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部编教材要求中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笔者在从教实践中,摸索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希望对从教者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导读激趣;读中质疑;读后展示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具有经典阅读价值,能够经过时间考验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或流传的文字作品。朱自清说:“经典的价值在不在实用,而在于文化。”1九年级下册《水浒传》,在读书方法上要抓住“古典小说的阅读”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导读激趣、读中质疑、读后展示的顺序,摸索出《水浒传》阅读教学的一些可供模仿的方法。
一、导读激趣
(一)作家作品背景呈现
在导读课时,要选择性地动用一些视频资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水浒传》就可以引入关于武大和潘金莲的视频资料。据考古考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成亲后夫妻关系甚好,并非像施耐庵所写的武大矮且丑,潘金莲为淫妇。这段视频就可以作为《水浒传》导读的音频资料。播放完视频,我继续引导:在《水浒传》这部书中,武大和潘金莲这两个人是怎么被抹黑的呢?现实中武大和宋江农民起义并无牵连,为何在小说中将现实存在的武大和小说中的武松设计成兄弟?
(二)名人名家的评价
经典的价值在于,不同时代的人读,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
金圣叹感叹:“《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造出一部不会磨灭的书”。著名作家梁秋雨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中说:“第一步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利用名人名家的评价潜意识地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这部书值得你去读。快打开书来读吧。
(三)主题思想的存疑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这是部编语文教材九上《水浒传》名著导读的原句。在导读课上,在主题之外,也可以有多重话题供学生思考。
例如:1关于译著,公认的翻译较好的是美国作家赛珍珠,将其书名翻译为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你认为好吗?给出你的意见。2.关于梁山108名好汉,你能拉出一条关系网吗?3.“替天行道”的大旗,招徕了众多英雄入伙,梁山好汉最终走上招安的不归之路。你怎么理解“替天行道”的旗号?4.关于人物和绰号之间的关系。5.关于书中女人的故事。6.关于对“忠义”的理解等等,都可以在导读课上作为前置问题,让孩子在阅读中思考,问题会让孩子阅读得更有指向性。当然,在正式阅读中每个章节的问题植入,也会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二、读中质疑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读书不仅要读出字面的意思,更要通过字面,勾连前后内容,有所质疑,方可发现“纸的背后”的意义。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强调了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必不可少。
在学生进入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变换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不断获得读书的好奇心,保持浓厚的兴趣读进去。
(一)为人物立传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例如,可以从性别、绰号、籍贯、职务、家庭成员、人物关系等等进行表格式的梳理。在写武松小传的时候,学生能够兼顾客观性和生动性,不少学生语言诙谐,加入了现代网络语言及自己的个性评价,所以,为人物立传帮助学生再次认识书中的人物,反观人物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同时学会客观而真实地评价一个人。
(二)勾画思维导图
在为人物立传后,可以让学生勾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语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简单来说,勾画人物思维导图就是将此人与他人关联起来。
在勾畫宋江思维导图时,不少学生关注到了宋江的基本情况,不仅使用了图形,而且为宋江画了像;不仅对宋江的个人经历进行勾连,而且对人物形象进行点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对人物的再创造,思维导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比较人物群像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的方法适用于《水浒传》的阅读。
108位英雄好汉各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声口,所以,108位好汉各有各的特色,可以进行比较。
影视剧和文本比较是读者走近作者的又一捷径。不过教师要精选视频内容,98版电视剧《水浒传》能够遵循原版,但在很多情节上多有改编。在文本“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中,林冲杀人的顺序分别是陆虞候、差拨和富安,但在98版电视剧中,陆虞候是最后一个被杀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98版电视剧在情节的处理上比较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兴趣和价值观。
三、读后展示
(一)从“说”上入手
讲故事,可以概述回目内容,也可以详细叙述人物事件,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评人物,教会学生学会臧否人物,辩证看待人物。说细节,注重培养学生对细节领悟的敏感性。
可以开展“水浒大讲堂”,围绕“忠义是否能两全、施耐庵对女性的态度、招安是梁山泊最终的出路吗”等开放性话题而展开。
(二)从“写”上下功夫
“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写小诗,赞颂人物;做手抄报,绘制人物图谱;改写章回标题等等,都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形式加以尝试。
也可以以作文的形式发起对书中人物的对话,例如:以“——,我想对你说”为标题,让当代中学生与古人对话。
笔者认为无论是单篇文章的阅读,还是整部书的阅读,读、说、写相结合,是阅读者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桂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探新,2018(10):67-68.
