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语学习中的语法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且语言学习中语法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及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只有熟悉规律并且采取正确的学习方式,语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本文探讨的是语言学习中的语法发展规律及其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法
我们在日常的语法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语法点反复和学生强调了很多遍,课堂上带着学生做题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课后的测试结果却又大相径庭。那么我们在学习二语语法的时候为什么很容易产生语法错误?语法到底是怎么习得的?是不是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对于我们日后的语法学习和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一直谈论的语法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什么是语法?
不同的语言学家由于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法所以对于语法的定义都不相同。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法是一种决定句子怎样被形成、被人理解和如何使用的规则体系。(Chomsky,1965)而利齐(Leech)则把语法描述为一种语言运行的机制。(Leech,1982)
从语法研究史的角度来说语法可以分为三种:教学语法、实体语法和形式语法。(Doughty,1991)教学语法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以教授语言为目的。实体语法一方面指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物质客体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定的规则系统,体现在一定的结构上。
当然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入,语法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外延,语篇语法和语法变体随之出现。语篇语法与观点如何组织、以何种形式连接、整个语篇如何发展等方面有关。同时它也包括情景化的语法。情景化的语法已经跳出传统的语法形式,进入到语用的层面,指人们所用的语言形式、语篇背景中解析语言的方式。从语篇角度来讲,语境是解释意义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二、语法是如何习得的?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法知识的建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习得的语法知识,即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获得知识的过程。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脑中有一种天生的、专司语言处理或习得的生理机制—“语言习得机制”,在吸收了一定外来语言素材后,“语言习得机制”就会把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材料概念化、规则化、抽象化,逐步给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参数赋值,这样,学生产生了语感,能够辨别句子的正确与否,从而自动形成该语言的语法规则,达到创造性地使用该语言的目的。
三、在学习二语的语法时是不是有规律可循?
语法的习得本身是个复杂的高级心理过程。根据Anderson(1983)的研究,语法习得可分为认识(cognitive)、联系(associative)和自动化(automatic)三个阶段。(杜小紅,2010)而Hinkel&Fotos这样总结语法习得过程:当一个语言点反复出现且得到经常性的注意时,学生就会无意识地把它和自己已经建立的中介语的语法系统相比较,无意识地对已经注意到的语言点提出假设,对注意到的新的语言现象和他们现有的语言能力之的不同提出假设。
四、怎样开展语法的教与学?
根据Rod.Ellis提出的建立在Pienemann二语习得顺序理论基础上的”弱接口假说”,语法知识的习得顺序是固定的,但是语法教学可以提高语言结构掌握的速度,当学习者所学习的语法规则符合二语习得顺序,显性语法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语法知识。(岑海兵,2011)这也从某种程度肯定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要遵循语法自然习得的方式以及语言学习者语法系统发展的规律进行语法教学。
1.合理利用内隐和外显学习机制
根据语法习得方式的概括我们可以了解到获得外显性知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内隐性知识的获得。(杨烈祥,2007)
因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机会去接触、处理和使用语言形式,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外显式语法规则、加深对各种情景中语法规则的应用从而提升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结构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输出的监控。(杜小红,2010)Krashen认为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依赖于大量有意义的语言输入,(Krashen,1982)所以同时也要强调非目标语环境中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且伴有一定情景下的交际性任务的输出,使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习得两者之间的“映射”能力即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对应,从而提升隐性知识的习得。(张人,2004)
2.加强注意
由语言学习中语法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注意”不能保证习得,但是注意是习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孙艳玲,2009)认知心理学中的要使语言习得发生,学生必须自觉地注意所学二语的语言形式及其体现的意义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在教与学中指出特殊形式以引起注意。注意会引起好的消化、吸收和正确的输出。它对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都很必要。如果学习者通过有效的形式和内容接受可理解性输入,那么习得就可以产生。
五、结语
语法作为整个语言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正如Rod.Ellis所认为的“形式一功能”的掌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其它技能的掌握一样,需要成千上万小时的操练,这种长时间的操练不是几条陈述性的规则所能取代一样,(Ellis.N,2002)语法学习以及探索有效的语法教学的实践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再认识,我们对二语学习中语法知识的逐步发展构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也就有助于我们在往后的语法学习教学中遵循和利用以上的规律更有效的学习和教学。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孙艳玲,英语教学中的语法习得[J].教学与管理,2009,(6).
[3]杨烈祥,阳志清,外显知识在语法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学刊,2007,(5).
