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微课程教育的契机源于一瞬间,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价值判断,抓住生活中每一个教育契机,真正做到“以生活为源、以发现为轴、以激趣为翼、以生命为本”,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与学习的教育情境,由小到大地开发实施丰富多元的各类班级微课程,引导幼儿去观察、质疑、探究,從而促进幼儿主动建构和主动学习。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全新认识,我们应当重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资源,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全面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于是教师借助生活资源的优势,尝试开发以幼儿为主体、适合本园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各类自主微型生成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活动要从孩子的身边出发。”鞋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现在鞋子的种类、款式、材料等各式各样。幼儿正处于生长的重要阶段,脚下的鞋子也会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更换。于是本文以《鞋子踏踏响》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借助幼儿周边的生活资源,以生活为本,组织与实施游戏化的微型课程教育活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就是教育。幼儿的世界绚烂多彩,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只有真正追随幼儿的兴趣,理解幼儿的行为,才能捕捉到教育活动的生成点。
观察:石头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把自己的小脚翘得高高的,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的新鞋子漂亮吗?”随后,石头就穿着带灯的鞋子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着,后面还跟着几个“仔细研究”的小家伙嘴里嘟囔着:“咦?会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育活动的资源,赋予生活事物于教育价值,根据教育内容,让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围绕“鞋子”,结合生活经验展开热烈讨论,并通过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教育活动的生成点,于是,一个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的灵活性教育活动“鞋子踏踏响”就产生了。
以发现为轴,尊重幼儿的需求,呵护班级微课程的生长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找找生活中的鞋子”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当教师捕捉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时,只有立足于幼儿的需求,用心浇灌,才能滋养生成课程这一株嫩芽,真正实现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目标。
(一)教师是幼儿随行的玩伴儿,要学会倾听陪伴
教师除了要为幼儿活动创设良好的心理和外界环境外,还应具有善于发现的心态与眼光,以赞许、认同、好奇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时捕捉、发现、引导幼儿生成活动的萌芽,从而更好地实现师幼互动、幼儿间的互动,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来到鞋店寻找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鞋子,有凉鞋、运动鞋、还有皮鞋和棉鞋。他们与找到的鞋子开心地拍照合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对鞋子的感觉。有的说:“这个毛茸茸的鞋子好舒服啊。”“哇,恐龙造型的跑步鞋,太炫酷了!”那么多的鞋子他们都叫什么名字?是谁穿的?又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开始寻求答案,教师自始至终尊重幼儿的需求,和幼儿一起观察各种鞋子、寻求答案、布置主题墙面等,教师乐于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用鼓励的目光和行动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
(二)教师是课程的支持者,要学会辨识梳理
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成为幼儿的伙伴,可以减少幼儿错误的行为,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思想或权威去影响幼儿,应该让幼儿自由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开展幼儿微课程的过程中,当幼儿由于经验和能力的原因遇到困难无法进一步发展时,教师要及时给幼儿提供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促进微课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参观鞋店时,幼儿听爸爸妈妈介绍各种鞋子的名字和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鞋子的兴趣。于是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鞋子的资料,合作完成主题调查表、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用图文记录的方式把相关信息带回幼儿园。孩子们争相介绍着自己带来的鞋子:“这双鞋子叫防火鞋,消防员叔叔灭火时穿的,不怕火哦!”“妈妈的高跟鞋漂亮吗?能发出哒哒哒的声响。”这些都可以变成学习的新资源。随着调查的深入,信息量也更加丰富,教师需要及时汇总梳理内容,并做好重点标注。教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归纳,形成幼儿学习轨迹的主题网络图,真实呈现了一条完整的主题线索,具体分为三大板块:“鞋子的家族”,让幼儿认识常见的鞋子,知道鞋子有很多种类和特点,感受鞋子的多样性;“我穿鞋子”,让幼儿学习给鞋子配对,知道鞋子的反顺,能自己熟练地穿鞋,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和鞋子做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以鞋子为媒介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学习认真地观察事物和大胆地讲述想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幼儿活动时间、场地、材料的提供者,还是幼儿活动的分享者、促进者,教师通过适时的介入和调控将幼儿的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观察是教师发现儿童兴趣、发展、个性和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微课程中,要注重观察的作用,及时了解幼儿的探究重点和产生的问题,充分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开放式提问、展示额外信息、投放额外材料等方式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
(一)开展多样的课程游戏化活动
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区域游戏是实施微课程最常用的活动方式。 科学区——鞋子的聚会
孩子们都带来了家中各种各样的鞋子,有棉鞋、运动鞋、凉鞋、皮鞋等,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带来的鞋子,叫什么名字,是谁穿的,还介绍了鞋子的鞋底、鞋頭和鞋舌在哪里。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鞋子,认识了鞋子的名称和结构,初步了解了鞋子的作用。