[2]李慧敏.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67-68.
关键词:导读激趣;读中质疑;读后展示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具有经典阅读价值,能够经过时间考验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或流传的文字作品。朱自清说:“经典的价值在不在实用,而在于文化。”1九年级下册《水浒传》,在读书方法上要抓住“古典小说的阅读”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导读激趣、读中质疑、读后展示的顺序,摸索出《水浒传》阅读教学的一些可供模仿的方法。
一、导读激趣
(一)作家作品背景呈现
在导读课时,要选择性地动用一些视频资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水浒传》就可以引入关于武大和潘金莲的视频资料。据考古考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成亲后夫妻关系甚好,并非像施耐庵所写的武大矮且丑,潘金莲为淫妇。这段视频就可以作为《水浒传》导读的音频资料。播放完视频,我继续引导:在《水浒传》这部书中,武大和潘金莲这两个人是怎么被抹黑的呢?现实中武大和宋江农民起义并无牵连,为何在小说中将现实存在的武大和小说中的武松设计成兄弟?
(二)名人名家的评价
经典的价值在于,不同时代的人读,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
金圣叹感叹:“《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造出一部不会磨灭的书”。著名作家梁秋雨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中说:“第一步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利用名人名家的评价潜意识地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这部书值得你去读。快打开书来读吧。
(三)主题思想的存疑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这是部编语文教材九上《水浒传》名著导读的原句。在导读课上,在主题之外,也可以有多重话题供学生思考。
例如:1关于译著,公认的翻译较好的是美国作家赛珍珠,将其书名翻译为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你认为好吗?给出你的意见。2.关于梁山108名好汉,你能拉出一条关系网吗?3.“替天行道”的大旗,招徕了众多英雄入伙,梁山好汉最终走上招安的不归之路。你怎么理解“替天行道”的旗号?4.关于人物和绰号之间的关系。5.关于书中女人的故事。6.关于对“忠义”的理解等等,都可以在导读课上作为前置问题,让孩子在阅读中思考,问题会让孩子阅读得更有指向性。当然,在正式阅读中每个章节的问题植入,也会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二、读中质疑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读书不仅要读出字面的意思,更要通过字面,勾连前后内容,有所质疑,方可发现“纸的背后”的意义。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强调了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必不可少。
在学生进入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变换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不断获得读书的好奇心,保持浓厚的兴趣读进去。
(一)为人物立传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例如,可以从性别、绰号、籍贯、职务、家庭成员、人物关系等等进行表格式的梳理。在写武松小传的时候,学生能够兼顾客观性和生动性,不少学生语言诙谐,加入了现代网络语言及自己的个性评价,所以,为人物立传帮助学生再次认识书中的人物,反观人物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同时学会客观而真实地评价一个人。
(二)勾画思维导图
在为人物立传后,可以让学生勾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语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简单来说,勾画人物思维导图就是将此人与他人关联起来。
在勾畫宋江思维导图时,不少学生关注到了宋江的基本情况,不仅使用了图形,而且为宋江画了像;不仅对宋江的个人经历进行勾连,而且对人物形象进行点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对人物的再创造,思维导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比较人物群像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的方法适用于《水浒传》的阅读。
108位英雄好汉各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声口,所以,108位好汉各有各的特色,可以进行比较。
影视剧和文本比较是读者走近作者的又一捷径。不过教师要精选视频内容,98版电视剧《水浒传》能够遵循原版,但在很多情节上多有改编。在文本“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中,林冲杀人的顺序分别是陆虞候、差拨和富安,但在98版电视剧中,陆虞候是最后一个被杀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98版电视剧在情节的处理上比较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兴趣和价值观。
三、读后展示
(一)从“说”上入手
讲故事,可以概述回目内容,也可以详细叙述人物事件,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评人物,教会学生学会臧否人物,辩证看待人物。说细节,注重培养学生对细节领悟的敏感性。
可以开展“水浒大讲堂”,围绕“忠义是否能两全、施耐庵对女性的态度、招安是梁山泊最终的出路吗”等开放性话题而展开。
(二)从“写”上下功夫
“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写小诗,赞颂人物;做手抄报,绘制人物图谱;改写章回标题等等,都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形式加以尝试。
也可以以作文的形式发起对书中人物的对话,例如:以“——,我想对你说”为标题,让当代中学生与古人对话。
笔者认为无论是单篇文章的阅读,还是整部书的阅读,读、说、写相结合,是阅读者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桂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探新,2018(10):67-68.
[2]李慧敏.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