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阅读对于培养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面临着家长重视不够,教师指导方法单一的尴尬局面。本文将从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谈谈在城乡结合部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一、家长的重视不够
(一)夹缝中的绘本阅读
孩子有阅读绘本的兴趣和要求,父母却常常以各种理由推脱;当看到孩子阅读绘本时,不是没收绘本,就是训斥孩子不干正事:与其花时间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来得实际。
(二)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父母大多是本地农村人,或是外来务工者,他们文化素质比较低,整天忙于生计,没有阅读的习惯,无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同时,家长的功利心强,看到绘本文字少,错误地认为绘本信息量小,以为孩子从中不会有多少收获,甚至认为“读书无用”。
(三)对策:努力改变观念,营造读书氛围,实现亲子共读
1. 努力改变观念。父母作为孩子绘本阅读的点灯人,增强其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让他们深刻领悟到绘本阅读的价值。好的绘本作品,它的作者会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将深刻的道理浅显地呈现在作品中,不动声色地进行着生命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好的绘本,除了蕴含情感哲理,还会有很多认知发展的价值,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2. 營造书香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要在家里创设读书的氛围,在家里的布置上下工夫。如:在家里腾出块地方来为孩子专门设个图书角(小书架或者图书阅读角落),让孩子将自己的绘本进行整理归类,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图书来阅读,做好借阅登记,从而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此外,建议父母利用双休日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并积极参加读书社会实践活动,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 实现亲子共读。父母深情并茂、有感染力的朗读,不仅让孩子接触原汁原味的绘本语言,还让孩子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沉醉其中。在朗读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圈画出书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积累,让孩子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父母在朗读完绘本故事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看图讲述,对绘本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还可引导孩子进行续编故事或改编故事。
二、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
(一)尴尬的绘本阅读
如今,绘本阅读已经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绘本故事复述一遍,其间总有类似口头禅语,如:就这样吗?后来怎样了?你还知道什么?你们从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什么?这样,孩子们的兴趣渐渐地变淡了,对绘本阅读不再热衷了。
(二)原因分析
老师虽知阅读的重要,但把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养成和基础知识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绘本阅读的有效方法指导,因此,绘本阅读工作“事倍功半”。
(三)对策:加强方法指导
1. 读前猜一猜。一般来说,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读书之前,教师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先看看封面和书名,再看看封底,尝试对绘本故事进行猜想和推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样可以让孩子迅速和文本建立关系,很快进入此书的阅读。
2. 读时想一想。为了在绘本阅读中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可以在每个紧要环节卖个关子,制造悬念,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也可跳页阅读,就是孩子在绘本阅读时可以将前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先阅读,留下中间部分自己去想象故事情节。孩子们纷纷猜测着各种各样的可能,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3. 读后演一演。教师在孩子理解来绘本内容后,引导孩子结合绘本中的任务挑选适合演的角色,一起动手布置表演的场景,选择音乐背景,制作服装、头饰等可以增强戏剧效果的道具,孩子可在这样的玩耍中再悟文本的情感。
绘本是一盏明灯,让我们做一个有心的点灯人,把一本本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绘本,带到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体验书中的真善美,感受来自绘本的快乐和感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责任编辑韦英哲
一、家长的重视不够
(一)夹缝中的绘本阅读
孩子有阅读绘本的兴趣和要求,父母却常常以各种理由推脱;当看到孩子阅读绘本时,不是没收绘本,就是训斥孩子不干正事:与其花时间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来得实际。
(二)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父母大多是本地农村人,或是外来务工者,他们文化素质比较低,整天忙于生计,没有阅读的习惯,无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同时,家长的功利心强,看到绘本文字少,错误地认为绘本信息量小,以为孩子从中不会有多少收获,甚至认为“读书无用”。
(三)对策:努力改变观念,营造读书氛围,实现亲子共读
1. 努力改变观念。父母作为孩子绘本阅读的点灯人,增强其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让他们深刻领悟到绘本阅读的价值。好的绘本作品,它的作者会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将深刻的道理浅显地呈现在作品中,不动声色地进行着生命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好的绘本,除了蕴含情感哲理,还会有很多认知发展的价值,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2. 營造书香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要在家里创设读书的氛围,在家里的布置上下工夫。如:在家里腾出块地方来为孩子专门设个图书角(小书架或者图书阅读角落),让孩子将自己的绘本进行整理归类,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图书来阅读,做好借阅登记,从而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此外,建议父母利用双休日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并积极参加读书社会实践活动,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 实现亲子共读。父母深情并茂、有感染力的朗读,不仅让孩子接触原汁原味的绘本语言,还让孩子伴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沉醉其中。在朗读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圈画出书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积累,让孩子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父母在朗读完绘本故事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看图讲述,对绘本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还可引导孩子进行续编故事或改编故事。
二、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
(一)尴尬的绘本阅读
如今,绘本阅读已经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绘本故事复述一遍,其间总有类似口头禅语,如:就这样吗?后来怎样了?你还知道什么?你们从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什么?这样,孩子们的兴趣渐渐地变淡了,对绘本阅读不再热衷了。
(二)原因分析
老师虽知阅读的重要,但把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养成和基础知识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绘本阅读的有效方法指导,因此,绘本阅读工作“事倍功半”。
(三)对策:加强方法指导
1. 读前猜一猜。一般来说,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读书之前,教师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先看看封面和书名,再看看封底,尝试对绘本故事进行猜想和推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样可以让孩子迅速和文本建立关系,很快进入此书的阅读。
2. 读时想一想。为了在绘本阅读中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可以在每个紧要环节卖个关子,制造悬念,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也可跳页阅读,就是孩子在绘本阅读时可以将前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先阅读,留下中间部分自己去想象故事情节。孩子们纷纷猜测着各种各样的可能,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3. 读后演一演。教师在孩子理解来绘本内容后,引导孩子结合绘本中的任务挑选适合演的角色,一起动手布置表演的场景,选择音乐背景,制作服装、头饰等可以增强戏剧效果的道具,孩子可在这样的玩耍中再悟文本的情感。
绘本是一盏明灯,让我们做一个有心的点灯人,把一本本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绘本,带到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体验书中的真善美,感受来自绘本的快乐和感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责任编辑韦英哲