图书区——鞋子的故事
教师在图书区投放了各种关于鞋子的绘本故事,如《鞋子的咪咪》《红鞋子》等,孩子们一起翻阅着有趣的鞋子故事,知道了要做一个勤劳又善良的孩子,同时还懂得了讲礼貌的道理。
益智区——左鞋、右鞋碰一碰
教师将各种各样的鞋子投放在生活区中,初期幼儿只是根据鞋子的款式、颜色,帮它们配对找朋友。当教师提出每双鞋子都有一个笑脸,穿对鞋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张着嘴在笑。然后教师再将两只鞋子打乱,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帮助鞋子宝宝找回它的好朋友,变成一双完整的小鞋。
美工区——鞋子踏踏踏
美工区里孩子们会自主用蜡笔画一画、涂一涂,感受彩色鞋子的美丽。教师要适时新增颜料,孩子们把鞋子当作绘画工具,蘸一蘸颜料、印一印,惊奇地发现了鞋底的秘密,认识了不同鞋子的底纹,有波浪线、短直线、锯齿线、小圆形等。
(二)观察幼儿的精彩瞬间
1.游戏中的记录。最近“学习故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幼儿园教师都被“学习故事”的评价法深深地吸引。所谓“学习故事”,就是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哇时刻”,而教师该如何理解“哇时刻”呢?“哇时刻”就是表明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时刻,是儿童的行为或表现让教师或家长惊讶的时刻。因此,在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幼儿身旁安静地观察者,是“哇时刻”的记录者,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幼儿的精彩表现,还可以用视频、照片或者小便签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记录课程活动中幼儿的收获、表现给予他们更加全面、正确的评价。
2.游戏中的退位。对于教师来说,在观察幼儿探索游戏的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指导幼儿游戏的欲望。比如,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幼儿将求助的眼光投向你的时候,当幼儿因为材料或探究方式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学会退位。
(一)主题墙的创设
随着班级微课程逐渐深入,教师除了要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外,还要加强反思,注重回顾与分享。以环境创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面微课程主题墙,收集、展示幼儿的各类作品和成果,这样既有助于幼儿探究发现,又能帮助幼儿艺术创造,既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又能充分体现师幼之间的互动。
(二)家园共育的回顾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幼儿活动,实现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利用周围资源环境,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协助孩子做好“鞋子”的调查等。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将幼儿的学习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感受幼儿自身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共同为幼儿独特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添砖加瓦。
四、我们的思考
本次鞋子的微课程活动起源于幼儿的兴趣,经历了最真实的过程,产生了最有价值的课程,让幼儿用眼睛学会了观察、用小手学会了操作、用嘴巴学会了提问、用大脑学会了思考、利用空间学会了探索。幼儿感兴趣的微课程活动将幼儿平时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微课程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师幼共同呵护、浇灌中逐渐成长,愈加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全新认识,我们应当重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资源,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全面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于是教师借助生活资源的优势,尝试开发以幼儿为主体、适合本园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各类自主微型生成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活动要从孩子的身边出发。”鞋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现在鞋子的种类、款式、材料等各式各样。幼儿正处于生长的重要阶段,脚下的鞋子也会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更换。于是本文以《鞋子踏踏响》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借助幼儿周边的生活资源,以生活为本,组织与实施游戏化的微型课程教育活动。
一、以生活为源,追随幼儿的兴趣,萌发班级微课程生长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就是教育。幼儿的世界绚烂多彩,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只有真正追随幼儿的兴趣,理解幼儿的行为,才能捕捉到教育活动的生成点。
观察:石头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把自己的小脚翘得高高的,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的新鞋子漂亮吗?”随后,石头就穿着带灯的鞋子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着,后面还跟着几个“仔细研究”的小家伙嘴里嘟囔着:“咦?会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育活动的资源,赋予生活事物于教育价值,根据教育内容,让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围绕“鞋子”,结合生活经验展开热烈讨论,并通过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教育活动的生成点,于是,一个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的灵活性教育活动“鞋子踏踏响”就产生了。
以发现为轴,尊重幼儿的需求,呵护班级微课程的生长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找找生活中的鞋子”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当教师捕捉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时,只有立足于幼儿的需求,用心浇灌,才能滋养生成课程这一株嫩芽,真正实现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目标。
(一)教师是幼儿随行的玩伴儿,要学会倾听陪伴
教师除了要为幼儿活动创设良好的心理和外界环境外,还应具有善于发现的心态与眼光,以赞许、认同、好奇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时捕捉、发现、引导幼儿生成活动的萌芽,从而更好地实现师幼互动、幼儿间的互动,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孩子们和爸爸妈妈来到鞋店寻找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鞋子,有凉鞋、运动鞋、还有皮鞋和棉鞋。他们与找到的鞋子开心地拍照合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对鞋子的感觉。有的说:“这个毛茸茸的鞋子好舒服啊。”“哇,恐龙造型的跑步鞋,太炫酷了!”那么多的鞋子他们都叫什么名字?是谁穿的?又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开始寻求答案,教师自始至终尊重幼儿的需求,和幼儿一起观察各种鞋子、寻求答案、布置主题墙面等,教师乐于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用鼓励的目光和行动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