[4]杜小红,内隐学习与英语语法自动性习得[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法
我们在日常的语法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语法点反复和学生强调了很多遍,课堂上带着学生做题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课后的测试结果却又大相径庭。那么我们在学习二语语法的时候为什么很容易产生语法错误?语法到底是怎么习得的?是不是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对于我们日后的语法学习和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一直谈论的语法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什么是语法?
不同的语言学家由于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法所以对于语法的定义都不相同。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法是一种决定句子怎样被形成、被人理解和如何使用的规则体系。(Chomsky,1965)而利齐(Leech)则把语法描述为一种语言运行的机制。(Leech,1982)
从语法研究史的角度来说语法可以分为三种:教学语法、实体语法和形式语法。(Doughty,1991)教学语法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以教授语言为目的。实体语法一方面指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物质客体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定的规则系统,体现在一定的结构上。
当然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入,语法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外延,语篇语法和语法变体随之出现。语篇语法与观点如何组织、以何种形式连接、整个语篇如何发展等方面有关。同时它也包括情景化的语法。情景化的语法已经跳出传统的语法形式,进入到语用的层面,指人们所用的语言形式、语篇背景中解析语言的方式。从语篇角度来讲,语境是解释意义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二、语法是如何习得的?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法知识的建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习得的语法知识,即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获得知识的过程。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脑中有一种天生的、专司语言处理或习得的生理机制—“语言习得机制”,在吸收了一定外来语言素材后,“语言习得机制”就会把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材料概念化、规则化、抽象化,逐步给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参数赋值,这样,学生产生了语感,能够辨别句子的正确与否,从而自动形成该语言的语法规则,达到创造性地使用该语言的目的。
三、在学习二语的语法时是不是有规律可循?
语法的习得本身是个复杂的高级心理过程。根据Anderson(1983)的研究,语法习得可分为认识(cognitive)、联系(associative)和自动化(automatic)三个阶段。(杜小紅,2010)而Hinkel&Fotos这样总结语法习得过程:当一个语言点反复出现且得到经常性的注意时,学生就会无意识地把它和自己已经建立的中介语的语法系统相比较,无意识地对已经注意到的语言点提出假设,对注意到的新的语言现象和他们现有的语言能力之的不同提出假设。
四、怎样开展语法的教与学?
根据Rod.Ellis提出的建立在Pienemann二语习得顺序理论基础上的”弱接口假说”,语法知识的习得顺序是固定的,但是语法教学可以提高语言结构掌握的速度,当学习者所学习的语法规则符合二语习得顺序,显性语法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语法知识。(岑海兵,2011)这也从某种程度肯定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要遵循语法自然习得的方式以及语言学习者语法系统发展的规律进行语法教学。
1.合理利用内隐和外显学习机制
根据语法习得方式的概括我们可以了解到获得外显性知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内隐性知识的获得。(杨烈祥,2007)
因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机会去接触、处理和使用语言形式,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外显式语法规则、加深对各种情景中语法规则的应用从而提升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结构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输出的监控。(杜小红,2010)Krashen认为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依赖于大量有意义的语言输入,(Krashen,1982)所以同时也要强调非目标语环境中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且伴有一定情景下的交际性任务的输出,使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习得两者之间的“映射”能力即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对应,从而提升隐性知识的习得。(张人,2004)
2.加强注意
由语言学习中语法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注意”不能保证习得,但是注意是习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孙艳玲,2009)认知心理学中的要使语言习得发生,学生必须自觉地注意所学二语的语言形式及其体现的意义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在教与学中指出特殊形式以引起注意。注意会引起好的消化、吸收和正确的输出。它对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都很必要。如果学习者通过有效的形式和内容接受可理解性输入,那么习得就可以产生。
五、结语
语法作为整个语言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正如Rod.Ellis所认为的“形式一功能”的掌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其它技能的掌握一样,需要成千上万小时的操练,这种长时间的操练不是几条陈述性的规则所能取代一样,(Ellis.N,2002)语法学习以及探索有效的语法教学的实践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再认识,我们对二语学习中语法知识的逐步发展构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也就有助于我们在往后的语法学习教学中遵循和利用以上的规律更有效的学习和教学。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孙艳玲,英语教学中的语法习得[J].教学与管理,2009,(6).
[3]杨烈祥,阳志清,外显知识在语法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学刊,2007,(5).
[4]杜小红,内隐学习与英语语法自动性习得[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