?当我想钓鳟鱼的时候,我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假吗?”这位学生认为作品有了这段话,才真实,才更有分量。如果韩麦尔先生的反思只针对学生,针对群众,就显得缺乏说服力,也不真实。——这个“点”,教师解读文本时并没有讲到,但这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告诉他:这才是真实的韩麦尔,这才是作品的精华。一些教师在经典作品教学中并不注意学生的发现和经验,永远以教参为准绳。但是这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比较和判断,所以他读《最后一课》,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如果韩麦尔先生只批评学生和市民而不反思,作品的力量会削弱。这一点是他的深入思考所得,他以后的写作也会有这样的“寻根究底”。这就是语文课期待的感悟,也是我们期待的“结合”——一时未必看得出、用得上,但是见多识广,潜移默化,成为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正途。所谓多读书,不是为了建设知识仓库,而是要提升思维的质量,积累经验和方法。
“读”的内容能激励学生,学生才可能明确找到什么可以“合”。观察中小学的读写结合,我感到,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单元或专题材料的规定性。多数教师不得不“随文写作”,而要让学生“随”的“文”却未必合适,或是内容乏味,或是手法单调,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如果没有阅读激情,表现不出趣味,却要让学生去“结合”,那么,学生至多也就是应付而已。
按照目前的读写结合模式,很多学习材料没法结合。比如,教科书中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怎么结合?前人讲作文,差不多都谈“多读书”,毕竟“书”全是前人的“作文”,而且是优秀作文。司马迁的《史记》只有52万字,影响了几十代人,不仅是史学作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鸿门宴》是怎样叙述的?背景错综复杂,形势危急,双方阵营互相渗透,刘、项与谋士的关系,幕后操纵者的谋划与武夫的前台表演……那么复杂的事件,惊心动魄,头绪理得清清楚楚。有教师耐心地用两三节课把全课的“文言知识”全部细细梳理一遍,学生口译通畅,他就觉得任务完成了。他的“结合”特别实在,就是考试。难得有教师讲一讲《史记》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也不会和作文有什么勾连。这样的教学属于浪费,多历年所,糟蹋经典,败坏趣味。
和上述《史记》教学的“待遇”一样,中学文言文教学浪费也极大。无数教师在三年高中教学中,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区分句式和一词多义,把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背诵名句或段落,真是买椟还珠、暴殄天物。有一位老教师教《陈情表》,两节课,字词句教得烂熟。其他的有没有要教的?回答说“有可能考到的全梳理过了”。这种指导,怎么“读写结合”?这位教师自称有二三十年教龄(大概只能算“考龄”),在他眼里,所有的古文,都是基础知识,仿佛全部古代文化文明,就是捣鼓出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文字知识。至于怎样委婉地拒绝,怎样不失体面地请求谅解,怎样细细地陈述原委,怎样达到言说的目的,等等,都因为“考不到”,所以不要教。真实的原因,是他当年就没看懂,所以根本不会教;或者他自己是个对作文教学一窍不通的外行,因此只会空喊“结合”。他个人没能从阅读中获得启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的智慧。再换个角度观察,如果他不这样死抠字词句而讲章法,可能会有人评价他“大而化之”——确实有教师质疑“用那么多时间讲章法和鉴赏,学生学不到东西”。处在考试文化中,有些教师早就不读书了。他自己看不出好处与门道,你让他怎么教作文?
同樣,中小学语文,有那么多首诗歌,也很难见“结合”。哪个少年没被诗歌打动过?用自己的心去读诗,读给自己听,怎么可能一点都不为所动?除非教师的教学低级。长期以来,考试作文的“诗歌除外”把诗教传统窄化为“默写名句”,连“结合”的资格也没有了。
对“读写结合”,教师是不是应当有一些属于个人的深入思考?现时的作文任务,往往都比较大,宏图伟业,经世济民,立德树人,作文仿佛诵经刻经,“结合”的也多是大文大言。可是,在阅读一个专题或者一个具体文本时,有许多可以“结合”的基本要素被忽略了。讲“实用”,有利益和目的,作者要达到某个目的,要用一定的方法去表达,这就是为用而写。因为是“实用写作”,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得接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属于“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那么,是不是完全没有自由?不一定。你的思考,你选择的形式,你选择的表达风格,你说话的分寸,都需要自己把握。或者更开放一些,对一种观念或意见,你可以反对、否定,你要展示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智慧,有理有据有节。如果让我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我虽然身体力行劳动大半生,却未必会鹦鹉学舌,“顺竿子爬”,而是会对这个提法做一定的演绎推导。我有可能质疑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究竟是哪些人引导青少年鄙视劳动,怎样批判那些反文明进步的谬论,缺乏真情实感的演讲有哪些危害,对学生语文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我还会思考,那个“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哪些学习内容“结合”出来的,这样的作文任务对语文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干扰,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误解,等等。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世世代代,人民靠劳动生存,没有谁号召他们“热爱劳动”,也没有谁要求他们“从我做起”。无法想象,春秋时代或唐宋年间,会有一群农民在地里演讲“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因此,教这样的“实用写作”,对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没什么作用,只会教他说说大话套话,参加校园朗诵表演。如果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做那样的作文,中小学生当然会觉得作文难。这里想要说明的是,那样的作文任务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培育真情实感,价值很有限,而值得学生关注和探索的东西很多。要让语文学习材料成为学生的写作资源,教师个人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
怎样“读写结合”,教师自身要提高这方面的修养。弟子不必不如师。事实上,一些学生的读写,已经走到教师前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