(二)教师是课程的支持者,要学会辨识梳理
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成为幼儿的伙伴,可以减少幼儿错误的行为,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思想或权威去影响幼儿,应该让幼儿自由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开展幼儿微课程的过程中,当幼儿由于经验和能力的原因遇到困难无法进一步发展时,教师要及时给幼儿提供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促进微课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参观鞋店时,幼儿听爸爸妈妈介绍各种鞋子的名字和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鞋子的兴趣。于是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鞋子的资料,合作完成主题调查表、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用图文记录的方式把相关信息带回幼儿园。孩子们争相介绍着自己带来的鞋子:“这双鞋子叫防火鞋,消防员叔叔灭火时穿的,不怕火哦!”“妈妈的高跟鞋漂亮吗?能发出哒哒哒的声响。”这些都可以变成学习的新资源。随着调查的深入,信息量也更加丰富,教师需要及时汇总梳理内容,并做好重点标注。教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归纳,形成幼儿学习轨迹的主题网络图,真实呈现了一条完整的主题线索,具体分为三大板块:“鞋子的家族”,让幼儿认识常见的鞋子,知道鞋子有很多种类和特点,感受鞋子的多样性;“我穿鞋子”,让幼儿学习给鞋子配对,知道鞋子的反顺,能自己熟练地穿鞋,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和鞋子做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以鞋子为媒介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学习认真地观察事物和大胆地讲述想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幼儿活动时间、场地、材料的提供者,还是幼儿活动的分享者、促进者,教师通过适时的介入和调控将幼儿的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二、以激趣为翼,观察幼儿的学习,浇灌班级微课程的生长点
观察是教师发现儿童兴趣、发展、个性和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班级微课程中,要注重观察的作用,及时了解幼儿的探究重点和产生的问题,充分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开放式提问、展示额外信息、投放额外材料等方式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
(一)开展多样的课程游戏化活动
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区域游戏是实施微课程最常用的活动方式。 科学区——鞋子的聚会
孩子们都带来了家中各种各样的鞋子,有棉鞋、运动鞋、凉鞋、皮鞋等,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带来的鞋子,叫什么名字,是谁穿的,还介绍了鞋子的鞋底、鞋頭和鞋舌在哪里。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鞋子,认识了鞋子的名称和结构,初步了解了鞋子的作用。
图书区——鞋子的故事
教师在图书区投放了各种关于鞋子的绘本故事,如《鞋子的咪咪》《红鞋子》等,孩子们一起翻阅着有趣的鞋子故事,知道了要做一个勤劳又善良的孩子,同时还懂得了讲礼貌的道理。
益智区——左鞋、右鞋碰一碰
教师将各种各样的鞋子投放在生活区中,初期幼儿只是根据鞋子的款式、颜色,帮它们配对找朋友。当教师提出每双鞋子都有一个笑脸,穿对鞋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张着嘴在笑。然后教师再将两只鞋子打乱,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帮助鞋子宝宝找回它的好朋友,变成一双完整的小鞋。
美工区——鞋子踏踏踏
美工区里孩子们会自主用蜡笔画一画、涂一涂,感受彩色鞋子的美丽。教师要适时新增颜料,孩子们把鞋子当作绘画工具,蘸一蘸颜料、印一印,惊奇地发现了鞋底的秘密,认识了不同鞋子的底纹,有波浪线、短直线、锯齿线、小圆形等。
(二)观察幼儿的精彩瞬间
1.游戏中的记录。最近“学习故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幼儿园教师都被“学习故事”的评价法深深地吸引。所谓“学习故事”,就是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哇时刻”,而教师该如何理解“哇时刻”呢?“哇时刻”就是表明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时刻,是儿童的行为或表现让教师或家长惊讶的时刻。因此,在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幼儿身旁安静地观察者,是“哇时刻”的记录者,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幼儿的精彩表现,还可以用视频、照片或者小便签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记录课程活动中幼儿的收获、表现给予他们更加全面、正确的评价。
2.游戏中的退位。对于教师来说,在观察幼儿探索游戏的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指导幼儿游戏的欲望。比如,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幼儿将求助的眼光投向你的时候,当幼儿因为材料或探究方式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学会退位。
三、以生命为本,分享幼儿的足迹,茁壮班级微课程的生长点
(一)主题墙的创设
随着班级微课程逐渐深入,教师除了要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外,还要加强反思,注重回顾与分享。以环境创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面微课程主题墙,收集、展示幼儿的各类作品和成果,这样既有助于幼儿探究发现,又能帮助幼儿艺术创造,既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又能充分体现师幼之间的互动。
(二)家园共育的回顾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幼儿活动,实现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利用周围资源环境,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协助孩子做好“鞋子”的调查等。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将幼儿的学习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感受幼儿自身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共同为幼儿独特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添砖加瓦。
四、我们的思考
本次鞋子的微课程活动起源于幼儿的兴趣,经历了最真实的过程,产生了最有价值的课程,让幼儿用眼睛学会了观察、用小手学会了操作、用嘴巴学会了提问、用大脑学会了思考、利用空间学会了探索。幼儿感兴趣的微课程活动将幼儿平时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微课程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师幼共同呵护、浇灌中逐渐成长,愈加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